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收的喧鬨徹底平息,金黃的玉米和飽滿的穀子都已顆粒歸倉,田野露出了難得的空曠。空氣中的寒意日漸濃重,北風刮在臉上,已經有了凜冽的味道。村莊仿佛一隻忙碌了一年的野獸,開始放緩節奏,準備蜷縮起來,度過漫長的寒冬。
保管室的小家裡,秦建國和沈念秋的“貓冬計劃”也在緊鑼密鼓地進行。這計劃的核心隻有八個字:豐富儲存,防患未然。
狩獵隊減少了深入大山的次數,轉向更有效率的“囤積”模式。秦建國帶著虎子等人,主要在村莊附近的山林邊緣活動,大量設置捕捉野兔、山雞的套索和陷阱。這些小型獵物繁殖快,數量相對較多,是冬季肉類補充的重要來源。每一次收獲,大部分上交集體,秦建國則會按照規矩,留下屬於自己和小隊成員的那份。
這些留下的獵物,便是他們小家儲備的開始。沈念秋展現了非凡的持家能力。野兔被剝皮,兔肉用粗鹽細細醃製後掛在屋簷下風乾,兔皮則被她小心地鞣製,準備拚湊成褥子或坎肩。山雞褪毛清理乾淨後,一部分及時烹食改善夥食,更多的則是用煙熏或者同樣鹽漬的方法保存起來。她還跟村裡的老人學會了做“風乾雞”,將山雞腹腔填入炒過的花椒鹽,掛在陰涼通風處,讓其慢慢風乾,風味獨特且能保存很久。
“光有肉還不夠,蔬菜更是過冬的難題。”沈念秋看著他們小小的儲藏角落,若有所思。集體分的蘿卜、白菜有限,必須想辦法補充。
她想起了秦建國從山裡帶回來的那些野山藥和塊莖。這些澱粉含量高的植物,無疑是極好的糧食補充。於是,下次秦建國進山,便多了一項任務——重點挖掘這類根莖作物。沈念秋則將它們洗淨,一部分切片曬乾,磨成粗糙的粉,可以混在玉米麵裡做貼餅子,增加飽腹感;另一部分則直接儲存在地窖他們仿照村民,在保管室屋內挖了一個小型地窖)的沙土裡,防止凍壞。
同時,沈念秋也沒有放過任何“零碎”的收獲。秦建國打到的禽鳥羽毛,被她收集起來,洗淨晾曬,說是可以填充枕頭或者做毽子。甚至那些吃剩的骨頭,她都會收集起來,用斧頭敲碎,在院子裡支起小鍋,慢慢熬煮,熬出濃白的骨湯,撇去浮油,冷卻後便成了乳白色的骨湯凍,煮菜時挖一勺,既能提鮮又能補充鈣質。
秦建國看著沈念秋像一隻勤勉的鬆鼠,將每一點可用的物資都歸類、處理、儲存,心中既感佩又溫暖。他知道,她做的這一切,都是為了將這個家經營得更穩固,更能抵禦未知的風險。
“念秋,你看這個。”一天傍晚,秦建國從懷裡掏出一個小布包,打開,裡麵是幾塊用油紙包著的、散發著濃鬱香氣的固體。
“這是……肥皂?”沈念秋驚訝地拿起一塊,這可比村裡供銷社賣的劣質肥皂好聞多了。
“嗯,用野豬油和草木灰試著做的,加了點鬆針汁,去油汙還行,也有點清香味。”秦建國有些得意,“通過虎子那個路子換了些原料,自己搗鼓的。以後洗衣裳、洗手都能用,比買的總歸便宜些,也省了票。”
這自製的肥皂,成了他們“防患未然”清單上的又一項成果。除了食物,生活用品也是過冬的重要一環。秦建國利用他悄悄進行的“交易”,不僅換取了現金和書籍,也開始有意識地儲備火柴、煤油、針線、食鹽這些看似微不足道,關鍵時刻卻不可或缺的東西。他甚至用兩張品相不錯的野兔皮,換回了一把鋒利的斧頭和一把厚實的柴刀,無論是劈柴還是防身,都更有底氣。
夜晚,土炕燒得溫熱,油燈如豆。兩人盤腿坐在炕上,中間攤開一本秦建國換來的《農村實用機械圖冊》,旁邊還有沈念秋用換來的舊本子做的“家庭賬本”和“物資清單”。
“糧食算上工分分的,加上我們儲備的肉乾、山藥乾,吃到開春應該沒問題,隻要不出現極端情況。”沈念秋撥弄著算盤珠子這也是用山貨跟老會計換的舊貨),輕聲道。
“柴火也備足了,炕洞我重新糊過,保暖更好。”秦建國接口,“明天我再把窗戶縫仔細糊一遍,防止透風。”
他頓了頓,指著圖冊上的一個簡單的水車示意圖:“開春後,如果還在村裡,或許可以建議大隊長在小河邊弄個這個,澆地能省不少力氣。”
沈念秋抬眼看他,燈光下他的側臉輪廓分明,眼神專注而充滿力量。她知道,他的心從未局限於這個小小的保管室,也從未停止過對未來的思考。
就在這樣忙碌而充實的準備中,冬天的腳步越來越近。第一場雪終於落了下來,紛紛揚揚,一夜之間將小村莊染成銀白。天地間驟然安靜下來,真正的“貓冬”時節開始了。
村莊仿佛進入了休眠,人們大多縮在自家溫暖的屋子裡,靠著秋收的積蓄和夏天的準備度過嚴冬。秦建國和沈念秋的小家,卻因為充足的準備而顯得格外安寧。土炕溫熱,鍋裡燉著風乾的兔肉和乾菜,香氣彌漫。窗外大雪封門,屋內卻自有溫馨。
然而,秦建國並未完全放鬆。他知道,大雪封山,不僅意味著野獸可能因饑餓而下山覓食,也意味著一旦有人家出現急病或缺糧斷柴的情況,將比平時更加艱難。他將斧頭和柴刀放在門後順手的位置,也提醒虎子等幾個交好的青年,要注意巡邏和互助。
在這個白雪覆蓋的靜謐世界裡,他們的儲備,不僅是物質上的保障,更是心理上的安全感。這個由他們親手構築、一點點充實起來的小小堡壘,正溫暖地抵禦著門外的寒冬,也默默積蓄著迎接春天的力量。
喜歡重生秦建國請大家收藏:()重生秦建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