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集:打探消息,修繕知青點_重生秦建國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綜合其他 > 重生秦建國 > 第136集:打探消息,修繕知青點

第136集:打探消息,修繕知青點(1 / 1)

正月裡的靠山屯,依然是一派冰封雪裹的景象。厚厚的積雪覆蓋著屋頂、柴火垛和遠山,北風卷著雪沫子,刮在臉上像小刀子似的。屋簷下掛著的冰溜子,粗壯結實,在偶爾露出的慘淡日頭下閃著寒光。戶外嗬氣成冰,但屯委會那間小屋裡,關於如何迎接新知青的謀劃,卻比爐火還要熱烈。

趙大山裹緊了他的舊棉襖,踩著咯吱作響的積雪,深一腳淺一腳地再次走進了秦建國和沈念秋那間溫暖的小屋。爐膛裡的柴火劈啪作響,映得他臉上溝壑般的皺紋愈發深邃。

“建國,念秋,”他接過沈念秋遞來的熱水碗,雙手攏著汲取那點暖意,眉頭習慣性地蹙起,“上次咱們議的事兒,俺這心裡頭翻來覆去地琢磨。光等著開春上麵把名單拍下來,咱就太被動了,就像等著天上掉餡餅,誰知道掉下來的是啥?萬一真砸下幾個燙手山芋,咱這立再大的規矩,也得費老鼻子勁去掰扯,還容易攪和了咱屯子現在的安穩日子。”

秦建國放下手裡正在勾畫的農具改良草圖,神色凝重地點頭:“老支書,您慮得是。主動權得掌握在咱們自己手裡。我的想法是,咱們能不能雙管齊下?一方麵,通過您在公社的老關係,提前探探風聲,看看今年這批知青的大致情況,咱們心裡好有個底。另一方麵,咱們自己也得把‘窩’搭結實了,把‘籬笆’紮牢了。不管來的是鳳凰還是麻雀,咱都有個準備,既能讓他們住得暖和,也能按咱靠山屯的規矩來。”

沈念秋將一盞剛沏好的、冒著熱氣的草藥茶推到趙大山麵前,輕聲補充道:“秦大哥說得對。提前了解情況,咱們就能有所準備。比如,如果真有會點手藝的,像木工、瓦匠,或者懂點醫理、會記帳的,咱們可以提前想想怎麼安排,讓他們來了就能發揮作用,這比來了再摸索要強,也能減少他們的茫然和抵觸。”

趙大山眯著眼,手指在炕桌上無意識地敲擊著,這是他陷入深度思考時的習慣。“嗯……你們這兩個娃子,腦子是活絡。打聽消息這事兒,俺去辦。公社武裝部的老周,跟俺是過命的交情;縣知青辦那邊,也還有幾個能說上話的。俺就借著彙報冬儲和春耕準備的由頭,多跑兩趟,揣上點咱山裡的乾貨,跟他們嘮嘮。”他眼中閃過一絲屬於老獵人的精明,“不光要打聽分給咱們這片兒的,還得把耳朵豎起來,聽聽彆的公社、彆的大隊有沒有那種踏實肯乾、有真本事的知青,咱覺得是塊好料子的,能不能想辦法‘請’過來?反正都是響應號召建設農村,在咱靠山屯,說不定能發揮更大作用。隻要咱們理由站得住腳,報告寫得漂亮,上麵也不是不能商量。”

一直坐在旁邊悶頭搓麻繩的猛子這時抬起頭,甕聲甕氣地說:“老支書,秦哥,照俺說,整這麼麻煩乾啥?管他來的啥人,到了咱靠山屯的地界,是龍得盤著,是虎得臥著!誰敢炸刺兒,俺們狩獵隊的拳頭可不是吃素的!”他蒲扇般的大手攥緊了拳頭,骨節發出嘎巴的輕響。

虎子相對沉穩,他放下手裡正在擦拭的獵刀,搖頭道:“猛子哥,你的拳頭能打服人,但打不服心。就像秦哥說的,咱得讓他們從心裡覺得咱靠山屯好,願意在這兒紮根。提前摸清底細,就好比打獵先摸清獸蹤,咱們才能有的放矢,把勁兒使在刀刃上。”

趙大山讚許地看了虎子一眼,語氣肯定:“虎子這話在理!咱這不是怕事,是謀事!要把好事辦好,把可能出現的磕絆提前鏟平嘍!就這麼定了,俺明兒個就去公社!”

接下來的日子,趙大山果然頂著寒風,踏著積雪,開始了他的“信息搜集”之旅。每一次從公社回來,他都會把秦建國和沈念秋叫到跟前,壓低聲音,將自己打聽到的零碎信息一一道來:哪個市的知青比較抱團,哪個地方的娃子能吃苦,聽說有幾個特彆刺頭的,還有紅旗公社那邊有個衛校畢業的女娃因為條件艱苦鬨情緒,鄰縣有個男娃家裡是工人會擺弄機器……

這些看似雜亂的消息,像一塊塊拚圖,在秦建國和沈念秋的梳理和分析下,漸漸拚湊出一幅大致清晰的圖景。他們圈出需要警惕的對象,也標記出可以爭取的人才。

與此同時,屯子裡的實質性準備工作也悄然啟動。趙大山親自帶隊,領著老木匠趙老蔫、泥瓦匠孫石頭和一群年輕力壯的後生,來到了屯子東頭那間廢棄的倉庫。

倉庫在風雪中佇立,顯得破敗不堪。趙老蔫用煙袋鍋子敲敲房梁,又摸摸牆壁,咂咂嘴:“老夥計,閒置久了。梁柱還行,夠結實。就是這頂上的草得全換,牆縫也得堵死,不然這穿堂風,大小夥子也扛不住。”

孫石頭抓了把牆角的土,在手裡撚了撚:“土性還行,多和點麥糠秸杆,把縫泥死。關鍵是這兩鋪大炕,可得盤好了,煙道得順,坑頭坑梢都得熱乎,這可是給那些城裡娃睡的,凍壞了咱可擔待不起。”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修繕工作就在這冰天雪地裡熱火朝天地乾了起來。後生們爬上屋頂,小心翼翼地掀掉腐朽的舊草,鋪上厚實金黃的新茅草,再用木板壓結實。下麵的人則忙著和泥,那泥水冰冷刺骨,但沒人抱怨。他們知道,這活兒是為屯子的“將來”乾的。牆體被用草泥仔細地抹平每一道裂縫,力求密不透風。倉庫內部,按照趙大山的吩咐,用土坯砌起了一道結實的隔牆,分成南北兩間,男女有彆。兩鋪大通炕盤得格外用心,孫石頭親自把關,確保灶坑好燒,火炕熱勻。窗戶也換了新的厚實窗戶紙,雖然透光性差了些,但在保暖麵前,這不算什麼。

秦建國則利用晚上時間,在煤油燈下埋頭書寫。他不僅要考慮紀律約束,更思考著如何引導和融入。他設想了很多細節:新來的知青如何記工分,病了誰照顧,有了矛盾怎麼調解,如何組織他們學習,既了解國家大事,也熟悉靠山屯的一草一木……他寫的不僅僅是規章,更是一套如何讓外來者成為“自己人”的初步構想。寫完後,他又和趙大山、沈念秋反複推敲,字斟句酌。

沈念秋和李曉雲也沒閒著,她們動員了屯裡的婦女,開始為知青們準備安家的物品。她們找出屯裡儲備的耐磨粗布,聚在熱炕頭,飛針走線地縫製被褥。棉花金貴,她們就把各家湊來的舊棉絮重新彈鬆,一層層絮得厚厚的。“咱這被褥,麵子是舊的,裡子可是咱的心意,保管暖和。”李曉雲一邊靈巧地打著絎縫,一邊對身邊的姑娘們說。沈念秋還找出了幾個舊木箱,刷洗晾乾,準備給他們放個人物品。她甚至把屯裡那個有些年頭的藥箱也找了出來,仔細擦拭乾淨,補充了些常用草藥,心裡盤算著若是那位衛校畢業的女知青真能來,這東西立刻就能派上用場。

屯子裡的人看著那舊倉庫一天天變得整齊結實,看著秦技術員窗前的燈光常常亮到深夜,看著婦女們忙活針線,大家心裡都跟明鏡似的。起初那點“又來分口糧”的隱隱擔憂,漸漸被一種“咱屯子辦事就是周全”的踏實感和隱隱的自豪所取代。有時人們路過,會高聲問一句:“老蔫叔,炕灶好燒不?彆燜煙啊!”趙老蔫便會從房頂上探出半個身子,笑罵道:“放心!比你家的灶還利索!到時候知青娃住得不想走,看你眼饞不!”

屋外,北風依舊呼嘯,卷起雪粒抽打著窗欞。靠山屯依然沉睡在嚴寒的冬日裡。但在這片銀裝素裹之下,一種unseen的力量正在悄然凝聚。那修繕一新的屋舍,那字斟句酌的章程,那厚實耐磨的被褥,還有屯民們心中漸漸升騰起的、作為“東道主”的責任感與底氣,都在為迎接那個注定不同的春天,做著最紮實、最溫暖的鋪墊。冰雪依舊覆蓋著大地,但希望的根芽,已在人們未曾察覺的地方,悄然孕育。

喜歡重生秦建國請大家收藏:()重生秦建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這個仙尊很愛國 殺機重重,以血還血 拜金女友?我高冷男神慣的 情迷夜色:知青逃亡之路 1975,彆賣我女兒 五零:彆人啃窩頭,我寵妻吃肉 東京:開局神選,三天製霸鈴蘭 七罪贖命 重生官場:我從基層逆襲成王 我的青春戀愛絕不可能扭曲且胃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