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時間在期待與忙碌中飛逝。聯歡會當天,整個靠山屯都彌漫著一種過節般的喜慶氣氛。小學校前麵的空場被打掃得乾乾淨淨,中間架起了一口大鐵鍋,裡麵咕嘟咕嘟地燉著香氣四溢的豬肉酸菜粉條,那濃鬱的肉香混合著酸菜的酸爽,勾得人饞蟲大動,孩子們圍著鍋台轉來轉去,不停地咽著口水。
傍晚時分,夕陽給靠山屯的房屋和樹木鍍上了一層溫暖的金紅色。社員們和知青們陸陸續續來到會場,男人們搬來了長條板凳和木墩,女人們則帶來了自家炒的瓜子、花生,還有新摘的黃瓜、西紅柿。空場上很快坐滿了人,人聲鼎沸,笑語喧嘩,孩子們在人群裡追逐打鬨,一派熱鬨景象。
老支書和秦建國坐在最前麵,看著這熱鬨的場麵,臉上都帶著欣慰的笑容。秦建國特意換上了一件半新的中山裝,顯得格外精神。知青們坐在靠前的位置,既興奮又有些緊張,尤其是即將要表演節目的幾位。
聯歡會由秦建國主持。他走到場子中央,用他那洪亮的嗓音簡單講了幾句,無非是總結夏鋤的辛苦與成績,感謝大家的付出,然後便宣布聯歡開始,並豪氣地一揮手:“先開飯!吃飽了才有力氣樂嗬!”
眾人發出一陣歡呼。各家各戶派代表拿著碗盆,有序地到那口大鍋前分豬肉燉粉條。每人都分到了滿滿一大碗,油汪汪的豬肉塊,晶瑩剔透的粉條,吸飽了肉汁的酸菜,讓人食欲大開。大家或蹲或坐,埋頭大吃,滿足的咀嚼聲和讚歎聲此起彼伏。這對於常年難得見幾次葷腥的靠山屯社員和知青們來說,無異於一場味覺的盛宴。
李衛東和孫小海吃得頭都不抬,連說“香,太香了!這趟下鄉值了!”就連一向注重儀態的蘇夢和林靜,也忍不住多吃了幾口。周偉端著碗,看著碗裡實實在在的肉塊,再看著周圍社員們淳樸滿足的笑臉,心中感慨,這種通過集體勞動換來的收獲與共享,是他在城市裡從未體驗過的踏實與溫暖。
酒足飯飽之後,天色也漸漸暗了下來。空場四周點起了幾盞馬燈,昏黃而溫暖的燈光照亮了人們洋溢著笑容的臉龐。聯歡會的文藝表演部分正式開始了。
首先上場的是屯裡的幾個半大孩子,他們表演了一個“三句半”,內容是歌頌農業學大寨和靠山屯夏鋤的勝利,雖然詞句稚嫩,動作也有些笨拙,但那份認真勁兒贏得了滿堂彩。
接著是春杏和幾個年輕媳婦合唱了一首東北民歌《月牙五更》,聲音高亢嘹亮,充滿了黑土地特有的風情,引來陣陣叫好聲。
王振華按捺不住,主動跳上場,即興表演了一段自己編的快板書,把夏鋤期間的一些趣事,比如周偉修機器、蘇夢救人、孫石頭批評人時的口頭禪都編了進去,語言詼諧,表情誇張,逗得大家前仰後合,連一向嚴肅的孫石頭也忍不住咧開了嘴。
氣氛越來越熱烈。這時,秦建國笑著看向知青這邊:“咱們屯裡的老少爺們、姑娘媳婦都表演了,你們知青點的同誌們,是不是也得出個節目,讓我們開開眼啊?”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過來。張誌軍代表大家站了起來,朗聲道:“秦支書,我們準備了一個合唱,給咱們屯的聯歡會助助興!”
在眾人的掌聲中,知青們紛紛起身,走到了場子中央。蘇夢深吸一口氣,將那隻修複一新的手風琴背好。周偉站在她側後方,目光中帶著鼓勵。林靜、張誌軍、王振華、沈念秋、李衛東、孫小海則排成了不太整齊的一排。
蘇夢微微閉上眼睛,調整了一下呼吸,然後,她的手指按上了琴鍵,雙臂穩穩地拉開了風箱。一段激昂、雄壯的前奏驟然響起,劃破了鄉村的夜空。是《我們走在大路上》!
前奏過後,林靜起了個頭,所有知青,包括平時有些吊兒郎當的李衛東和孫小海,都挺直了腰板,放開了喉嚨:
“我們走在大路上,
意氣風發鬥誌昂揚!
毛主席領導革命隊伍,
披荊斬棘奔向前方!”
他們的歌聲或許不夠專業,甚至有些跑調,但那份發自內心的激情,那種屬於年輕人的蓬勃朝氣,以及在這片土地上曆經磨礪後愈發堅定的信念,卻深深地感染了在場的每一個人。手風琴的伴奏雄渾有力,蘇夢的臉上泛著紅光,眼神專注而明亮,仿佛所有的情感都傾注在了這琴聲裡。
社員們開始是安靜地聽著,漸漸地,有人開始跟著節奏拍手,接著,越來越多的人加入進來,最後變成了全場大合唱:
“向前進!向前進!
革命氣勢不可阻擋!
向前進!向前進!
朝著勝利的方向!”
歌聲震天,響徹雲霄,仿佛要傳到遠山之外。馬燈的光暈在每個人激動的臉上跳躍,一種強大的、無形的凝聚力在空氣中彌漫、升騰。老支書眼角濕潤了,他仿佛看到了這群城裡來的娃娃們,真正地把根紮在了這裡,他們的青春熱血,已經和靠山屯的黑土地融為了一體。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合唱結束,掌聲雷動,經久不息。知青們鞠躬致謝,臉上都帶著興奮和自豪的紅暈。他們成功了,他們不僅展示了自己,更真正地融入了這個集體。
就在這時,一個意想不到的小插曲發生了。栓子媳婦,就是之前被蘇夢救醒的那個年輕女人,端著一個粗瓷大碗,裡麵盛著滿滿一碗剛切好的、水靈靈的香瓜,擠到了前麵。她臉上帶著感激和略顯靦腆的笑容,徑直走到蘇夢麵前,把碗往她手裡塞:“蘇夢妹子,謝謝你那天救了我!這瓜是俺家自留地裡剛摘的,甜著呢,你們知青分著吃!”
這突如其來的舉動讓蘇夢愣了一下,隨即一股暖流湧上心頭。她看著栓子媳婦真誠的眼睛,又看了看周圍社員們友善和鼓勵的目光,她接過碗,輕聲而清晰地說:“謝謝嫂子,這是應該做的。”
她的聲音不大,卻在嘈雜的掌聲後顯得格外清晰。這一刻,語言上的隔閡,身份上的差異,似乎都被這碗清涼的瓜和簡短的對話消融了。
聯歡會在這種高漲的情緒中又持續了一陣,有人起哄讓老支書唱段二人轉,老支書拗不過,亮開嗓子唱了一段古老的東北小調,雖然有些跑調,但那蒼涼又帶著生命力的韻味,讓所有人都安靜下來,沉浸其中。
最後,聯歡會在全體社員和知青再次合唱的《大海航行靠舵手》中圓滿結束。人們意猶未儘地散去,收拾著板凳,談論著今晚的節目,臉上都帶著滿足的笑容。孩子們還在空場上追逐嬉戲,不肯回家。
知青們幫著收拾完場地,回到知青點時,月亮已經升得很高了。清輝灑滿院落,夏蟲在牆角鳴唱。雖然身體疲憊,但每個人的精神都處於一種亢奮狀態。
“太好了!咱們的節目成功了!”王振華依然很興奮,揮舞著胳膊。
“蘇夢,你的手風琴拉得真棒!”林靜由衷地讚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