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陽的餘暉灑在蜿蜒的山路上,將這支疲憊而莊嚴的隊伍拉出長長的影子。一場乾淨利落的伏擊戰雖然取得了輝煌的戰果,但勝利的代價也隨即顯現。部隊帶著勝利的喜悅,也背負著沉重的負擔,踏上了返回井村的艱難路程。
短短二十多公裡的山路,因押解著數十名俘虜、照料著二十多名傷勢不一的傷員、抬著三名陣亡弟兄的遺體,再加上那兩門被分解開來、由士兵們肩扛手提的沉重山炮和速射炮部件,而變得異常漫長和艱苦。
“小心點,穩著走!”陳宇的聲音已經沙啞,他走在隊伍中間,不時扶一把抬擔架的士兵。擔架上的傷員臉色蒼白,每一次顛簸都讓他咬緊牙關,卻硬是沒有哼出一聲。
隊伍行進緩慢,每一步都充滿了汗水與艱辛。山路崎嶇,有些地段僅容一人通過,運送火炮的士兵們不得不輪流上陣,十幾個人一組,肩扛著沉重的炮管和炮架,汗水浸透了他們的衣衫。
“大隊長,讓我來替一會兒吧。”年輕的傳令兵明遠到陳宇身邊,試圖接過他肩上的彈藥箱。
陳宇搖搖頭,“省點力氣,前麵的路還長著。去告訴三中隊長,讓他派幾個人到前麵探路,找個相對平坦的地方,咱們歇息一刻鐘。”
原本一天多的路程,足足耗費了兩天時間。當隊伍終於望見井村那熟悉的輪廓時,人群中爆發出一陣壓抑的歡呼。每個人都疲憊不堪,但眼神中卻閃爍著勝利者的堅毅。
村口,早已得到消息的村民和留守士兵列隊迎接。村民們好奇地望著這支滿載而歸卻又傷痕累累的隊伍。
“回來了!他們回來了!”歡呼聲在村中回蕩。
先期返回的28軍情報小組,早已通過電台,將“天荒坪大捷”的詳細戰況發回了軍部。因此,當陳宇帶著隊伍剛剛返回井村,還沒來得及好好休整,一係列繁瑣而必要的工作便接踵而至。
第二天清晨,井村村外的山坡上,一場莊嚴而悲痛的葬禮舉行。三名陣亡士兵的遺體被安放在臨時打造的棺木中。陳宇站在隊伍前,聲音低沉而堅定:
“張大山,浙江平陽人,年僅二十三歲;王鐵柱,四川內江人,三十一歲;趙小虎,江蘇南京人,隻有十九歲...他們用生命扞衛了這片土地,。他們不是陣亡名單上的冰冷數字,他們是我們的兄弟,是中華民族永不屈服的象征!”
槍聲三響,在山穀間回蕩,仿佛是對逝者最後的告彆。士兵們舉手敬禮,許多村民默默拭去眼角的淚水。
安葬儀式結束後,陳宇立刻投入到繁重的工作中:妥善安置傷員,緊張地甄彆俘虜,詳細統計和分配堆積如山的繳獲物資,還要向上級彙報戰況...井村一時間忙得不可開交。
就在這片忙碌之中,第三天下午,一位重量級人物突然到訪——28軍62師副師長兼186旅旅長劉塤浩,帶著幾名參謀和衛兵,風塵仆仆地來到了井村。他是代表28軍軍長陶廣和62師師長陶柳,專程前來感謝和慰問第四大隊的,還帶來了一些酒菜。
在簡陋的大隊部,劉副師長緊緊握住陳宇的手,情緒激動:“陳大隊長,了不起!真了不起!天荒坪一戰,揚我軍威,重創敵寇,我代表軍長、師長和前線的全體弟兄,向你們表示最誠摯的感謝和最高的敬意!你們在敵後這一拳,打得及時,打得好啊!”
陳宇謙遜地回應:“劉副師長過獎了,保家衛國本就是我輩職責。況且此戰得手,也多虧了貴部提供的情報支持。”
寒暄過後,劉副師長麵色轉為凝重,向陳宇通報了當前嚴峻的戰局:日軍主力在絕對優勢的飛機大炮掩護下,向安吉縣城發起了瘋狂的猛攻。62師官兵雖浴血奮戰,頑強抵抗,但裝備差距懸殊,傷亡極其慘重。他指揮的186旅同樣損失巨大,目前已被迫放棄安吉,撤退至報福鎮一帶建立新的防線。
“安吉已然失守,”劉塤浩的聲音帶著痛楚,“日軍兵鋒正轉向孝豐,28軍各部正利用天目山複雜地形節節抵抗,但孝豐失守恐怕也隻是時間問題。最終,28軍主力將不得不撤入天目山深處,依托山險繼續與敵周旋。”
他詳細描述了前線戰況的慘烈:日軍飛機終日盤旋轟炸,炮兵不間斷地轟擊國軍陣地,而62師的火力根本無法進行有效還擊。士兵們常常是用血肉之軀抵擋敵人的鋼鐵洪流,一個連隊上去,不到半天就傷亡過半。
“陳大隊長,”劉塤浩語氣誠懇地提出請求,“眼下我們損失很大,兵力緊缺,後方秩序也開始出現混亂。我希望貴部能夠伸出援手,派人前往報福鎮、章村等交通要道和潰兵聚集地,幫助我們收容散兵遊勇,嚴厲維持軍紀,穩定後方。否則,潰兵擾民,自相殘殺,後果不堪設想!”
對於友軍的請求,陳宇自然義不容辭,當即慨然應允:“劉副師長放心,同為抗日袍澤,理應相互扶持。我部立刻派人前往!”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談話間,劉塤浩得知陳宇竟還繳獲了兩門火炮,眼中頓時放出光來。他直言不諱地提出:“陳大隊長,實不相瞞,這兩門炮對你們打遊擊來說,或許是累贅,但對於我們62師來說,可是雪中送炭的寶貝啊!”他解釋道,62師作為湘軍部隊,雖是調整師編製,理論上有個炮兵營,但實際上隻有一個炮兵連,裝備三門老舊的滬造克式75山炮和一些82迫擊炮,火力嚴重不足。
陳宇略作思考,便爽快地答應:“既然貴師急需,我們願意將繳獲的那門四一式75山炮轉讓給貴師。不過,那門94式37速射炮,比較輕便,適合我們機動作戰,希望能留下來。”作為交換,他希望62師能提供一門82迫擊炮、一挺繳獲的日製九二式重機槍以及一些迫擊炮彈,以彌補第四大隊的火力缺口。
劉塤浩聞言大喜過望,一口答應。這筆交易對各取所需,皆大歡喜。
送走劉副師長後,陳宇立刻召集各中隊長開會部署任務。
“情況大家都清楚了,”陳宇指著簡陋的作戰地圖,“前線潰敗,後方混亂,這正是考驗我們的時候。第三中隊開赴報福鎮,第二中隊返回章村,協助62師設立收容站,嚴明軍紀,彈壓可能出現的騷亂。第一中隊、四中隊則留守井村,負責基地防禦,並加緊對此次俘獲的偽軍進行整訓。”
各中隊長領命而去,部隊迅速行動起來。
局勢的發展比預想的更快。幾天後,孝豐縣城果然失守。頓時間,通往天目山深處的道路上,潰退的部隊、逃亡的百姓、混雜的散兵遊勇,形成了一股混亂的洪流。28軍軍部和浙江省浙西行署等機關撤到了西天目山的禪源寺,而62師的主力則退守至報福鎮周邊。後方秩序一度陷入混亂。
62師的正規軍部隊,儘管新敗,但基本編製尚存,軍紀約束力仍在。然而,那些配合作戰的地方保安隊、以及同樣被打散了的忠義救國軍第五支隊的一些小股部隊,則軍紀渙散,失去了控製。
在報福鎮,情況尤為嚴重。小鎮突然湧入大量潰兵,商店關門,百姓閉戶。一些失去約束的士兵開始砸門破戶,搶劫民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