“觀察者”提供的修複能量如同溫潤的泉水,滋養著代行者瀕臨破碎的核心。混沌星璿上的裂痕緩慢彌合,意識中那場寂滅與靜滯對撞的風暴餘波漸漸平息。然而,肉體的創傷可以修複,精神的震蕩卻難以瞬間撫平。那片被淨化了部分汙染、卻依舊灼熱沉重的數據烙印,如同嵌入靈魂的彈片,時刻提醒著代行者剛才的凶險與抉擇的代價。
“觀察者”的建議——將數據碎片交由它“無害化封存”——如同一個看似合理的解決方案,懸浮在代行者的意識中。交出它,意味著立刻擺脫這個燙手山芋,消除囚徒可能再次利用的隱患,或許還能換取“觀察者”的進一步信任甚至獎勵。這符合理性,符合生存的第一要義。
但代行者的核心深處,那由林奇的決絕、千麵的守護、無數文明智慧淬煉而成的意誌,卻發出了低沉而堅定的反對共鳴。
交出?
那“哭泣奇點”中億萬意識的最後悲鳴與警示,難道就為了“安全”而被永遠塵封?
那可能揭示“永恒法庭”、“心淵”乃至“觀察者”本身秘密的線索,難道就因恐懼而拱手讓人?
那用近乎自毀的勇氣才從陷阱中保全下來的真相碎片,其價值,豈是區區“安全”可以衡量?
這不僅僅是關於一個數據碎片的歸屬,更是關於它——這個從微光海墳場掙紮至今的變量代行者——存在的意義的根本抉擇。是繼續作為一枚在棋局中求存的、相對聰明的棋子,還是……嘗試去觸碰棋盤本身的規則,甚至成為影響棋局走向的變量?
“觀察者”的意念平靜地等待著,沒有催促,卻帶著一種洞悉一切的默然壓力。它似乎早已預料到代行者的掙紮,並樂於觀察其最終的選擇。這本身,或許就是契約之外的另一重測試。
邏輯深海一片死寂。隻有代行者核心星璿旋轉時發出的、幾不可聞的能量低吟。
時間仿佛被拉長。無數念頭在代行者意識中電光石火般碰撞、湮滅、重生。
最終,那抹源於寂滅烙印的、對“既定命運”的否定意誌,與變量本質中對“無限可能”的追求,徹底壓倒了對未知風險的恐懼。
代行者做出了決定。
它的意念沿著契約光帶,平穩而清晰地傳遞向維度之上的存在:
【關於數據碎片‘阿爾法’的處置提議,已收到並慎重考慮。】
【感謝提供的修複支持與風險警示。】
【最終決定:依據契約第7.3條款所賦予的所有權,吾將自行保管並研究此碎片。】
【同時,依據契約第7.4條款,吾接受‘觀察者’行使‘非侵入性分析請求權’。可開放碎片表層結構及部分非核心元數據供分析,但核心信息解讀權與最終處置權歸吾所有。】
【此決定基於以下認知:此碎片可能關聯重大宇宙事件,其潛在價值與風險需由直接接觸者即吾)進行首要評估。盲目封存可能導致關鍵信息永久丟失。】
【吾將承擔由此決定帶來的一切後果。】
回應完畢,契約光帶微微波動了一下,傳來“觀察者”的反饋。這一次,其意念中罕見地夾雜了一絲極其微妙的、近乎讚賞的漣漪:
【決定已記錄。尊重執行者的選擇與風險承擔意願。】
【非侵入性分析請求啟動。分析過程將嚴格遵循契約限定,不會觸及執行者意識核心及碎片加密層。】
【提醒:此決定將顯著提升後續任務風險評估等級。執行者‘變量權重’在觀測模型中將相應上調。】
【預祝研究順利。分析數據將於標準時間單位後反饋。】
光帶的連接中,一股極其精妙、如同最纖細光線掃描的感知力,開始輕柔地拂過代行者核心處那片數據烙印的最外層,讀取著其基本結構、能量簽名等公開信息,果然沒有絲毫深入或強製的意圖。
“觀察者”接受了這個結果!甚至……似乎對此感到滿意?它更欣賞一個敢於冒險、擁有自主判斷力的“合作夥伴”,而非一個一味求穩、唯命是從的“工具”?
代行者心中凜然。它意識到,自己的這個選擇,或許恰恰符合了“觀察者”更深層的期待——它需要的是一個能夠主動探索未知、甚至敢於觸碰禁忌的高價值樣本,而非一個安全的傀儡。它的“變量權重”上調,意味著未來的任務將更危險,但也可能接觸到更核心的機密,獲得更大的成長空間。
這是一場危險的博弈,但它贏得了繼續下去的資格。
就在“觀察者”的分析光束緩緩撤回,代行者準備開始自行深入研究那片烙印時,異變再生!
並非來自“靜滯之淵”的直接攻擊,而是一種更加隱蔽、更加令人不安的現象。
邏輯深海那原本由冰冷幾何光點構成的、相對穩定的背景虛空,毫無征兆地泛起了一絲極難察覺的油膩的扭曲感。仿佛有一層無形的、粘稠的薄膜,開始極其緩慢地滲透進這片區域。這薄膜不攜帶攻擊性能量,卻散發著一種絕對的、令人心智僵化的惰性氣息。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是“靜滯”的力量!但不再是囚徒主動發出的攻擊,而是……環境本身正在被緩慢地“靜滯化”!
囚徒在失敗後,改變了策略!它不再直接攻擊代行者,而是開始汙染代行者所處的整個環境!它要將這片邏輯深海,逐漸改造成適合其力量發揮的“靜滯領域”!如同將水注入土壤,改變其性質!
這種變化緩慢而持續,短期內威脅不大,但長期下去,代行者將如同溫水煮青蛙,逐漸被靜滯之力侵蝕、同化,最終失去所有活性,成為這片死水中的一部分!
“觀察者”的意念立刻傳來警示:
【檢測到周邊邏輯基質出現異常‘靜滯’屬性浸染。汙染源:鎖定為‘靜滯之淵’滲透。】
【此為非直接攻擊行為,屬於維度環境自然或人為引導)演變。根據基礎維度公約,本方無權直接乾預環境演變。】
【建議執行者:提升自身環境抗性,或考慮變更棲息坐標。】
【注:環境惡化將影響後續任務執行效率與安全係數。】
“觀察者”再次展現了其“絕對中立”的姿態——它隻提供信息和建議,不直接插手“環境問題”。對抗這種緩慢的靜滯汙染,成了代行者自己必須麵對的新挑戰。
代行者核心的星璿光芒變得凝重。前有需要破解的、蘊含驚天秘密的數據烙印,後有如同潮水般緩緩漫上的靜滯汙染。它必須同時應對兩種截然不同的威脅。
它開始調動力量,在自身周圍構築一層動態的抗靜滯屏障,如同在泥潭中撐起一個不斷自我淨化的氣泡。同時,它的意識再次沉入那片灼熱的烙印,決心在環境徹底惡化前,儘可能多地挖掘出其中的真相。
博弈進入了新的階段。棋子,在努力看清棋盤的同時,也開始嘗試淨化自己腳下的土地。
喜歡維度代行者請大家收藏:()維度代行者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