飽餐一頓,又有了熏肉和野菜作為儲備,隊伍的精神為之一振。但秦建國很清楚,這點收獲對於整個村子來說,不過是杯水車薪,而且李二狗的傷不能再拖了。他展開那張由老輩守山人傳下來的、已經磨損嚴重的牛皮地圖,手指在上麵緩緩移動。
“我們現在在這個位置,”他指著地圖上一個模糊的標記點,“再往東北方向深入一天半的路程,有一片老獵場,老一輩叫它‘野豬嶺’。據說那裡野物多,而且這個季節,應該能找到一些治傷的草藥。我們這次的目標,就是去野豬嶺,儘可能多地打些大家夥,然後立刻掉頭回村!”
“建國說的對。”張老歪湊過來,指著地圖上的幾條蜿蜒曲線,“順著這條山澗往上走,能避開幾個容易迷路的山坳,也能找到水源。咱們現在槍和子彈多了點,底氣也足些,但絕不能貪功冒進。打到足夠咱們村每家每戶分上幾斤肉,再找到給二狗治傷的藥材,就是大勝利。”
明確了目標和路線,隊伍的行動有了主心骨。他們小心翼翼地掩埋了篝火的痕跡,處理掉不必要的雜物,扛上寶貴的熏肉、野菜和那幾杆越來越沉的槍,再次踏上了征途。
秦建國腰間的傷口經過重新包紮,雖然還在隱隱作痛,但不再大量滲血。他咬著牙,走在隊伍最前麵,警惕地觀察著四周。森林深邃而寂靜,隻有腳踩在落葉上的沙沙聲和偶爾傳來的鳥鳴。作為守山人,他們熟悉這片土地的脾氣,也知道它的危險。每一次進山,都是一次與自然的博弈。
沿著山澗行走,濕度明顯增大,苔蘚覆蓋了岩石和倒下的枯木。張老歪不時停下,辨認著岩石上的刻痕——那是曆代守山人留下的簡易路標。他偶爾也會蹲下,查看泥地上的腳印和糞便。
“有鹿群過去不久,”他抓起一把糞便撚了撚,“還有麅子。看來方向沒錯,野豬嶺的物產確實比外圍豐饒。”
這個消息讓隊員們腳步都輕快了幾分。
傍晚時分,他們在一處相對乾燥、背靠巨大山岩的緩坡紮營。這次,他們有了更多食物,篝火燒得更旺,架子上烤著切好的野豬肉,瓦罐裡煮著混合了野菜和肉乾的濃湯,香氣四溢。雖然疲憊,但氣氛不再像之前那樣絕望。
大牛和另一個隊員負責警戒,根生則按照張老歪的指點,在營地附近尋找能消炎止血的草藥。幸運的是,他找到了幾株白芨和蒲公英,搗爛後給李二狗換了藥。李二狗雖然依舊虛弱,但傷口沒有再惡化,眼神裡也恢複了些神采。
夜裡,森林並不平靜。遠處傳來了狼嚎,隱約還有不知名野獸的嘶吼。負責守夜的秦建國和張老歪緊握著槍,耳朵捕捉著黑暗中的任何異響。他們是獵人,但在這片原始森林裡,他們也隨時可能成為獵物。
“老歪叔,你以前跟老隊正進來,遇到過大家夥嗎?”秦建國壓低聲音問道,借此驅散深夜的寒意和困意。
“遇到過,”張老歪往火堆裡添了根柴,火光映著他布滿皺紋的臉,“黑瞎子黑熊)、狼群,都碰到過。最險的一次,是碰上一頭帶崽的母野豬,那家夥,比咱們今天打的那頭還凶,攆著我們跑了半個山頭。後來還是靠著火把和鑼鼓才把它嚇退。”他頓了頓,聲音更低沉了些,“這山裡,不光有野獸……早年鬨饑荒那會兒,聽說有活不下去的人逃進山裡,成了土匪,專門搶掠落單的獵人和小股商隊。還有……更深的山裡,有以前小鬼子修的地堡和倉庫,邪性得很,老輩人都繞著走。”
秦建國默默點頭。這些傳說他也聽過。守山人的職責,一方麵是向大山索取生存物資,另一方麵,也是守護這片山林和依靠山林生存的村民,警惕那些山裡的不確定因素。
第二天,隊伍繼續向野豬嶺進發。越往深處走,林木越發高大,遮天蔽日。路上的獸跡也明顯多了起來,甚至發現了幾處新鮮的熊類爪印,這讓所有人都更加小心。
中午時分,他們終於抵達了地圖上標記的野豬嶺邊緣。這是一片混合著柞樹林和灌木叢的廣闊山嶺,地勢起伏,視野相對開闊。他們剛找到一個製高點準備觀察情況,就聽到下方山穀裡傳來一陣嘈雜的聲響——不僅有野豬特有的哼唧聲,似乎還夾雜著一種低沉的、金屬摩擦的異響。
“隱蔽!”秦建國立刻下達命令。
隊員們迅速散開,借助岩石和樹木隱藏身形。秦建國和張老歪小心翼翼地探出頭,向下望去。
隻見山穀裡,大約有七八頭野豬正在一片泥地裡拱食。而在野豬群不遠處,竟然有三個穿著破爛棉襖、手持老舊獵槍或砍刀的人,正鬼鬼祟祟地試圖包抄野豬群。那金屬摩擦聲,正是其中一人腰間掛著一個破鐵罐發出的。
“是流民!”張老歪眼神一凜,低聲道,“看他們的樣子,不像是正經獵人,倒像是……土匪!”
那三個流民顯然經驗不足,動作毛躁,很快就被敏感的野豬群發現了。領頭的公野豬發出一聲警告性的低吼,豬群頓時騷動起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不好,他們要驚了豬群!”秦建國眉頭緊鎖。這群野豬是他們此行的主要目標,如果被這幾個流民驚散,再想找到就難了。而且,和這些亡命之徒發生衝突,也絕非明智之舉。
就在這時,一個流民大概是太緊張,手裡的老套筒走火了!
“砰!”
槍聲在山穀裡格外刺耳。豬群徹底受驚,不是四散奔逃,而是在那頭強壯公野豬的帶領下,紅著眼朝槍響的方向——也就是那三個流民,發起了衝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