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真正的希望,其實寄托在“生魂融合”上。它很清楚,自己的殘魂早已不可能複活,哪怕吸收了十八位超神的殘魂,也隻是能獲得更多傳承記憶,卻無法重獲生機。
但如果能遇到一個“生魂”——一個鮮活、完整,且能承受神級能量的生靈,它就能將自己的殘魂與內核中的傳承,一並融入對方的魂魄,實現“合而為一”。
這並非奪舍——奪舍是強行占據他人軀體,抹殺原主意識;而這種融合,更像是“為彆人做嫁衣”。
噬星蟲皇的殘魂會在融合過程中逐漸消散,隻留下它的傳承記憶、超神級的戰鬥經驗,以及內核中攜帶的所有天賦技能;而原主的意識不會被抹殺,反而能借助融合,獲得遠超常人的潛力。
更重要的是,這顆能量核心內核中,不僅有噬星蟲皇自身的最強基因與天賦,還包裹著十八位超神的神體碎片精華——那些碎片在被內核牽引的過程中,早已與內核融合,將十八位超神的基因序列、天賦能力,也一並烙印在了內核之中。
對於接受傳承的生靈而言,基因其實並非最重要的——基因可以通過後續吸收能量不斷強化,甚至能自主進化;可“天賦”卻是天生的,是決定一個生靈未來能達到何種高度的關鍵。
有的生靈天生適合修煉能量,有的天生擅長肉身搏殺,有的則對宇宙規則有著超強的感知力——這些天賦,往往需要億萬年的種族進化才能出現,可此刻,這顆內核中,卻彙聚了十九位超神十八位人族超神+噬星蟲皇)的所有頂級天賦,相當於為接受傳承者,打開了通往超神境界的所有可能。
隻要有一個“幸運兒”能與內核融合,就能同時獲得噬星蟲皇的吞噬能力、十八位超神的各種戰鬥神通,甚至能借助內核中的神體碎片,快速開啟自身的“神化”之路。
可問題在於,此刻的噬星蟲皇殘魂,已經完全無法控製這顆內核。它的能量消耗殆儘,殘魂的意識也開始變得模糊,隻能眼睜睜看著內核在宇宙中毫無規律地墜落。
它曾試圖用最後的意念,將內核引向藍星上能量最濃鬱的區域——那裡大概率會有強大的變異生靈,更有可能承受住神級傳承;可就在內核進入藍星大氣層的瞬間,一股強烈的氣流衝擊,徹底打亂了它最後的努力。
內核在大氣層中與空氣劇烈摩擦,表麵燃起了金色的火焰,那些原本包裹在內核外的神體碎片,開始有部分脫落,墜落在藍星的不同角落。
有的碎片墜落在了夏國的青藏高原,引發了一場小規模的雪崩,將整片雪山染成了金色;有的碎片墜落在了撒哈拉沙漠,瞬間讓乾涸的沙漠中冒出了一片黑色的荊棘叢,那些荊棘有著吞噬沙土的能力,短短幾分鐘就生長到了數米高;
還有的碎片墜落在了太平洋深處,引發了一場新的海嘯,海水中甚至出現了能在高溫下生存的變異魚類,它們的鱗片閃爍著與神體碎片相同的紫色光芒。
而那顆核心內核,此刻正朝著藍星的某個未知區域墜落。它穿過了那層夢幻的彩光天幕,穿過了厚重的雲層,朝著地麵快速墜落。
沒有人知道它會落在何處——是落在繁華的廢墟城市,被某個躲在地下室的幸存者偶然發現?還是落在原始的叢林深處,被某種變異生物吞噬?亦或是落在無人問津的荒漠,就此沉寂,直到能量耗儘,化為一堆普通的碎石?
噬星蟲皇的殘魂在內核中發出無聲的呐喊,它能清晰地感知到,包裹內核中的能量還能維持半個時辰,半個時辰後,若再沒有生魂與之融合,內核就會徹底失去活性,那些彙聚了十九位超神傳承的能量,會逐漸消散在藍星的空氣中,成為滋養變異生物的“養料”,而它千辛萬苦留下的傳承,也會就此斷絕。
藍星上的生靈們,此刻大多還在為生存掙紮。在夏國西南的一處防空洞裡,幾十位幸存者正圍著最後一瓶水爭論不休;
在歐洲的某個廢墟城市裡,一群變異狼正追著人類奔跑,它們的眼睛閃爍著與神體碎片相同的金色光芒;在南美洲的熱帶雨林中,一棵變異的巨樹已經長到了千米高,它的根係穿透了地殼,吸收著地下的能量,枝葉則朝著天空伸展,似乎想要觸碰那層彩光天幕。
沒人知道,一顆承載著超神傳承的核心內核,正在朝著他們快速墜落。這顆內核,既是浩劫的延續——它的墜落可能會引發新的災難;也是希望的開端——它能為藍星帶來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神級生靈”,帶領眾生走出浩劫。
隻是這份希望,此刻正掌握在“運氣”手中。內核的墜落方向完全無法控製,它可能會落在荒無人煙的地方,也可能會落在某個普通人的麵前。
而那個能與內核相遇的“幸運兒”,或許此刻還在為一口食物發愁,或許正在與變異生物搏鬥,甚至可能已經在災難中失去了生命。
噬星蟲皇的殘魂意識越來越模糊,它能感覺到內核距離地麵越來越近,空氣中的塵埃顆粒開始撞擊內核表麵,發出細微的聲響。
它最後一次調動殘魂的力量,在內核表麵留下了一道微弱的意識印記——那是一段信息,記錄著超神之戰的經過,以及傳承融合的方法。
做完這一切後,它的殘魂徹底陷入沉寂,隻剩下內核還在朝著藍星墜落,如同一顆承載著命運的金色流星,劃破那片夢幻的彩光天幕,朝著未知的未來飛去。
藍星的浩劫還在繼續,而這場浩劫背後,最大的變數,正以自由落體的姿態,悄然接近這顆飽經磨難的星球。真正的大考驗,才剛剛開始!
喜歡末世海上堡壘請大家收藏:()末世海上堡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