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宇的民主軍接連拿下吳興、德清兩座縣城,讓浙西行政專員公署和太湖民主軍的聲望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老百姓提起陳司令都豎大拇指,說這才是真正打鬼子的隊伍。可另一邊,因為處決日軍戰俘那事,讓各方把陳宇罵得體無完膚,重慶那邊的報紙更是把陳宇罵得狗血淋頭,說他是“殘暴不仁的軍閥”。
有意思的是,明麵上挨著罵,私底下找上門來的人卻絡繹不絕。最先來的是陳宇的老熟人,年在145師時的老上級佟毅派來的特使。如今佟毅已經是50軍的軍長了,當初陳宇帶著隊伍投奔忠義救國軍,還是他給牽的線。
特使是個精乾的中年軍官,見麵就遞上佟毅的親筆信。信寫得挺客氣,先是敘舊,回憶當年在145師的情誼,接著就透露出招攬的意思,說隻要陳宇願意率部回歸,可以幫他運作個暫編師或者獨立旅的番號。
“陳司令,佟軍長可是真心實意啊。”特使陪著笑臉說,“現在這世道,有個正規番號比什麼都強。再說,您畢竟是川軍出身,回老部隊不是正合適嗎?”
陳宇看完信,沉默了一會兒。他讓特使先下去休息,說要好好想想。
其實他心裡跟明鏡似的。回國民黨?根本不可能!當初在145師遭到排擠,然後忠義救國軍受的那些氣,他可都記著呢,他早已把國軍看透,自己回去沒有靠山就是炮灰。但佟毅畢竟是老長官,麵子還得給足。
第二天,陳宇親自寫了一封回信,話說得特彆委婉。先是感謝老長官還記得他這個小人物,又說起當年出川抗日時的豪情壯誌,最後才拐彎抹角地表示,現在這邊實在身不由己,隊伍成分也比較複雜,要拉走隊伍,說不定會引起嘩變,但請老長官放心,他陳宇永遠不會忘記自己是川軍的人,打鬼子這件事絕不會含糊。
送走佟毅的特使沒兩天,又來了另一個重量級的人物,21軍軍長劉雨卿派來的人。21軍可是陳宇真正的老部隊,當年的145師就在這個軍的編製裡。
這次的特使架子挺大,開口就是“回歸老部隊”,給出的條件是145師副師長。
陳宇聽著直想笑。現在的145師早不是當年那個師了,經過整編後隻剩下三個團,他這個副師長當得有什麼意思?再說,他手底下現在四個團,加上直屬部隊,實力早已比21軍任何一個師都強,就是和整個21軍碰一碰,都是不怕的。
“替我謝謝劉軍長好意,”陳宇不鹹不淡地說,“隻是我現在這點人馬,實在不好意思回老部隊丟人現眼。”
特使還想再勸,陳宇直接端茶送客。
最讓陳宇反感的是軍統派來的人。那個油頭粉麵的特派員一見麵就套近乎,說什麼戴局長如何惜才,之前都是誤會,已經處置了相關人員等等。還許諾可以幫陳宇搞到“合法身份”,不用再當“非法武裝”。
陳宇一聽這話就火了,但麵上還是保持著禮貌:“特派員,不是我不識抬舉。當初我在忠義救國軍的時候,要糧沒糧,要槍沒槍,還動不動就被自己人背後捅刀子,打鬼子隊伍幾乎被打光了,都得不到補充。現在您突然這麼熱情,我這是怕了啊!”
他把當初受的委屈一樁樁一件件都說了出來,說得特派員臉上紅一陣白一陣的。最後陳宇表示:“不是不相信您,實在是不敢再相信了。”
送走軍統的人,陳宇以為能清靜幾天,沒想到新四軍十六旅的新任旅長王旅長親自來了。
對這位真正的合作夥伴,陳宇可不敢怠慢。他特意在家裡設了家宴,讓紅綃和柳娘親自下廚做了幾個拿手菜。
酒過三巡,王旅長開門見山:“陳司令,首先我得替鐘團長道個歉。他也是老革命了,說話比較衝動,我已經批評他了。你能不計前嫌,還送我們那麼多武器,這份情誼我們記著。”
陳宇連忙擺手:“王旅長言重了,合作嘛,大家出身不同,有點摩擦很正常。”
“不過,”王旅長話鋒一轉,“處決俘虜那件事,確實欠考慮。我們首長特意讓我帶話,希望陳司令以後多注意影響。”
陳宇抿了一口酒,認真地說:“王旅長,通過這段時間的合作,我是真心佩服你們新四軍。作戰勇敢,辦事踏實,這些都是實實在在看到的。你放心,我不會因為一點小事就影響咱們合作打鬼子的大局。往後不僅要合作,還要加深合作!”
這話說得誠懇,王旅長也很感動。兩人越聊越投機,從當前的戰局談到將來的打算,不知不覺就喝多了。
“陳司令,說實話,你這人對我脾氣!”旅長拍著陳宇的肩膀,舌頭都有點打結了,“不像有些人,當麵一套背後一套!”
陳宇也喝得滿臉通紅:“王旅長,你是我的老大哥,以後你就叫我陳兄弟!什麼司令不司令的,生分!”
這頓酒一直喝到深夜,最後陳宇醉得不省人事,是紅綃和柳娘一左一右把他架回房間的。
第二天醒來,陳宇頭疼欲裂,但心裡卻格外清醒。經過這一輪輪的接觸,他更加確信自己的選擇沒錯。國民黨那邊勾心鬥角,說話辦事都透著虛偽;隻有新四軍是真心實意在打鬼子,做事也光明磊落。
“看來這條路是走對了。”陳宇揉著發痛的太陽穴,自言自語道。
喜歡開局守倉庫,我在川軍造王牌請大家收藏:()開局守倉庫,我在川軍造王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