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集:不一樣周偉,不一樣蘇夢_重生秦建國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綜合其他 > 重生秦建國 > 第141集:不一樣周偉,不一樣蘇夢

第141集:不一樣周偉,不一樣蘇夢(1 / 2)

秦建國宣布的掃盲夜校和農業技術學習班,像一塊投入平靜湖麵的石子,在知青點和靠山屯都激起了層層漣漪。對於日複一日麵對黃土的社員們來說,這是個新鮮事;而對於知青們,這則意味著勞動之外,一種新的、可能更能體現他們價值的身份和任務。

接下來的幾天,春耕掃尾工作仍在繼續,但話題卻不可避免地圍繞著夜校和學習班展開。張誌軍和王振華顯得尤為積極,下工後常常湊在一起,商量著掃盲班該怎麼教,教什麼。他們找來林靜,三個“準老師”圍坐在知青點的煤油燈下,用舊報紙和賬本紙編寫簡易的教材。林靜負責寫字和畫簡單的圖示,她的字跡清秀工整,畫的玉米、高粱、鋤頭等也惟妙惟肖,讓張誌軍和王振華嘖嘖稱奇。林靜在這種被需要和認可的氛圍中,臉上漸漸多了些笑容,雖然依舊話少,但眼神不再總是躲閃。

“咱們先從最常用的字開始教,比如‘人’、‘口’、‘手’,還有‘玉米’、‘土地’、‘工分’這些。”張誌軍拿著林靜寫好的卡片,興致勃勃地說。

“對,還得教數數,起碼要會認自己的工分。”王振華補充道。

林靜輕聲提議:“是不是……也可以教幾句簡單的毛主席語錄?我看社員家裡都貼著。”

“這個好!”張誌軍和王振華一致讚同。

周偉表麵上對掃盲班嗤之以鼻,認為那是“小孩子過家家”,但他對農業技術學習班,尤其是那台待修理的柴油機,卻上了心。他幾次裝作不經意地從屯裡存放雜物的舊倉庫門口路過,隔著破舊的木門縫隙,窺探裡麵那台布滿油汙和灰塵的鐵疙瘩。那熟悉的金屬輪廓,複雜的氣缸和曲軸結構,像磁石一樣吸引著他。他甚至在心裡已經開始盤算,啟動困難可能是油路堵塞,馬力不足或許是氣缸磨損……這種專注的思考,暫時驅散了他內心的陰霾和無聊。

蘇夢依舊沉默地完成著分配給她的農活,但細心的人會發現,她不再像以前那樣完全把自己封閉起來。當春杏和另外幾個年輕婦女在休息時,湊在一起嘰嘰喳喳討論著掃盲班,好奇地猜測“老師”會怎麼教時,蘇夢雖然仍不參與討論,但會默默地坐在不遠處,手裡編著草繩,耳朵卻似乎留意著她們的談話。有一次,春杏拿著林靜畫的一張畫著各種農具的圖跑過來,指著上麵的“鐮刀”兩個字問蘇夢:“蘇夢姐,這念啥?林靜姐畫的真好,俺一看就知道是啥!”

蘇夢愣了一下,看著春杏充滿求知欲的明亮眼睛,遲疑了一下,還是低聲回答:“念‘鐮刀’。”

“鐮——刀——”春杏跟著念了一遍,高興地說,“記住了!謝謝蘇夢姐!”然後像隻快樂的燕子般飛走了。

蘇夢看著她的背影,嘴角幾不可察地牽動了一下。這種被當作“知識”來源的、不帶任何偏見和打探的請教,讓她感受到一種久違的、微妙的平靜。

幾天後,春耕工作圓滿結束。黑土地被一行行整齊的綠色幼苗覆蓋,充滿了生機。靠山屯召開了一個簡單的總結會,老支書表揚了全體社員和知青的努力,尤其提到了幾個表現突出的知青,張誌軍和王振華赫然在列。周偉雖然未被點名批評,但也未被表揚,他混在人群裡,心情複雜。

總結會結束後,掃盲夜校和農業技術學習班正式提上日程。掃盲班設在屯裡的小學堂,利用晚上時間,每三天一次。第一次開課那天晚上,小學堂裡擠滿了人,大多是些年輕的媳婦、半大的孩子,甚至還有幾個好奇的老人。煤油燈把教室照得通亮,黑板上掛著林靜畫的圖畫和寫的字。張誌軍和王振華雖然有些緊張,但準備充分,講解耐心,林靜則在下麵輕聲細語地糾正個彆學員的發音。課堂氣氛起初有些拘謹,但在張誌軍幾個貼近生活的比喻和王振華偶爾冒出的俏皮話帶動下,漸漸活躍起來。朗朗的讀書聲和偶爾爆發出的笑聲,回蕩在靠山屯寧靜的夜空中。

農業技術學習班則靈活一些,有時在田間地頭,由秦建國現場講解間苗、鋤草的技巧和原理;有時在倉庫前的空地上,圍著他帶來的幾樣農具和那台珍貴的柴油機。參加這個班的多是些對種地有想法的年輕男社員和幾乎所有男知青。

周偉第一次正式參加技術班,刻意選了個不顯眼的角落。但當秦建國開始講解柴油機的基本原理,拆開幾個簡單的部件展示時,他的腳步就不由自主地往前挪,眼睛緊緊盯著秦建國手裡的零件,生怕漏掉一個細節。

“這台機器,毛病不少,”秦建國拍著沾滿油汙的機器外殼,“啟動困難,運轉起來噪音大,馬力也不足。我初步判斷,可能是油路、電路都有問題,氣缸活塞磨損也比較嚴重。要修好它,得下點功夫。”

有幾個年輕社員試著按照秦建國說的方法檢查,但不得要領。周偉在旁邊看著,心裡急得像貓抓一樣,他幾乎能一眼看出哪個螺絲沒擰緊,哪個油嘴可能堵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終於,在秦建國鼓勵大家上前親手摸摸看看時,周偉忍不住了,他擠上前,聲音有些乾澀地說:“秦、秦支書,我……我能看看嗎?”

秦建國看了他一眼,點點頭,把位置讓出來一點。

周偉像換了一個人,他蹲下身,眼神專注,手指小心翼翼地拂過冰冷的金屬表麵。他先是檢查了火花塞,又俯身聽了聽氣門的聲音,然後指著油泵的一個連接處說:“這裡,可能漏油,密封墊估計老化了。”又指著飛輪,“這裡間隙好像有點大。”

他的判斷專業而準確,連秦建國都有些意外。周圍幾個原本對周偉印象不好的社員,也露出了驚訝的神色。

“嗯,觀察得挺仔細。”秦建國讚許道,“那你覺得,該怎麼著手修?”

周偉受到了鼓勵,話也多了起來:“先徹底清理油路,檢查濾清器。電路要重新檢查一遍,看看是不是線老化了或者接觸不良。最麻煩的是氣缸,如果磨損太嚴重,可能得找地方鏜缸……”他滔滔不絕地說著,臉上煥發出一種平日裡從未有過的神采。

那一刻,他不再是那個怨天尤人、陰陽怪氣的落後知青,而像一個沉浸在自己領域裡的技術員。

李衛東和孫小海在旁邊看著,都有些傻眼。他們從未見過周偉這一麵。

“周哥……他懂這個?”孫小海喃喃道。

李衛東撓撓頭:“以前在城裡,就聽說他喜歡鼓搗這些玩意兒,沒想到真懂行。”

這次技術班結束後,周偉對修理柴油機的熱情徹底被點燃。他主動找到秦建國,表示願意利用工餘時間嘗試修理。秦建國正愁找不到合適的人手,見他確有專長又主動請纓,便同意了,並把倉庫的鑰匙給了他一份,叮囑他注意安全,需要什麼零件或工具可以列單子。

從此,周偉的生活仿佛有了新的重心。每天下工後,他不再像以前那樣癱在炕上唉聲歎氣,而是匆匆扒完飯,就鑽進那間破倉庫。油汙沾滿了他的雙手和衣服,他也毫不在意。他仔細地清洗每一個零件,對照著秦建國找來的一本泛黃的機械手冊,一點點地排查故障。李衛東和孫小海起初還跟著去看了看,但很快就被那些複雜的結構和周偉專注得近乎癡迷的狀態勸退了,他們更願意去聽掃盲班的熱鬨,或者跟其他知青打撲克。

蘇夢的變化則是潛移默化的。掃盲班開辦後,春杏和幾個年輕婦女下了課,有時會拿著寫滿歪歪扭扭字跡的紙片來找她,請她看看寫得對不對。蘇夢沒有拒絕,她會認真地指出筆畫錯誤,或者示範正確的寫法。她的話依然不多,但態度平和,沒有了以往的清冷和距離感。有一次,春杏悄悄塞給她一個還溫熱的煮雞蛋,說是她娘讓給的,感謝她幫忙。蘇夢捏著那顆溫熱的雞蛋,心裡湧起一股複雜的暖流。

她還發現,沈念秋那裡有一些舊的醫學書籍和雜誌。在征得沈念秋同意後,她開始借閱。那些泛黃書頁上的文字和插圖,勾起了她久遠的記憶和對城市生活的些許懷念,但更多的,是一種知識帶來的充實感。有時,她會就書上的一些問題向沈念秋請教,沈念秋總是耐心解答,並會引申講解一些農村常見的疾病和防治方法。林靜也在旁邊聽著,三個女性之間,漸漸形成了一種基於知識和相互尊重的微妙默契。

時間在忙碌和適應中悄然流逝,春苗破土,田野一片新綠,轉眼間就到了需要間苗和第一次鋤草的時候。這活計同樣繁重,需要彎著腰,在田壟間仔細分辨,拔掉弱苗、病苗和雜草,留下壯苗。

這天,知青和社員們分散在廣闊的玉米地裡進行間苗。太陽漸漸升高,氣溫燥熱起來,汗水順著人們的臉頰往下淌。

周偉和李衛東、孫小海分在一壟。周偉因為心裡惦記著倉庫裡那幾個還沒弄明白的零件,乾活有些心不在焉,手下沒個準頭,有時把該留的壯苗拔了,有時又漏掉了雜草。

帶班的孫石頭檢查過來,看到周偉負責的那一段苗留得稀稀拉拉,雜草卻沒除乾淨,頓時火了:“周偉!你眼睛長哪兒去了?這苗讓你間的!好的拔了,賴的留著!你這心思根本沒在地裡!”

周偉正想著柴油機點火正時的問題,被孫石頭一吼,嚇了一跳,隨即那股被壓抑的煩躁又冒了上來,但他想起檢查,想起柴油機,硬是把頂撞的話咽了回去,隻是悶聲不吭地蹲下去,胡亂地撥弄著苗。

孫石頭見他這副德行,更是氣不打一處來:“說你還不服氣?你看看人家張誌軍、王振華乾的活!再看看你!同樣是知青,差距咋就這麼大!”

這話戳到了周偉的痛處。他可以忍受批評,但最恨被拿來和張誌軍他們比較。他猛地抬起頭,眼睛瞪著孫石頭,手裡的幼苗被他捏得粉碎。

李衛東見勢不妙,趕緊打圓場:“石頭叔,周哥他……他可能不太舒服……”

“不舒服?我看他是心裡不舒服!”孫石頭正在氣頭上,話趕話地說,“彆以為會擺弄兩下那個破機器就了不起了!地裡的活計才是根本!修那玩意兒能當飯吃?”


最新小说: 絕症虐文女主覺醒後殺瘋了! 明末大權奸 明祚永延,我讓大明上巔峰 高武教導主任:開局給學生上強度 可愛男娘的新同桌是不良假小子 詭神無法收容?先讓我淺嘗兩口 心動8: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手握神豪係統儘收全球產業 倒計時90天,挑戰33條巨物 長生仙途:道不及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