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李紅星沒讓小趙送,自己背著裝滿書和筆記的雙肩包,坐地鐵去了人民大學家屬院。地鐵裡人不多,他找了個角落坐下,拿出《明經世文編》,小聲地讀著。
旁邊的一個美女看了他好幾眼,最後忍不住問:“帥哥,你這看的啥書啊?這麼厚。”
“是關於明朝曆史的。”李紅星笑了笑,合上書,露出一個溫和的笑容。
“明朝啊,我看過明朝的那些事,特彆喜歡裡麵的於謙!”美女來了興致,眼睛亮晶晶的,“雖然不抽煙喝酒燙頭,但真的很厲害!”
“嗯,我也喜歡”李紅星謙虛地說道。
“那真是有緣啊”美女驚喜地瞪大了眼睛,聲音都提高了幾分,“那要不要咱們加個微信,後麵可以交流下明朝的故事哦”
李紅星心中想笑,你這是想交流明朝嗎?你明顯是想交流我:“這個,我到站了,下次再加吧”。李紅星說了句,然後就擠出了地鐵,男人喜歡美女,女人喜歡帥哥,這很正常。
背著包走出地鐵站。人民大學家屬院還是老樣子,門口的梧桐樹葉子黃了,落在地上,踩上去“咯吱”作響,發出秋日特有的聲響。
他熟門熟路地走到趙教授家樓下,抬頭看了看——三樓的窗戶開著,能看到裡麵米白色的窗簾隨風輕擺,心裡有點緊張,又有點期待。
他深吸一口氣,走上樓,在301門口站定。門口的舊鞋架上,放著一雙黑色的布鞋,是趙教授常穿的,鞋麵有些磨損,卻被擦拭得乾乾淨淨,透著一股嚴謹的生活氣息。
他抬手,輕輕敲了三下門,力度不大,卻很清晰,帶著一種學生拜訪老師的恭敬。
“進來。”裡麵傳來趙教授的聲音,還是那麼沉穩,帶著一絲不怒自威的氣場。
李紅星推開門,玄關處放著一雙棉拖鞋,是他上次來穿的,還擺在原來的位置,仿佛一直在等待他的到來。
他換好鞋,走進書房——還是那股熟悉的味道,舊書和墨香混合在一起,沉澱著歲月的智慧。
紅木桌上放著一把紫砂壺,壺身溫潤,旁邊是他上次留下的筆記,字跡工整,記錄著他對曆史的思考。
趙教授坐在椅子上,穿著灰色的中山裝,戴著老花鏡,手裡拿著一本線裝書,正看得入神。
他抬起頭,看到李紅星,沒說話,隻是用下巴指了指旁邊的椅子:“坐。”語氣平淡,卻帶著一種不容置疑的威嚴。
李紅星把背包放在地上,拿出新寫的筆記,放在桌上,恭敬地說道:“教授,這是我這幾天看《明經世文編》的心得,您看看。”
趙教授沒立刻看,而是拿起紫砂壺,倒了杯茶,遞給李紅星:“先喝茶。好萊塢那邊,怎麼樣?”茶香嫋嫋,帶著一絲苦澀,卻又回甘。
“挺好的,昆汀導演很滿意我,接下來要跟他合作一部電影。”李紅星接過茶,溫熱的茶水順著喉嚨下去,暖得很,也讓他緊繃的神經放鬆下來。
“昆汀?”趙教授愣了一下,隨即笑了,眼角的皺紋都舒展開了,“那個拍《低俗小說》的導演?他的電影,風格很獨特,暴力裡帶著點浪漫,倒是有點意思。”
“您也知道他?”李紅星有點驚訝,沒想到趙教授對電影也頗有研究。
“我年輕的時候,也喜歡看電影。”趙教授放下書,目光深邃,“不過,彆被外麵的鮮花掌聲衝昏了頭。你是演員,最終還是要靠角色說話。那些虛名,不過是過眼雲煙。”
李紅星點點頭,心裡一凜:“我知道。這次回國,看到很多粉絲舉著我的燈牌,喊我的名字,我反而更慌了。
我怕自己忘了怎麼演戲,忘了怎麼讀這些書,所以回來第一件事,就是想來您這兒,聽聽您的話。”他坦誠地表達了自己的困惑和不安。
趙教授看著他,眼神裡帶著點欣慰,也有點讚賞:“你能這麼想,就好。現在很多年輕人,一出名就飄了,忘了自己的根。
你的根,在這些書裡,在這些曆史裡,在你演的角色裡。彆忘了,你是一個演員,不是一個明星。”
他拿起李紅星的筆記,翻開,仔細地看。李紅星坐在旁邊,緊張地看著他,手指無意識地攥著衣角——他知道,趙教授的眼光很毒,一點錯都能看出來,就像一個經驗豐富的老中醫,一眼就能看出病灶所在。
過了十幾分鐘,趙教授放下筆記,抬起頭,臉上露出一絲讚許的笑容:“看得很認真,有自己的想法。比如你說海瑞的《治安疏》,不是單純的罵,是悲,這個理解很對。
海瑞不是愣頭青,他知道寫這封奏疏的後果,但他還是寫了,因為他心裡裝著百姓,裝著國家。他是在用自己的生命,去喚醒那個沉睡的王朝。”
李紅星鬆了口氣,笑了:“謝謝您,教授。”
趙教授站起來,走到書架前,從最上麵一層抽出一本牛皮紙包裹的書,遞給李紅星:“這本書是《萬曆起居注》的孤本,裡麵有很多關於馮保的記載,你拿去看。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記住,彆把腦子裝滿外麵的東西,演員的腦子,要乾淨,要隻裝角色。隻有這樣,你才能真正地成為角色,而不是扮演角色。”
李紅星接過書,牛皮紙有點脆,他小心地捧著,像捧著稀世珍寶:“謝謝您,教授。我一定會好好看,不會讓您失望。”
“不是不讓我失望,是不讓你自己失望。”趙教授拍了拍他的肩膀,語重心長地說道,“中午就在這兒吃,我家那位剛好會做紅燒肉。”
李紅星眼睛一亮,臉上露出孩子般的笑容:“謝謝教授!師母做的紅燒肉,比外麵飯店的還好吃!”
趙教授笑了,搖了搖頭:“你這小子,就知道吃。行了,先看書,她一會兒就回來。”
李紅星坐在椅子上,翻開《萬曆起居注》,裡麵的字跡是手寫的,很工整,帶著古樸的韻味。他一行一行地讀,看到關於馮保的記載——“馮保,嘉靖年間入宮,侍萬曆帝於東宮,性狡黠,善揣上意……”心裡對馮保的理解又深了一層。
他發現,馮保並非單純的權臣,他也有自己的抱負和無奈,他隻是在那個特殊的時代,選擇了最適合自己的生存方式。
師母回來的時候,手裡提著菜,看到李紅星,笑著說:“紅星來了,快坐,我今天買了新鮮的五花肉,給你做紅燒肉。”師母的笑容很慈祥,讓李紅星感到家的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