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主蘇清歡。
那天上班時,老公說快遲到了,要她開車送他去公司。
原主同意了。
結果路上正跑著,後邊一輛摩托車狂飆追過來。
原主猛打方向盤,車子突然失控,往綠化帶撞過去,發生了側翻。
原主搶救無效死亡。
之後沒多久,她的父親也抑鬱而終。
……
原主也是死後才知道,老公外邊有個小三。
他那天借車,本來是想著原主的公司和他的公司方向不一樣,肯定會直接把車鑰匙給他,自己去公司。
而他就可以去帶小三去浪了。
沒想到的是,原主會開車送他去公司。更沒想到的是,後邊居然有個違規的摩托車肇事者。
講真,原主的死,真的是在他意料之外。
反應過來後,一家子狂喜:終於可以吃絕戶了!
原主是真的沒想到,平常把她當當女兒寵,什麼家務都不讓她做的公婆,還有每天對自己24小時噓寒問暖的老公,其實還有這樣一副麵孔。
果然是人心隔肚皮,知人知麵不知心啊。
小艾看著要開車的池絕,想了想,把鑰匙給了他。
反正他肯定是要去接他的小三的。
很好奇,如果因為小三,池絕死了,他的父母會怎麼做?
果然,池絕開車,剛出小區門,就給蕭姍打電話。不一會兒,蕭姍就坐上了副駕駛。
如上一世一樣,後邊來了一個飆車的摩托車。
上班時間,車流如水,池絕正跟蕭姍調情,等發現時候,車已經已經被摩托車撞上,並且因為慣性,又撞上了前麵的大貨車。
他猛打方向盤,結果太過用力,車輛發生了側翻。池絕和蕭姍都被壓在車下,鮮血流了一地。
很快有人打了120,兩人都被送進了醫院。
蕭姍昏迷不醒,而池絕卻是一命呼籲。
小艾接到帽子叔叔電話,很快趕到了醫院,確認了信息,把池絕直接送去火化了。
而那一邊,池父和池母看到車禍新聞,發現那輛車正是兒媳婦的車,因為打了馬賽克,沒看到人的樣貌。
想當然的以為死的人就是兒媳婦兒,頓時拍手叫好。
“阿彌陀佛,不枉老婆子我天天在菩薩麵前祈禱,這個賤人終於死了。”
“就是,不然咱們家還要在她麵前裝孫子,演多久戲呀?”
“好在老天開眼,明日我就去廟裡給菩薩還願去”
小艾掃描到這些,有一個主意湧上心頭。
直接回了家,對蘇父說,
“爸,我們來演個戲吧?”
蘇父在知道池家人嘴臉時,氣的高血壓差點犯了。又聽到小艾說的,當即痛快的出門了。
剛走到池父家,就滿臉悲痛,“親家,節哀啊”
池父池母趕緊出來,也是滿臉悲痛,“是啊,親家,節哀啊”
小艾沒有出現,不過看到雙方都在努力演戲的樣子,很是想笑。
蘇父說,“孩子雖然走了,咱們也得給他辦個追悼會,讓他走的安心”
池母一思索,正好,可以通知親朋好友,來收一波份子錢。隻是有點擔心蘇家會讓他們老池家出錢,所以猶豫不決。
對此,蘇父表示,錢由他們家全出了。池母大喜,麵上悲痛的表示同意。
於是,雙方家長就辦追悼會一事達成了共識。
因為原主是池家媳婦,所以靈堂就設在池家。池家人用原主的照片,調成黑白色作為遺照。
親戚朋友們來了一大群。有人好奇的問,
“怎麼隻搭了靈堂,不見骨灰?”
池母說,“再等等,馬上就送來了”
然後給兒子發信息,問到哪了。
小艾回複說,“馬上就到。”
沒錯,帽子叔叔通知小艾的時候,池絕隨身的物品也一並交給了她。
小艾看了看,這手機屏碎的一塌糊塗,連開機都不能,一看都不能用了。
不過問題不大,畢竟論係統這一塊,還有誰會比她更專業?
一陣搗鼓,手機開機了。當時就收到了一條微信,
“兒子,蘇清歡那個小賤人死了?真是老天開眼,哈哈哈哈”
“兒子,等你回來,媽給你做點好吃的,咱們一家好好慶祝一下。”
“兒子,你咋不回信息?”
死老太婆!
小艾當時就就用池絕的語氣回了模棱兩可的信息,
“好。不過我這今天回不去,還要出差呢。明天一大早回去”
之後小艾就回去和蘇父說了她的計劃。
現在,小艾抱著骨灰盒出現在靈堂,眾人頓時驚呆了。
這人還活著?設什麼靈堂?
池母還沒搞清楚狀況,跑上去問,“你沒死?”
“你是人是鬼?”
小艾勾唇一笑,“媽,你看你說的,我一個大活人站你麵前,你怎麼還不認識了呢?”
池父冷靜下來,“你沒死,那我兒子呢?”
小艾把骨灰盒往前一送,“諾,在這呢”
“什麼?你敢詛咒我兒子?!”
池母伸手就打,小艾順手拿骨灰盒去擋。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然後……骨灰盒就被打飛了,散了一地。
池母一下子跪在地上,邊哭邊搓,“兒子啊——”
池父揚手就要打小艾,“你這個臭婊子!一定是你害死了我兒子!”
“你這個殺人凶手!我一定要讓你償命!”
小艾躲過去,“等下,這鍋我可不背啊。”
說著打開了屏幕,上邊立刻顯示了一個視頻。
池絕在開車,副駕駛坐了另一個女人。
“池絕哥哥,你把車開走了,嫂子她怎麼辦啊?”
“沒事。她公司離家近”
“池絕哥哥,昨天一天都沒見你了,人家好想你呀”
“是嗎?有多想?”
池絕扭頭,那女人嬌羞一笑,“討厭啦”
“池絕哥哥,人家看上了一款包,好貴呢。”
“買!我跟你說,我老婆是獨生女,等哪天她死了,她們家所有東西都會是你我的。到時候咱們想買什麼,就買什麼。”
“池絕哥哥你真好。人家新買了一件睡衣,你要不要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