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耀會議室的空調風帶著點舊濾網的味道,吹得桌上的文件邊角輕輕卷。長桌是實木的,邊緣被磨得發亮,還留著幾道深淺不一的劃痕——最深的那道是去年拍《文化尋蹤》時,陸岩急著拍板預算,拳頭砸出來的。白板上貼滿了泛黃的便簽,有的被咖啡漬暈成淺褐色,有的畫著歪歪扭扭的箭頭,最角落那張還寫著“記得買速溶咖啡”,是陸岩昨晚熬夜寫企劃要點時隨手貼的。
成彥推開門時,手裡的棕色皮麵筆記本蹭到了門框,發出“咚”的輕響。她穿了件淺青色襯衫,袖口繡的小梔子被風吹得晃,是江南古鎮裁縫鋪的老匠人幫她繡的,針腳密得能看清花瓣的紋路。剛走到桌前,就被小夏拽著胳膊拉到座位上,姑娘的丸子頭歪了半邊,粉色筆記本往她麵前一遞:“姐!你看我列的采訪提綱,連張師傅早上幾點開始修複壁畫都問了!”筆記本封麵的梔子掛件晃來晃去,是成彥在江南給她買的。
“人齊了,彆嘮了。”陸岩揉著黑眼圈,指腹下的皮膚發皺,像揉了團皺紙。他把一杯熱咖啡推到成彥麵前,馬克杯上印的星耀ogo掉了塊漆,杯底還沾著點昨晚的咖啡渣,“王姐剛跟我吐槽,說某平台的招商總監一聽‘紀錄片’,直接說‘除非有頂流主演,不然免談’,你這企劃得拿出真東西,彆光靠‘情懷’。”
成彥點點頭,翻開筆記本——第一頁夾著片乾枯的江南楓葉,葉脈清晰得像畫上去的,旁邊貼著張拍立得,是張師傅蹲在敦煌洞窟裡修複壁畫的樣子,老人的老花鏡滑到鼻尖,手裡捏著3毫米的小刷子,半天沒動一下。她指尖輕輕碰了碰拍立得,聲音比平時沉了點:“上個月在江南,我住的民宿樓下有個竹編作坊,阿婆每天天不亮就開門,編竹籃時手指要彎成很怪的角度,指節上全是老繭。有天我問她‘編了這麼多年,想過被采訪嗎’,她笑著說‘編好竹籃就行,誰會看我啊’。”
說到這,成彥的眼眶有點紅,她趕緊低頭翻頁,指尖劃過“行業數據”那欄:“我查了影視行業協會的報告,去年上映的120部電影裡,幕後工作者場記、服裝、燈光)的平均曝光時長隻有0.3秒部,比片尾廣告還短。但粉絲群裡,有47的人說‘想知道蘇清的警服是誰做的’,還有32的人問‘敦煌壁畫修複要學多久’——這些聲音,就是咱們做《幕後之光》的理由。”
“理由好聽,可錢難拿啊。”王姐推了推眼鏡,鏡框滑到鼻尖,她伸手扶了扶,從文件夾裡掏出份打印好的報告,第17頁用紅筆圈著“2024年紀錄片招商成功率12”,旁邊還寫著“某s+及紀錄片投資800萬,播放量僅300萬”,“上次我跟某平台談《敦煌修複師》短片,對方說‘花50萬拍素人,不如花100萬請個流量明星拍vog’,最後連合同都沒談攏。”她頓了頓,手指敲了敲報告上的“流量明星紀錄片平均播放量1.2億”,語氣裡帶著無奈,“現在行業就這樣,沒明星撐場,平台不敢投。”
“可咱們的不一樣!”小夏“啪”地拍了下桌子,粉色筆記本差點滑掉,她趕緊攥緊,指腹蹭過頁麵上的塗鴉,“姐拍的是真實細節!比如張師傅修複壁畫時,每刷一下都要屏住呼吸,怕吹跑顏料;場記小林的筆記本上,記著‘3月15日拍雨戲,成彥姐凍得膝蓋發紅’,連天氣溫度都寫了!這些比明星擺拍的‘匠人日常’真實多了!”她掏出手機,點開粉絲超話,屏幕上全是“期待《幕後之光》”的留言,“你看!姐剛發了條‘籌備幕後紀錄片’的微博,1小時轉發破10萬,比某些流量明星的新歌轉發還多!”
老周突然把保溫杯往桌上一墩,杯蓋“哢嗒”響了聲。他背著的相機包磨得肩帶發亮,裡麵裝著的舊硬盤露了個角,是他拍《守望者》幕後時用的。“我支持成彥。”他的聲音有點悶,像是從喉嚨裡滾出來的,“去年拍《守望者》殺青戲,燈光師老王舉著20斤的大燈站在雨裡,雨順著他的帽簷往下滴,襯衫全濕透了,他還說‘再拍一條,光線剛好’。後來他發燒到39度,還是我硬拉著他去的醫院。”老周說著就從相機包裡掏出硬盤,放在桌上轉了圈,“這裡麵有200多個g的幕後素材,比任何明星的專訪都打動人。”
他頓了頓,突然皺起眉頭,指節捏得發白:“不過有個事得說——昨天下午,有個自稱‘林楓影視’的人加我微信,發了個合同過來,說給我雙倍報酬,讓我去拍他們的‘匠心中國’節目。還說‘不用拍真實的,找個老匠人擺拍幾個鑿木頭、編竹籃的鏡頭就行,後期加濾鏡調色’。”老周把手機往桌上一放,屏幕上還留著對方的消息:“彆跟星耀混,跟著我們,保證你火。”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會議室裡瞬間靜得能聽見空調的“嗡嗡”聲。成彥握著筆的手緊了緊,筆尖把筆記本戳出個小坑——林楓果然沒閒著,不僅要蹭“幕後”熱度,還想挖走她的核心團隊。她想起在江南古鎮遇到的私生飯,對方舉著相機追著她拍,嘴裡還念叨“林楓總說你搶他資源”;又想起張師傅之前發的語音,說“有人開50萬出場費,讓我對著鏡頭說‘為了修複壁畫,十年沒回家’”,心裡的火氣像被澆了油,卻還是壓著聲音問:“你怎麼回複的?”
“我能去嗎?”老周哼了一聲,拿起保溫杯喝了口茶,茶水從他嘴角溢出來,滴在相機包上,“我拍了二十年紀錄片,最恨的就是‘假匠人’!前年有個平台找我拍‘手工製瓷’節目,讓老匠人擺拍‘拉坯’,結果那坯是機器壓好的,老匠人連拉坯機都不會用!最後片子播了,觀眾罵‘騙子’,老匠人還被同行笑話,說他‘為了錢丟了手藝’。”他把手機往兜裡一塞,語氣堅定,“我跟那人說‘你找彆人吧,我不拍假貨’,直接把他拉黑了。”
陸岩捏著咖啡杯,指腹蹭過杯沿的咖啡漬,突然抬頭:“王姐,你再試試跟平台談——就說《幕後之光》有三個爆點:第一,真實幕後細節,區彆於林楓的‘偽匠人’節目,能做差異化競爭;第二,成彥剛拿戛納最佳女配角,自帶國際熱度,海外觀眾也可能關注;第三,顧懷安當音樂監製,他的原創配樂《瞬間即永恒》在網易雲音樂評論破10萬,能吸引文藝觀眾。”他說著就翻開手機,屏幕上是顧懷安剛發的消息:“配樂用敦煌篳篥+江南竹笛,已經寫了3段小樣,隨時能改。”
王姐看著陸岩,又看了看成彥手裡的筆記本,手指在報告上劃來劃去,猶豫了半天:“行,我試試。但醜話說在前頭,要是平台隻願意給300萬預算,咱們就得縮減拍攝規模——比如先拍3集,敦煌、片場、江南各一集,看看反響。”她頓了頓,突然笑了,指了指成彥筆記本上的“采訪名單”:“不過你這名單列得挺細,連‘《守望者》服裝師李姐的女兒喜歡畫畫’都寫了,比我做的招商方案還詳細。”
成彥鬆了口氣,指尖在“拍攝計劃”頁上輕輕劃著:“下周我就去敦煌,跟張師傅確認拍攝時間;老周,你先整理下《守望者》的幕後素材,挑幾個最打動人的片段當樣片;小夏,你負責聯係采訪對象,問問他們有沒有想分享的故事——比如李姐縫警服時遇到的困難,小林記筆記的小習慣。”她從包裡掏出個小盒子,裡麵裝著江南的龍井,是阿婆送給她的,“這是給大家的,熬夜籌備時泡著喝,比速溶咖啡健康。”
小夏接過茶葉,立刻拆開一包聞了聞,臉上的肉鼓起來,像隻偷吃的小鬆鼠:“哇!好香!比我媽買的龍井還香!姐,咱們去敦煌拍的時候,能不能帶點過去給張師傅?他肯定喜歡!”她邊說邊把茶葉放進粉色筆記本裡夾著,生怕弄丟,“對了,我剛才聽前台說,林楓影視今天發了條微博,說‘《匠心中國》節目即將開機,邀請神秘頂流擔任主持人’,還買了個‘匠心中國敬請期待’的熱搜,現在都衝到第18名了!”
成彥的動作突然頓住。她掏出手機,點開微博熱搜,果然看到“匠心中國敬請期待”的話題,下麵的評論全是“是哪個頂流啊”“期待林楓總製作的節目”。她心裡“咯噔”一下——林楓這是想搶在她前麵,用頂流吸引關注,把“偽匠人”節目包裝成“真實幕後”,混淆觀眾的認知。
“彆慌。”陸岩看出了她的緊張,伸手拍了拍她的肩膀,掌心的溫度透過襯衫傳過來,“咱們明天就發《幕後之光》的概念海報,把張師傅修複壁畫的拍立得放上去,再配文‘真實幕後,不做擺拍’,跟林楓的節目做區分。”他頓了頓,手指在鍵盤上敲了敲,“我已經讓設計部加班做海報了,保證明天早上就能發。”
成彥點點頭,指尖在手機屏幕上劃著林楓的微博,突然想起老周說的“擺拍匠人”,心裡更堅定了——一定要把《幕後之光》拍好,讓觀眾看到真正的幕後工作者,不能讓林楓的“偽真實”毀了大家對幕後的期待。
就在這時,成彥的手機震了一下,是張師傅發來的語音,背景裡能聽到敦煌研究院的廣播聲:“成丫頭,剛才又有人找我,說‘林楓影視’的,開了80萬出場費,讓我去錄個‘修複壁畫’的片段,還說‘不用真修複,對著鏡頭比劃幾下就行’。我跟他們說‘我修了四十年壁畫,不是來比劃的’,他們還說‘老匠人彆給臉不要臉’……”
成彥握著手機的手開始發抖,指尖冰涼。她趕緊回複張師傅:“張師傅,您彆生氣!我們下周就去敦煌,到時候咱們拍真實的修複過程,讓他們看看什麼是真正的匠人!”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掛了電話,她抬頭看向會議室裡的人,聲音比剛才更堅定:“咱們得加快進度,下周就去敦煌開機!王姐,平台那邊麻煩你多跟進;老周,咱們先把樣片剪出來,給平台看真實的素材;小夏,你負責訂去敦煌的機票,記得給張師傅帶點江南的芡實糕,他之前說想吃。”
大家都點頭應下,會議室裡的氣氛從一開始的質疑,變成了現在的乾勁十足。王姐把報告收進文件夾,笑著說:“行,我今天就去跟平台談,爭取把預算定下來。要是他們還猶豫,我就把成彥的戛納獎杯照片發過去,讓他們看看咱們的實力!”
小夏抱著粉色筆記本,湊到成彥身邊,小聲說:“姐,我剛才查了,林楓的‘匠心中國’節目下個月開機,咱們搶在他們前麵,肯定能火!”她邊說邊用鉛筆在筆記本上畫了個小獎杯,旁邊寫著“《幕後之光》必火”。
散會時,成彥抱著筆記本往辦公室走,走廊裡的燈光照在她的襯衫上,袖口的梔子花紋泛著淺淡的光。她想起江南竹編阿婆說的“編竹籃要用心,一針一線都不能錯”,心裡突然踏實了——拍紀錄片也一樣,隻要用心拍真實的細節,就一定能打動觀眾。
走到辦公室門口,她突然瞥見走廊儘頭的拐角處,有個穿黑色西裝的男人舉著手機,鏡頭正對著她。男人的帽簷壓得很低,手裡的手機殼印著“林楓影視”的ogo,看到她看過來,趕緊轉身跑了。成彥心裡“咯噔”一下——看來林楓不僅在挖人、做偽紀錄片,還在盯著她的一舉一動,這場“真實與虛假”的博弈,才剛剛開始。
喜歡封殺十年,棄女逆襲成國際巨星請大家收藏:()封殺十年,棄女逆襲成國際巨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