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謀在短暫的震驚後,迅速鎮定下來。他環視眾人,大聲說道:“兄弟們,高俅來勢洶洶,但我們梁山也不是吃素的!如今內部分歧未消,外有強敵壓境,我們必須儘快做出抉擇。大家先冷靜下來,聽我一言。”眾人的目光再次聚焦在他身上,等待著他接下來的話語,一場關乎梁山生死存亡的討論,在這緊張的氛圍中,再次拉開帷幕。
忠義堂內氣氛凝重得仿佛能擰出水來,支持與朝廷對抗到底的好漢們,個個神情激昂,眼中燃燒著怒火,緊握拳頭,似乎隨時準備衝向戰場;而心存疑慮、主張招安的好漢們,則眉頭緊鎖,麵露擔憂之色。兩派之間仿佛隔著一道無形的牆,劍拔弩張。伍謀深知,統一思想已迫在眉睫,可眼前的重重阻礙,讓他感到壓力如山。
伍謀深吸一口氣,目光緩緩掃過眾人,開口說道:“兄弟們,我們聚在這梁山,本就是為了擺脫那腐朽朝廷的壓迫,為自己謀一條生路。可若選擇招安,兄弟們以為,高俅那幫人會輕易放過我們?他們定會想儘辦法打壓、分化我們,到時候,兄弟們恐怕死都不知道怎麼死的!”他的聲音低沉卻有力,如同洪鐘般在忠義堂內回蕩。
魯智深將手中的禪杖重重一頓,大聲應和:“伍兄弟說得對!那幫狗娘養的,沒一個好東西。招安?簡直是與虎謀皮!”
然而,盧俊義卻緩緩站起身來,神色憂慮:“伍兄弟,話雖如此,可朝廷勢力龐大,兵多將廣,我們與之對抗,無疑是以卵擊石。招安雖說有風險,但或許能給兄弟們一個安穩的前程,不用再整日提心吊膽,背負草寇之名。”
關勝也跟著起身,拱手說道:“盧員外所言極是。我等出身名門,深受忠義思想熏陶,招安回歸正道,也不枉此生。若一味對抗,終究是叛逆之舉,日後如何麵對祖宗?”
伍謀看著盧俊義與關勝,目光堅定:“盧員外,關將軍,我理解你們的想法。但你們想過沒有,朝廷如今腐敗透頂,高俅、蔡京之流把持朝政,他們何時真正在意過百姓死活,又怎會真心接納我們這些草莽?招安之後,我們不過是他們用來爭權奪利的棋子,稍有不慎,便是萬劫不複之地。”
支持對抗的一位好漢站起身,大聲說道:“對!我們在梁山替天行道,劫富濟貧,何等暢快。為何要去受朝廷那幫龜孫子的氣!”
主張招安的好漢們卻不認同,其中一人反駁道:“話雖如此,可我們終究不能一輩子當草寇。招安後,兄弟們能有個正經的官職,光宗耀祖,總好過在這梁山過著朝不保夕的日子。”
伍謀看著雙方爭執不下,提高音量說道:“兄弟們,都先彆激動。我們不妨冷靜分析一下,對抗與招安,到底誰更有利。”他頓了頓,接著說道:“若選擇對抗,我們梁山占據地利,易守難攻。而且,這些日子以來,我們不斷發展壯大,周邊不少江湖勢力也願與我們結盟。隻要我們團結一心,定能與朝廷一戰。再者,我們對抗朝廷,是為了天下百姓,為了推翻這腐朽的統治,此乃正義之舉,必能得到百姓的支持。”
盧俊義皺著眉頭說道:“伍兄弟,你說的雖有道理,但戰爭一起,生靈塗炭,我們又於心何忍?而且,朝廷底蘊深厚,我們與之長期對抗,能堅持多久?”
伍謀目光炯炯,回應道:“盧員外,正是因為朝廷的腐朽,才讓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我們若不奮起反抗,百姓何時才能脫離苦海?至於能否堅持,隻要我們合理規劃,充分利用各方資源,並非沒有勝算。我們可以先鞏固梁山周邊的勢力範圍,發展經濟,擴充軍備,逐步增強實力。”
關勝說道:“伍兄弟,即便如你所說,可對抗朝廷,終究是大逆不道之事,這忠義之名,該如何解釋?”
伍謀看著關勝,認真地說道:“關將軍,真正的忠義,是對天下百姓的忠義,而非對那腐朽朝廷的愚忠。如今朝廷奸臣當道,殘害忠良,欺壓百姓,這樣的朝廷,何忠之有?我們在梁山替天行道,救百姓於水火,這才是真正的忠義。若能推翻這腐朽朝廷,建立一個清明的世道,那才是對忠義的最好詮釋。”
此時,支持對抗的好漢們紛紛叫好,魯智深大聲說道:“伍兄弟這番話,真是說到俺心坎裡去了!俺們就該跟朝廷乾到底!”
但主張招安的好漢們依舊不為所動,雙方你來我往,爭論愈發激烈,整個忠義堂內吵吵嚷嚷,氣氛緊張到了極點。
伍謀看著這僵持不下的局麵,心急如焚。他明白,若不能儘快說服眾人,梁山必將陷入內憂外患的絕境。於是,他再次提高音量,說道:“兄弟們,我們梁山能有今日,靠的是大家的團結一心。如今麵臨這生死抉擇,我們更應冷靜思考,以大局為重。我並非盲目主張對抗,而是經過深思熟慮。我們梁山兄弟,哪個不是被朝廷逼得走投無路?若此時選擇招安,無疑是重蹈覆轍。”
然而,儘管伍謀費儘口舌,雙方的分歧依舊巨大。支持招安的好漢們認為伍謀的想法太過冒險,而支持對抗到底的好漢們覺得招安派太過懦弱。忠義堂內,眾人各執一詞,互不相讓。
伍謀雖努力闡述觀點,試圖說服搖擺者,可局麵依舊僵持。他看著眼前的兄弟們,心中五味雜陳。高俅大兵壓境,時間緊迫,他能否成功統一梁山思想,帶領梁山走向新的方向,一切還是未知數。此時的忠義堂內,氣氛壓抑得讓人喘不過氣來,眾人的目光在伍謀和不同派彆的好漢之間遊移,等待著這場爭論的最終結果。
喜歡穿越水滸傳之謀逆請大家收藏:()穿越水滸傳之謀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