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大山那“支持知青”的坑,確實讓鄰近幾個屯子摔得不輕,但也並非所有支書隊長都一根筋。碰了釘子的孫福貴、王老疙瘩等人,懊惱之餘,也慢慢回過味兒來。知青不頂事兒,難道咱屯子裡土生土長的後生裡就挑不出能人?這麼一想,心裡那點憋屈也就散了大半,思路也開闊起來。
小河屯的孫福貴不再盯著那幾個文弱知青,轉而把目光投向了屯裡幾個常年跑山、熟悉老林子的老把式和他們帶出來的年輕徒弟。雖然組織性和創新性可能不如靠山屯,但靠著經驗和一股子韌勁,倒也漸漸有了些零星的收獲,至少不像之前那樣兩眼一抹黑了。
石頭溝的王老疙瘩更是實在,他召集了屯裡的青壯年,直接攤牌:“咱不學靠山屯那些花裡胡哨的!咱就憑力氣和膽子!組織兩隊人,一隊專門砍硬柴,一隊就照著老法子,下死力氣追牲口!弄不到大的,弄點小的也行!總比乾瞪眼強!”雖然效率不高,但也算是邁出了自力更生的步子。
這些變化,或多或少也傳到了靠山屯。趙大山聽了,依舊是那副波瀾不驚的樣子,吧嗒著旱煙:“這就對了嘛。靠山吃山,各憑本事。老想著學彆人,永遠吃不上熱乎的。”
秦建國也點頭:“他們能自己動起來,是好事。咱們的壓力也小點。”
外界的紛擾並未打亂靠山屯自己的節奏。日子在忙碌中飛快流逝,眼瞅著地裡的莊稼一天天泛黃,沉甸甸的穗子壓彎了腰,秋收的腳步聲是越來越近了。但越是這個時候,老支書和秦建國越是清楚,秋收是一場硬仗,需要充足的體力支撐。在這之前,必須再給屯子裡儲備一波“硬貨”,讓大夥兒肚子裡有油水,身上有力氣。
於是,在秋收前最後七八天裡,靠山屯進行了最後一次,也是目標最明確的一次集體進山行動。這次不再分散探索,而是集中力量,針對已知的幾處資源點,進行高效“清掃”。
猛子帶領的狩獵主力,目標直指西山坳那片他們早已摸清情況、確認有野豬群活動的區域。這次他們做了更充分的準備,不僅帶了獵槍、紮槍,還帶上了多副加強過的套索和陷阱機關,計劃進行一次小規模的圍獵。虎子則帶著他的靈活小隊,攜帶著手弩和大量繩索、口袋,負責對幾片已知的、鬆塔和榛子產量極高的林地,進行最後一次集中采集。甚至連婦女和老人們也組織起來,在趙衛紅和李曉雲的帶領下,到附近安全的山坡,采集最後一批能吃的野菌、野果和一些耐儲存的塊莖植物。
出發前,趙大山站在打穀場上,看著精神抖擻的隊員們,言簡意賅:“秋收就在眼前!這回進去,像是摟草打兔子,有啥弄啥,但主要是弄肉!弄能頂飽的好東西!給咱們秋收壯力氣!規矩照舊,平安回來!”
“明白!”眾人齊聲應和,聲音洪亮,帶著一股子即將進行最後衝刺的勁頭。
四支隊伍再次如同利箭般射入群山。屯子裡,似乎一下子空寂了不少,但那種積蓄力量、等待豐收的氛圍卻更加濃厚。
沈念秋這次沒有跟隨進山,她留在屯子裡,和幾位老人一起,仔細檢查著晾肉架上肉條的風乾程度,翻曬著倉庫裡的乾果,清點著柴火垛,確保一切井井有條。同時,她也開始著手準備秋收時可能會用到的些簡單藥品,比如防中暑的涼茶配方,治療割傷擦傷的止血粉。她的細致和前瞻性,讓老支書都暗自點頭。
山裡,各隊的行動緊張而高效。
猛子隊憑借前期紮實的偵察和默契的配合,在西山坳成功圍住了一小群野豬。他們沒有貿然開槍,而是利用地形和預先設好的陷阱,驅趕、分割,最終用套索和紮槍成功拿下了兩頭體型中等的野豬,還有一頭小的。過程有驚無險,一名隊員在包抄時被樹枝刮破了胳膊,但無大礙。收獲頗豐,隊員們雖然疲憊,但臉上都洋溢著興奮的紅光。
虎子隊更是發揮出了手弩和采集的優勢。在茂密的鬆林中,他們如同無聲的獵手,精準地獵殺著為冬儲忙碌的鬆鼠,既獲得了肉食,又保全了大量鬆塔。隊員們分工合作,有的負責警戒和狩獵,有的負責收集鬆鼠和掉落的鬆塔,效率極高。他們還發現了幾棵此前忽略的、掛滿果實的老榛樹,收獲了大量飽滿的榛子。
另外兩支隊伍也各有斬獲,一支碰上了一群正在遷移的麅子,用槍和陷阱留下了幾隻;另一支則在采集野菜菌菇時,意外發現了一片野山藥,挖出了不少粗壯塊莖,這可是頂好的糧食補充。
傍晚,當夕陽再次將天空染成絢麗的錦緞時,進山的隊伍滿載而歸。打穀場上瞬間變成了歡樂的海洋。兩頭野豬、幾隻麅子、數量可觀的鬆鼠野雞、還有一袋袋沉甸甸的鬆子榛子、以及滿筐的野菌和野山藥……琳琅滿目的收獲,堆滿了場地。
不需要過多指揮,人們自動投入到熱火朝天的處理工作中。剝皮、分割、醃製、晾曬……流程已經深入人心。野豬和麅子的大骨頭被當場卸下,扔進幾口早就燒著開水的大鍋裡,加入些山菌和野蔥,很快,濃鬱滾燙的骨頭湯香氣就彌漫開來,驅散了秋夜的寒涼。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趙大山看著這景象,臉上每道皺紋都舒展開來。他特意吩咐:“今晚,熬湯的骨頭多下點,肉也多切點,讓大家敞開了吃一頓!明天開始,除了留幾個人處理這些新貨,其他人都給俺好好歇著,養足精神,準備收莊稼!”
這一夜,靠山屯幾乎家家戶戶的晚飯都飄著肉香。大塊的肉骨頭湯,裡麵煮著新鮮的野菌和山藥,管飽管夠。孩子們啃著骨頭,滿嘴流油,笑得眼睛眯成縫。大人們吃著肉,喝著湯,聊著天,臉上是滿足和疲憊,但眼神裡全是對即將到來秋收的期待和乾勁。
虎子把分到的一大塊好肉遞給李曉雲,看著她亮晶晶的眼睛,心裡說不出的妥帖。李曉雲低聲道:“這下,秋收再累也不怕了。”
秦建國和沈念秋坐在老支書家炕桌邊,喝著熱湯,聽著外麵傳來的歡聲笑語。秦建國感慨道:“有了這些儲備,咱們秋收的底氣就足多了。”
沈念秋點點頭,看著窗外繁星點點的夜空,輕聲道:“是啊,人心齊,泰山移。靠山屯的這個秋天,真的很不一樣了。”
接下來的兩天,屯子裡依舊忙碌,但節奏明顯放緩。主要是處理最後的收獲,將一切歸置妥當。晾肉架上掛滿了新醃的肉條,與之前的風乾肉交織在一起,蔚為壯觀。倉庫裡的乾果堆又增高了不少。柴火垛碼得整整齊齊,像一座座堅固的小堡壘。
空氣中彌漫著收獲的芬芳和踏實的氣息。村民們臉上帶著笑,互相打著招呼,談論著哪塊地的莊稼可以先動鐮,哪塊地的穀穗最沉。一種大戰前短暫的寧靜與積蓄,籠罩著整個靠山屯。
秋風吹過,帶來遠處田野裡穀物成熟的濃鬱香氣,與屯子裡的肉香、果香、柴火香混合在一起,形成了一首最樸實、也最動人的豐收序曲。所有人都知道,接下來,將是一場更為艱辛,但也充滿希望的戰鬥——秋收。而他們,已經準備好了。
喜歡重生秦建國請大家收藏:()重生秦建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