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複出_封殺十年,棄女逆襲成國際巨星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189章 複出(1 / 1)

星耀傳媒的發布會廳飄著淡淡的梔子香,不是濃鬱的香精味,是帶著晨露的清甜——小夏一大早跑了三家花店,才挑到帶露水的新鮮梔子,擺在舞台兩側的白瓷花瓶裡,花瓣邊緣還沾著點泥點,她蹲在地上用棉簽一點點擦,嘴裡碎碎念:“可不能讓記者拍到泥點,不然又要瞎寫‘團隊不專業’。”

成彥站在後台的鏡子前,指尖輕輕拂過小臂上的淺褐色疤痕——剛拆石膏那幾天,她總下意識把胳膊往袖子裡縮,怕彆人看見,直到昨天顧懷安說“這是你保護人的勳章”,她才敢試著露出來。今天特意戴了串細竹節手鏈,是江南竹編老匠人阿婆親手編的,竹節上還留著阿婆手心的溫度,她轉了轉手鏈,剛好遮住疤痕的邊緣,心裡鬆了口氣。

“姐!你的話筒線!”小夏突然叫了一聲,手裡的話筒線纏成了一團,她急得直跺腳,指甲差點把線皮摳破,“完了完了,馬上要上台了,怎麼還纏了!”她蹲下來解線,筆從口袋裡掉出來,滾到成彥腳邊,筆帽上的梔子掛件磕在瓷磚上,發出“叮”的輕響。

成彥彎腰撿起筆,幫小夏一起解線,指尖碰到她的手背,燙得像剛捂過熱水袋:“彆急,慢慢來,你看這線纏得像你上次編的手鏈,解對了就順了。”她記得小夏上次編手鏈,纏了三次才編好,最後急哭了,還是阿婆教她“順著竹絲的紋路來”,現在解話筒線,倒跟編手鏈一個道理。

小夏的眼淚差點掉下來,卻還是強著嘴:“誰讓林楓的人總搞事,我昨晚翻了半宿記者名單,就怕有帶節奏的!”她終於解開線,把話筒遞給成彥,掌心的汗蹭在話筒上,留下個淺淺的印子,“對了,顧老師早上讓我給你帶的薑棗茶,我放保溫杯裡了,溫度剛好,你上台前喝兩口潤嗓子。”

後台門“吱呀”一聲被推開,老周扛著相機走進來,相機包上掛著個小飛天鑰匙扣——是上次在敦煌買的,被他磨得發亮。他把相機架在角落,鏡頭對準舞台,手指飛快地調參數:“外麵記者都到齊了,我剛看見林楓的助理小王,揣著個長焦鏡頭躲在最後排,鏡頭蓋都沒摘,估計想拍你疤痕的特寫,我已經讓保安老李盯著他了,老李說‘敢亂拍就收他設備’!”

他頓了頓,從包裡掏出個皺巴巴的筆記本,翻到畫著橫線的一頁:“跟你說個行業冷知識,發布會的黃金提問窗口期就20分鐘,前20分鐘聊項目,觀眾注意力集中,能轉化60的潛在觀眾;後10分鐘最容易出幺蛾子,上次有個明星發布會,後10分鐘被問緋聞,熱搜直接蓋過項目,咱們跟主持人打好招呼了,先把項目問題問完,再留10分鐘自由提問。”

成彥接過小夏遞來的保溫杯,杯蓋是淺粉色的,印著個小小的拓片圖案——是顧懷安昨天特意讓廠家印的,說“跟你的紀錄片配”。她擰開杯蓋,薑棗茶的甜香漫出來,喝了兩口,暖到胃裡,剛好緩解了上台前的緊張。

“讓我們歡迎《幕後之光》紀錄片製片人、主演成彥!”前台主持人的聲音透過門縫傳進來,帶著點激動的顫音。

成彥深吸一口氣,邁步走向舞台。剛拆石膏的右臂還不太靈活,擺動幅度比左臂小了點,她刻意放慢腳步,目光掃過台下——前排有粉絲舉著“等真實匠人”的燈牌,燈牌上的字是手寫的,邊緣還貼了層透明膠,看得出來是精心做的;第三排的顧懷安穿著米色風衣,手裡拿著個棕色筆記本,封麵上貼著成彥之前畫的分鏡草圖,他看到成彥看過來,悄悄比了個“加油”的手勢,指尖在筆記本上輕輕點了點,她看清那頁寫著“《等你回答》副歌加拓片聲,15妙處留白”。

走到椅子前,成彥輕輕坐下,把保溫杯放在腳邊——怕碰到,特意靠在椅子腿上。話筒剛放好,第一排就有個戴磨損黑框眼鏡的記者站起來,手裡的筆記本記滿了字,頁腳卷得像波浪:“成彥老師您好,我是《影視周刊》的記者,《幕後之光》因為您受傷延期近兩個月,現在複出,會不會擔心前期積累的熱度流失?目前平台的預約量具體有多少,能透露下觀眾畫像嗎?”

成彥手指輕輕搭在話筒上,指尖碰到話筒上的防滑紋,心裡定了定:“擔心肯定有,但更多的是期待。”她頓了頓,想起昨天看的平台數據報告,聲音比平時沉了點,“目前平台預約量已經突破800萬,其中70的觀眾是衝‘真實匠人’來的,30歲以下的年輕觀眾占比60——後台有個00後觀眾留言說‘看了張師傅補飄帶的花絮,第一次知道壁畫修複要這麼細致,想等紀錄片播出後去敦煌看真跡’,還有人說‘想跟著李教授的琵琶聲學拓片’。”

她抬手輕輕碰了下竹節手鏈,眼神軟下來:“比起短期熱度,我們更在意這些‘等真實’的觀眾,他們願意花時間了解匠人故事,願意為真實內容買單,這才是《幕後之光》真正的底氣。”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台下響起掌聲,有個粉絲忍不住喊:“我們願意等!”顧懷安在第三排輕輕點頭,手指在筆記本上寫:“提到觀眾留言,比隻說數據更打動人”,筆尖還畫了個小小的對勾。

第二個記者站起來,穿著件不合身的西裝,手裡的錄音筆舉得老高,故意清了清嗓子:“成彥老師,我是《娛樂快報》的記者,之前顧懷安為您創作主題曲《等你回答》,還在醫院陪您半個月,有網友拍到他給您送粥的照片,傳言說你們已經在交往,請問這是真的嗎?您會不會因為私人感情影響紀錄片拍攝?”

這話一出,台下的閃光燈“哢嚓”聲更密集了。小夏在後台急得直拽老周的衣角,老周卻按住她:“彆急,看成彥的。”

成彥的瞳孔微微收縮,指尖下意識攥緊了話筒,又很快鬆開——她知道不能被帶節奏。她笑了笑,目光掃過台下的顧懷安,又落回屏幕上的花絮:“首先謝謝大家關心我的私人生活,但現在最重要的,是把《幕後之光》做好。”

她頓了頓,想起張師傅為了等拍攝,每天早上五點起來磨顏料,想起李教授推了維也納的演出,想起顧懷安熬了七個通宵改旋律——那些畫麵在心裡過了一遍,語氣裡多了點堅定:“張師傅為了讓我們拍好拓片,把用了三十年的老拓板保養了三遍,連木柄上的裂紋都用竹膠補好了;李教授推了國際民樂節的演出,說‘能為真匠人配樂,比拿獎還重要’;顧懷安為了主題曲,熬到淩晨三點,在鋼琴上試了二十種旋律——比起我的感情,這些默默付出的人,還有沒完成的紀錄片,才是目前的優先級。”

她看向那個記者,眼神裡沒有敵意,卻帶著點認真:“等《幕後之光》跟大家見麵,等張師傅的故事被更多人看見,等李教授的琵琶聲被更多人聽到,咱們再聊彆的,好不好?”

台下響起更熱烈的掌聲,有記者當場撕了手裡的提問紙——明顯是提前準備好的緋聞問題。林楓的助理小王在最後排,舉著相機的手僵了僵,臉色青一陣白一陣,想拍又不敢,怕被保安老李發現。

第三個記者站起來,手裡捏著張皺巴巴的紙條,明顯是帶了黑稿來的:“成彥老師,林楓的《匠人傳奇》已經播出兩集,雖然口碑一般,但首播播放量有300萬,您覺得《幕後之光》能超過這個數據嗎?而且有觀眾說‘真實匠人太枯燥,不如明星擺拍好看’,您會不會擔心‘真實’反而沒人看?”

這話剛說完,老周在後台掏出手機,翻出林楓的播放量截圖,懟到小王麵前:“300萬?你家林總沒告訴你,第二集播放量跌到150萬,豆瓣評分4.2,80的差評說‘臨時演員連拓板都握反了’?還好意思拿出來說!”小王被懟得後退一步,手機差點掉在地上。

成彥拿起桌上的提示卡,上麵顧懷安不僅寫了“用數據說話”,還畫了個小小的對比圖表:林楓的播放量是下降的曲線,《幕後之光》的預約量是上升的曲線,曲線旁邊還畫了個小梔子。她笑著把圖表轉向記者:“這位記者朋友,您可能沒看最新數據——林楓的《匠人傳奇》首播300萬,第二集跌到150萬,豆瓣評分4.2,其中80的差評集中在‘擺拍明顯’‘匠人是臨時演員’,有網友扒出他找的‘老匠人’其實是群演,連拓片的木柄都握反了,還對著鏡頭裝模作樣。”

她頓了頓,指向屏幕上的花絮——張師傅正握著拓板,手腕輕輕轉動,拓片紙平整地貼在木板上:“而我們《幕後之光》還沒播出,預約量就800萬,豆瓣期待值8.9分。不是‘真實沒人看’,是觀眾不傻,分得清什麼是真匠人,什麼是真演戲。”

她想起張師傅說的“拓片要順著木紋來,急不得”,補充道:“張師傅不會對著鏡頭說‘我三十年沒回家’,但他會每天早上五點起來磨顏料,磨到滑石粉細得能飄起來;李教授不會對著鏡頭擺彈琵琶的姿勢,但他會為了一個音符,反複練習三個小時,手指磨出繭子也不喊疼——這些真實的細節,比任何劇本都動人,我相信觀眾會選擇有溫度的內容。”

台下掌聲雷動,有個頭發花白的老人站起來——是江南竹編老匠人阿婆的老伴,他舉著個竹編的小梔子,聲音有點啞:“成丫頭說得對!真手藝不用演,我們阿婆編竹籃編了四十年,從來沒對著鏡頭裝過,你們的紀錄片,我們支持!”

成彥看到老人手裡的竹編梔子,眼眶突然有點熱——那是阿婆上次說要送給她的,沒想到老人特意帶來了。她對著老人鞠了一躬:“謝謝您,阿公,我們一定把真故事拍好。”

發布會進行到最後,主持人問成彥有沒有什麼想對觀眾說的。她站起來,走到舞台中間,右臂輕輕垂在身側,動作比剛上台時自然了點。她看向台下的顧懷安,他正舉著手機錄像,嘴角帶著淺淺的笑,鏡頭穩穩地對著她——她知道,他會把這段視頻剪進紀錄片的花絮裡,像記錄張師傅的拓片一樣,記錄她的此刻。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謝謝大家等我,等《幕後之光》。”成彥深吸一口氣,聲音裡帶著點哽咽,“受傷的時候,我怕過——怕紀錄片拍不完,怕辜負張師傅的期待,怕讓等著的觀眾失望。但看到老周每天對著素材剪到淩晨,看到小夏翻遍記者名單防帶節奏,看到顧懷安熬通宵改旋律,看到觀眾留言‘等真實’,我就知道,這條路沒走錯。”

她抬手輕輕摸了摸小臂上的疤痕,笑著說:“這道疤是勳章,提醒我‘真實’需要勇氣,也需要堅持。等《幕後之光》播出,希望大家能記住張師傅磨顏料的手、李教授彈琵琶的指尖,記住所有幕後工作者的付出——他們才是真正的‘光’。”

發布會結束後,成彥在後台被記者圍著,顧懷安悄悄走過來,遞上一張新的提示卡。他的指尖沾著點墨漬,是早上改樂譜時蹭的,成彥注意到墨漬的形狀,像個小小的音符,心裡突然暖了。提示卡上寫著:“《等你回答》新改了副歌,加了張師傅的拓片聲,晚上一起在工作室改小樣?”

“剛才回答得很好,比彩排時自然多了。”顧懷安的聲音壓得很低,隻有他們兩個人能聽見,“尤其是提到阿公的竹編梔子,我錄下來了,剪進花絮肯定很動人。”

成彥接過提示卡,指尖碰到他的掌心,帶著點溫熱的汗:“好,晚上一起改。”她頓了頓,補充道,“對了,張師傅的拓片聲,我想加在副歌的留白處,跟琵琶聲呼應。”

“我也是這麼想的。”顧懷安笑了,眼裡的光比舞台燈還亮。

小夏蹦跳著跑過來,手裡的手機殼是成彥的q版形象,屏幕上是平台剛發的數據:“姐!預約量又漲了50萬!現在已經850萬了!平台說要加推預告片,把張師傅磨顏料的鏡頭放進去!”她舉著手機給成彥看,屏幕上的預約數還在跳,“還有!林楓的微博評論區炸了,大家都在刷‘去看成彥的真實匠人,彆在這看演戲’!”

老周扛著相機走過來,相機屏幕上是剛才拍的阿公舉竹編梔子的照片:“這張照片肯定能火!我剛發了微博,已經有10萬轉發了,有人評論‘這才是真匠人該有的樣子,溫暖又有力量’!”

成彥看著眼前熱鬨的場景,手裡攥著顧懷安寫的提示卡,上麵的小梔子在燈光下格外顯眼。她知道,複出隻是開始,後麵還有紀錄片的剪輯、李教授的合奏錄製,還有林楓可能搞出的新動作,但她不再害怕——因為身邊有團隊,有顧懷安,有等著“真實”的觀眾,更有那些默默付出的匠人,他們都是她的底氣。

顧懷安掏出手機,給張師傅發了條語音:“張師傅,成彥複出很順利,阿公也來了,還帶了竹編梔子。您的拓片小課堂,咱們可以開始籌備了,成彥說想跟您學磨滑石。”

沒過幾秒,張師傅的語音回過來,聲音裡滿是笑意:“好!我這就把新磨的滑石裝在木盒裡,等丫頭過來!對了,讓顧小子把主題曲的小樣發我聽聽,我磨滑石的時候,也想跟著節奏來,磨得更勻!”

成彥湊過來看顧懷安的手機,聽到張師傅的聲音,嘴角翹得更高。她抬頭看向窗外,陽光正好,梔子花香漫進來,落在她的竹節手鏈上,折射出細碎的光。她想起顧懷安說的“等你拆石膏的春”,想起張師傅說的“拓片急不得”,突然覺得,所有的等待和堅持,都是值得的——《幕後之光》會照亮更多人,而她和顧懷安,也會在這條“真實”的路上,一起走下去,像竹節一樣,堅韌又溫暖。

隻是沒人注意,後台角落的垃圾桶旁,小王正慌慌張張地把手裡的“帶節奏提問稿”揉成團。保安老李走過來瞪了他一眼,他手一抖,紙團掉在地上,露出裡麵“問成彥疤痕是否影響拍攝”“提顧懷安緋聞”的字樣,他趕緊撿起來塞進垃圾桶,灰溜溜地跑了——那背影,像極了他老板林楓此刻的狼狽。

喜歡封殺十年,棄女逆襲成國際巨星請大家收藏:()封殺十年,棄女逆襲成國際巨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不露臉電台主播,全網都在找我! 1960:開局俏寡婦上門 狩獵1985:槍槍爆頭餐餐有肉 什麼?他靠釣魚成世界首富? 九轉丹劫:廢材狂妃逆九天 西遊:悟空重生撿破爛,如來怕了 破案,我的直覺強得可怕 愛似星光,婚若暖陽 穿到哪裡苟哪裡 我在月宮娶了嫦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