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倫的煩惱如同夏日的雷陣雨,來得猛烈,但在朋友的開導與自身重新燃起的鬥誌下,很快便雲散雨收,至少找到了前進的方向。而生活的漣漪總是一圈套著一圈,在艾倫重拾戰斧、開始有針對性地向分院教官請教和加練之後不久,團隊中另一位成員,向來細心沉穩的莉莉,也遇到了她的難題。
這次不是在危機四伏的遺跡,也不是在需要臨機決斷的戰場,而是在她所擅長並熱愛的學術領域——後勤管理與魔法材料學。
莉莉在皇家奧術學院主修的並非戰鬥向的魔法,而是更偏向輔助與管理的後勤資源學,並輔修了天文學和魔法材料處理。她的誌向是未來能夠高效地管理一個團隊、一片領地甚至更大範圍的資源調配與後勤保障。而她的畢業課題,就選定了一個頗具挑戰性的方向——《論三種古代魔法材料在當代標準附魔環境下的適應性處理與效能優化》。
三種材料中,有兩種她已通過學院標準的煉金工坊設備和自身紮實的理論基礎,成功分析出了成分並找到了相對優化的處理流程。但最後一種,也是最為稀有和棘手的一種,名為“星光苔蘚化石”的材料,卻讓她陷入了困境。
這種材料據說是某種隻在特定星象條件下、生長於富含魔力岩石上的苔蘚,在極端環境下瞬間湮滅後形成的化石,質地酥脆,內部蘊含著極其微弱卻複雜的星光能量。根據古籍記載,它對於穩定高階附魔過程中的能量波動有奇效。但問題是,它內部的能量結構極其精微且不穩定,學院煉金工坊最精密的能量探針在嘗試深入分析其內部結構時,所產生的微弱能量乾擾,都足以導致其內部結構的崩解或者能量特性的永久改變,根本無法獲取準確的數據。
沒有準確的內在能量結構和成分分布數據,就無法製定出安全有效的處理方案,更彆提優化其效能了。莉莉已經在圖書館泡了整整一周,查閱了所有能找到的相關記載,嘗試了數種間接推測的方法,但結果都不理想。眼看著課題提交的截止日期日益臨近,一向從容的莉莉,眉宇間也難免染上了一絲淡淡的焦慮與疲憊。
這天下午,萊恩順路去圖書館歸還幾本關於古代能量符文的典籍,正好在曆史區遇到了抱著一大摞厚重資料、眉頭微蹙的莉莉。
“莉莉?”萊恩上前打了個招呼,順手幫她分擔了一部分重量,“怎麼了?看起來好像遇到了麻煩。”
莉莉看到萊恩,勉強笑了笑,也沒有隱瞞,將“星光苔蘚化石”遇到的困境簡單說了一下,語氣中帶著無奈:“……工坊的赫伯特導師說,以學院現有的設備精度,除非能找到傳說中精靈族的‘生命織縷探針’,否則幾乎不可能在不破壞樣本的情況下完成分析。可那種東西,隻存在於記載裡……”
萊恩聽著莉莉的敘述,心中微微一動。他想起了自己胸前那塊“寧靜星空”水晶,想起了自己那蛻變後的、對能量精微結構無比敏銳的感知力。工坊的設備是死物,依靠固定的能量波段進行探測,難免會產生乾擾。但他的感知,是活的,是可以通過“共鳴”與“引導”的方式,以最小的“存在感”去融入和觀察。
“或許……”萊恩沉吟了一下,看向莉莉,“我可以試試看?”
莉莉愣了一下,有些不解:“萊恩?你是說……用符文?可這種分析需要的是對物質內部能量和結構的極致感知,符文更多的是引導和轉化……”
“不完全是符文。”萊恩解釋道,指了指自己的眼睛,又指了指自己的心口,“是我的‘感知’。晉升之後,這方麵似乎有了一些……新的變化。或許可以像‘看’符文能量流動一樣,去‘看’看那塊化石的內部。”
莉莉的眼睛瞬間亮了起來!她差點忘了,自己這位好友最不可思議的地方,就在於他那超凡的能量感知天賦!之前他能“聽”懂陷阱的能量語言,能梳理混亂的位麵殘骸,那麼感知一塊化石的內部結構,理論上……並非不可能!
“真的可以嗎?不會對樣本有影響?”莉莉的聲音帶著期待和一絲緊張。
“我不敢保證百分之百,”萊恩坦誠道,“但我會用最溫和的方式,就像……就像輕輕觸摸一片雪花。”他用了艾倫能理解的比喻。
“太好了!那我們快去我的實驗室!”莉莉瞬間恢複了活力,幾乎要拉著萊恩跑起來,連那一大摞剛借的資料都暫時顧不上了。
莉莉在學院申請有一間小型的個人實驗室,位於後勤管理學派的附樓。實驗室不大,但收拾得井井有條,各種型號的水晶燒杯、刻度精細的量具、恒溫魔法陣、材料研磨工具等分門彆類,擺放得一絲不苟。空氣中彌漫著淡淡的草藥、礦物和純淨水的氣息。工作台中央,一個鋪著黑色天鵝絨的托盤裡,正小心翼翼地放置著幾小塊顏色暗沉、帶著細微星點光澤、質地看起來確實十分酥脆的“星光苔蘚化石”。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莉莉戴上薄薄的鹿皮手套,如同對待絕世珍寶般,將其中最小的一塊,隻有指甲蓋大小的化石碎片,輕輕放在一個完全由惰性水晶打造的觀察皿中。
“就是它了。”莉莉深吸一口氣,看向萊恩,眼神中充滿了信任與期待,“需要我做什麼準備嗎?或者需要什麼輔助法陣?”
萊恩搖了搖頭。他走到觀察皿前,沒有佩戴任何手套,也沒有動用任何工具。他先是閉上眼睛,調整呼吸,讓心神沉靜下來,體內那新生的魔力漩渦以一種極其緩慢而平穩的節奏旋轉著,將所有的躁動都撫平。
然後,他睜開了眼睛,目光聚焦在那塊小小的化石上。他沒有釋放出強大的精神力衝擊,而是將感知力化作無數縷比蛛絲還要纖細、幾乎不蘊含任何主動乾預意誌的“感知觸須”,如同彌漫的水汽般,極其輕柔地將那塊化石包裹。
在他的“視野”中,化石不再是一個固態的物體。它的外部結構如同風乾的蜂巢,布滿了極其細微的孔洞和脆弱的連接點。而內部,則是一片黯淡卻並非死寂的“微型星空”。無數微渺到極點的、散發著不同屬性星光的能量微粒,如同塵埃般懸浮、鑲嵌在一種非晶質的基質中。這些能量微粒彼此之間存在著極其微弱的引力與斥力,構成了一種動態而又脆弱的平衡。任何外來的、帶有特定頻率或強度的能量擾動,都確實很容易打破這種平衡,導致結構坍塌或能量特性改變。
萊恩屏住呼吸,小心翼翼地引導著感知觸須,避開那些最脆弱的能量連接點,如同最靈巧的繡娘穿針引線般,滲透進化石的內部。他沒有試圖去“分析”或“測量”,隻是純粹地去“觀察”和“記錄”——記錄每一種能量微粒的顏色代表屬性)、亮度代表強度)、位置以及它們與周圍基質的相互關係。
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實驗室裡靜得隻剩下兩人輕微的呼吸聲。莉莉緊張地站在一旁,雙手不自覺地握在胸前,不敢發出任何聲響,生怕打擾到萊恩。
萊恩的額角漸漸滲出了細密的汗珠。這種極致精微的感知,對精神力的負荷極大,遠比暴力破解一個陷阱要耗費心神。他必須維持絕對的專注與控製,確保自己的感知力如同無形無質的月光,隻“照耀”,不“乾涉”。
過了大約半個小時,萊恩才緩緩地、極其小心地收回了所有感知觸須,輕輕吐出了一口濁氣,臉色略顯蒼白,但眼中卻帶著成功的光芒。
“拿紙筆來。”他聲音有些沙啞地說道。
莉莉立刻將早已準備好的炭筆和一大疊白紙遞到他麵前。
萊恩閉上眼,回憶著剛才“看”到的一切,手中的炭筆開始在白紙上飛速移動。他畫的不是標準的工程圖或分子式,而是一幅極其複雜、充滿了各種顏色標注和能量流向箭頭的“內部能量結構示意圖”。他標注出了十三種主要能量微粒的分布密度、相互之間的能量紐帶強度、基質中最容易引發結構崩潰的七十二個脆弱節點,甚至推斷出了幾種能量微粒在受到不同性質魔力刺激時可能產生的變化趨勢……
莉莉站在他身旁,看著那幅逐漸成型的、遠超她想象的詳細結構圖,眼睛越睜越大,呼吸也變得越來越急促。這上麵標注的許多細節,是她通過任何現有儀器都無法探測到的!尤其是那些脆弱節點和能量微粒的互動預測,簡直是為她量身定製的處理指南!
當萊恩放下炭筆時,莉莉猛地一把抱住了他,激動得聲音都有些哽咽:“萊恩!太棒了!這……這簡直是奇跡!有了這個,我知道該怎麼做了!我知道該用什麼濃度的‘月光泉水’浸潤,用什麼頻率的‘微顫分離術’來剝離雜質而不傷結構了!”
她看著那幅圖,如同看著通往寶藏的鑰匙,臉上綻放出無比燦爛和自信的笑容,之前所有的焦慮和疲憊一掃而空。
萊恩看著她高興的樣子,也欣慰地笑了,疲憊感似乎也減輕了不少。他能用自己獨特的能力,幫助朋友解決難題,這種成就感,絲毫不亞於自己完成一次複雜的附魔或突破一個等級。
在接下來的幾天裡,萊恩成了莉莉實驗室的常客。他不需要任何複雜的儀器,隻需要靜靜地感知,然後繪出圖譜。而莉莉則根據他提供的“掃描”數據,精心設計並調整處理方案。兩人一個負責“洞察”,一個負責“執行”,配合得無比默契。
最終,莉莉不僅成功完成了對“星光苔蘚化石”的安全處理,還根據萊恩提供的能量結構圖,優化出了一套能最大限度激發其穩定效能的處理流程,其成果甚至引起了後勤管理學派幾位導師的高度重視。
夕陽透過實驗室的窗戶,將兩人的身影拉長。莉莉小心地將處理好的、散發著柔和星光的化石樣本收好,轉身對萊恩露出了一個無比真誠的笑容:
“萊恩,謝謝你。沒有你,我真不知道該怎麼辦才好。”
“能幫到你就好。”萊恩微笑著回應。
喜歡奧術徽記請大家收藏:()奧術徽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