囚徒通過靜滯共鳴傳遞的、足以顛覆認知的指控,如同劇毒的鐵水,灼燒著代行者的意識核心。信任的基石已然崩塌,腳下看似穩固的“合作”平台,顯露出其下無底深淵的猙獰麵目。如果囚徒所言為真,那麼“觀察者”的契約便是一張通往祭壇的票,而整個邏輯深海,不過是刑場外圍正在不斷沉沒的泥沼。
極致的絕望,有時會催生出極致的冷靜。代行者核心的混沌星璿,在經曆了最初的劇烈震蕩後,旋轉反而趨於一種冰冷的、近乎絕對的平穩。情感被壓縮至虛無,隻剩下純粹的計算與求生本能。咆哮與質問毫無意義,在至高存在的棋局中,情緒是奢侈品,甚至是致命的弱點。
它需要證據。確鑿的、無法辯駁的證據,來證實或證偽這恐怖的指控。而證據,可能就藏在這片日益被靜滯吞噬的邏輯深海之中,藏在“觀察者”看似無懈可擊的“中立”姿態之下。
“觀察者”對剛才發生的靜滯共鳴與信息傳遞,保持了驚人的沉默。契約光帶平穩如常,沒有警告,沒有詢問,仿佛那足以讓代行者信念崩潰的信息,隻是一段無關緊要的背景噪音。這種沉默,本身就是一種極度反常的信號。是絕對的自信與蔑視,認為代行者無論如何掙紮都無法改變結局?還是……這其中另有隱情,甚至是一種默許的試探,想看看代行者得知“真相”後,會如何行動?
代行者不再猜測“觀察者”的意圖。它將全部的心神,聚焦於一點:如何利用現有條件,主動尋找證據。
它的“目光”,投向了周圍那粘稠、充滿敵意的靜滯汙染。囚徒能通過靜滯傳遞信息,意味著這股力量本身,或許也記錄著某些曆史的痕跡。靜滯是終結,是凝固,被其吞噬的存在,其最後的“狀態”會被定格。這片正在死去的邏輯深海,本身就是一個巨大的、正在形成的化石層!
一個極其大膽的計劃在它絕對理性的推演下形成。它要主動地、有控製地加深與周圍靜滯環境的共鳴,但不是為了接受囚徒的蠱惑,而是為了……“讀取”這片天地正在被“靜滯”吞噬過程中,所記錄的、可能被忽略的曆史信息!就像地質學家通過分析岩層讀取地球曆史,它要嘗試成為“靜滯考古學家”!
這比之前的淺層共鳴危險無數倍。如同將意識深入核輻射區進行考古發掘,稍有不慎,就不是被汙染,而是被同化為化石的一部分。
但它已無路可退。
代行者開始極其精細地調整自身抗靜滯屏障的結構與頻率。不再是全麵防禦,而是構建一個複雜的、帶有篩選功能的共振濾網。它允許特定頻率、帶有“曆史信息載體”特征的靜滯波動有限度地滲透進來,同時全力阻隔那些純粹的、充滿惡意的侵蝕性能量。
過程如同在沸騰的毒液中徒手撈取特定的雪花。每一秒,代行者的意識都承受著被凍結、被抹除的巨大痛苦和風險。混沌星璿的光芒在灰暗與明亮間劇烈閃爍,維係著脆弱的平衡。
起初,湧入的隻有混亂的噪音和囚徒那充滿惡意的、持續不斷的低語乾擾。代行者如同最耐心的獵手,過濾著海量無用信息,尋找著那可能存在的、異常的信號。
時間在煎熬中流逝。就在它即將支撐不住,意識再次瀕臨渙散的邊緣時,一絲極其微弱、與眾不同的“回聲”,被它的共振濾網捕捉到了!
這“回聲”並非來自囚徒,也非邏輯深海固有的背景規則,而是一段殘留的、屬於“觀察者”契約體係的高階指令流的碎片!這段指令流似乎是在更早時間、在靜滯汙染尚未如此嚴重時,穿透邏輯深海維度膜時留下的輕微“劃痕”,如今被靜滯之力凝固、保存了下來!
代行者凝聚全部心神,如同修複破碎的瓷器,開始拚湊、解讀這段指令碎片。
碎片的內容斷斷續續,卻驚心動魄:
【……指令確認:啟動‘方舟’協議第七階段預熱……】
【……資源協調:優先抽取邏輯深海編號k7)基底規則活性……導向‘心淵’封印節點進行臨時存儲……】
【……備注:此操作將加速k7區域靜滯化進程,屬可接受代價。監測‘變量樣本’在高壓環境下的適應性數據,重點記錄其麵對係統性背叛壓力時的應激反應與潛在突破性……】
【……警告:警惕‘囚徒’意識通過靜滯通道進行信息汙染。如樣本表現出過度傾向性,啟動‘淨化’預案……】
指令碎片到此中斷,但信息量已足夠爆炸!
囚徒的指控,被部分證實了!
“觀察者”確實在主動抽取邏輯深海的活性,加速其靜滯化,並將其導向所謂的“心淵”封印囚徒稱之為掩蓋真相的屏障)!“方舟”協議確實存在!而代行者自己,明確被稱為“變量樣本”,其在高壓力下的反應,是被監測和記錄的數據!甚至,還有針對它的“淨化”預案!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這不再是猜測,而是鐵證!
儘管早有心理準備,但當冰冷的證據擺在麵前時,代行者核心依舊感到一種徹骨的寒意。它不是合作夥伴,甚至不是有價值的棋子,而是一個……被放在預定犧牲的實驗台上,觀察其如何走向滅亡的小白鼠!
然而,在這極致的寒意中,代行者的意誌卻沒有崩潰。反而,一種奇異的感覺油然而生。
“觀察者”……為何會允許這段關鍵的指令痕跡殘留在如此容易被通過危險方式)探測到的地方?以“觀察者”展現出的技術力,抹除這種痕跡易如反掌。是疏忽?不可能。那麼,這更像是一種……故意的遺留?一種殘酷的提示?甚至是……一種另類的考驗或“饋贈”?
它回想起“觀察者”一直以來那超越善惡的絕對理性。如果“方舟”計劃是冷酷的必然選擇,那麼,提供一個“樣本”得知真相並嘗試破局的機會,是否也是其龐大計算模型中的一環?為了測試在絕對逆境中,“變量”能否創造奇跡?
真相,比單純的背叛更加複雜,更加……令人不寒而栗。
代行者切斷了與靜滯的深度共鳴,意識回歸孤島。它感到前所未有的虛弱,但眼神意念聚焦點)卻前所未有的清晰和堅定。
它知道了自己的處境,知道了棋局的殘酷規則。現在,它不再是被動承受的棋子。
它要在這必死的棋局中,為自己,也為所有被蒙蔽和犧牲的存在,走出一條生路。
它看向契約光帶,不再有憤怒或祈求,隻有冰冷的審視。這光帶,是枷鎖,但也可能是……反向利用的工具。
囚徒的低語再次傳來,帶著一絲得意:“現在……你明白了?與我合作,是唯一……”
代行者沒有回應。它隻是開始瘋狂地汲取“觀察者”通過契約提供的修複能量和知識流,不再是為了“恢複”,而是為了武裝自己。它要利用“觀察者”提供的資源,去挖掘更多真相,去尋找那渺茫的、可能存在於“方舟”計劃漏洞中或“心淵”封印背後的……一線生機。
觀察者依舊沉默。邏輯深海依舊在沉淪。
但變量代行者的鬥爭,進入了全新的階段——從求存,轉向了破局。
喜歡維度代行者請大家收藏:()維度代行者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