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送來的物品實在太多,廚房塞得滿滿當當,隻好把剩下的搬進空著的屋子裡。東西剛搬完,姐姐和姐夫也進屋看了看,略坐片刻,便開車離開了。
送走家人後,王佳琪站在屋中央,笑盈盈地打量著這一堆生活用品——水缸、醃菜的小缸、麵板、菜刀、擀麵杖……一應俱全,仿佛新家一下子就有了煙火氣。
“現在時間還早,你在家燒炕,我這就去鎮上買水泵。”方海看著滿屋的物件,心裡也踏實了,“水缸有了,水泵買回來,明天搬家,後天接電。等電一通,就能抽水了。米麵也夠吃一陣子,不愁。”
“行,你去吧,我在這兒守著炕。”王佳琪點頭應下。
“乾樹枝要是燒完了,就去村東頭的小樹林撿些回來,那邊多的是。我走了啊?”
“去吧,路上小心。”王佳琪目送方海騎上自行車遠去,轉身在灶口旁撿了塊磚頭坐下,認真地往灶膛裡添柴燒火。
方海一路騎到鎮上的百貨商店。他沒講價,付了錢,拎起水泵,又向老板要了個塑料袋包好。正要出門,上衣口袋裡的手機突然響了。
他停下腳步,把水泵放在地上,掏出手機——是王佳琪打來的。
原來他走後不久,王佳琪忽然想起,光買水泵不行,還得買水管!沒水管,水怎麼進水缸?再說,以後要是壘個小院牆,種點瓜果蔬菜,澆園子也得靠水管。她趕緊撥通電話,提醒他彆忘了。
若不是這一通電話,方海還真把水管的事兒給漏了。他原本隻想著趕緊回家安泵,等明天通電就能用。
掛了電話,他轉身對老板說:“再拿二十米水管。”
老板應聲點頭,走出店門去取。水管都卷在外頭,他用米尺量了二十米,利落地卷好遞過來。
“這水管怎麼帶回去啊?”方海付了錢,看著這團沉甸甸的管子,犯了難。
“簡單!”老板一笑,“你把水管卷套身上。先用繩子把水泵綁在車座後,再把管子卷套在腰上,騎車就行。”
說著,他扶住自行車,幫方海把水泵綁牢,又把水管卷放在車後座。方海從管子底下鑽過去,坐上車座,老板又找來繩子,把水管一圈圈綁緊,確保不會滑落。
方海試著騎了兩下,雖有些笨重,倒也穩當,便道了謝,緩緩騎出了鎮子。
回到家時,王佳琪正拿著從鄰居家借來的掃把,一邊燒炕一邊清掃院落。院子寬敞明亮,她掃得認真,額上沁出細汗。
見方海回來,她放下掃把,笑著迎上去。方海停好車,王佳琪扶著車把,他則從纏繞的水管下鑽出來。
“這誰幫你弄的?我還正擔心你咋把這大卷管子帶回來呢,真有辦法!”王佳琪由衷讚歎。
“哪是我有辦法,是老板幫的忙。”方海一邊解開繩子,一邊實話實說。
王佳琪點頭:“水泵好安嗎?”
“沒安過,本想找個懂行的來弄。不過……要不咱們先試試?實在不行再請人。”方海語氣裡帶著試探。
“我覺得可以自己試試。”王佳琪建議道,“安個水泵,應該不難。事事都求人,也不太好。”
方海想了想,點頭:“是啊,看著也不複雜,先自己裝,不行再找人。”
說乾就乾。方海拎著水泵走向井邊,王佳琪抱著水管跟在後麵。
這口井是老井,早年全村人吃水都靠它。後來土地承包到戶,家家挖了菜園井,這口井便荒廢了。怕孩子玩耍掉進去,也怕雞鴨掉進井裡,村民們便用木板蓋住了井口。
井就在東屋窗下。兩人合力掀開木板,方海把水管一端接在水泵出水口,用鐵絲紮緊,隨後拎著水泵和電纜,小心翼翼往井裡放。
“要不要拿個鉤子,把水管勾著往下送?”王佳琪問。
“不用,你去把咱爸送來的菜刀拿來就行。”
“菜刀?能行嗎?”
“行,這水管是塑料的,菜刀一劃就開。”方海語氣篤定。
王佳琪半信半疑,回屋取來菜刀。果然,輕輕一割,水管應聲而斷,乾淨利落。
方海照著記憶裡彆人安泵的樣子,把水泵沉入井底,蓋好井口,再將水管從窗戶上方穿進屋內,引到廚房,固定在水缸上方。電纜線也順著牆根拉進來,在水缸旁安好電閘。
“電閘裝高點,離水缸遠些,安全。”王佳琪提醒。方海會意,重新調整位置,擰緊螺絲。
“好了,總算裝完了。”方海放下工具,拍拍手,帶著一絲期待看向王佳琪,像在等一句誇獎。
“這樣裝……對嗎?”王佳琪仍有些不確定,“不過,水泵行不行,得通電才知道。我看你裝得挺像樣,我爸當年安的時候,好像也是這樣。沒事,明天電工來接電,一試便知。不行再讓他幫忙改。”
“嗯,有道理。”方海點頭,收拾好工具,兩人走出廚房。
看著剩下的水管,方海說:“這些先放閒屋吧,現在也沒空壘菜園。”
王佳琪應下,兩人一起把剩餘的水管搬進空房。
他們又商量起明天後天要找人乾活,做飯燒火,柴火肯定不夠。
“要不你在家燒炕,我去村東頭小樹林撿些乾樹枝?現在人都用電磁爐,沒人撿柴了,那裡的乾樹枝多得很。”方海提議。
“要不咱們一起去?兩人拾柴,快些。”
“可咱都走了,誰燒炕?”
“走之前把灶坑填滿,等我們回來,火應該還著著。”王佳琪笑著建議。
方海想了想,點頭:“行。”
他轉身回到灶口,把剩下的乾柴一點點塞進灶膛。王佳琪則拿起掃把,輕輕掃著廚房的地麵。等柴火填滿,廚房也已被她掃得乾乾淨淨,灶台鋥亮,地麵無塵。
兩人鎖好門,找來繩子,肩並肩、說說笑笑地朝村東頭的小樹林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