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參謀部成立的塵埃尚未落定,另一場觸及王國軍事根基的變革風暴,已在亞曆山德羅的授意和羅西將軍的強力推動下,悍然掀起。目標直指意大利軍隊混亂不堪、效率低下且充滿不公的兵役製度——這是打造一支現代化國家軍隊必須邁過的門檻。
陸軍部會議室內,氣氛比總參謀部成立時更加凝重,甚至帶著一絲火藥味。長桌旁坐滿了肩章閃耀的將軍們,既有支持改革的新銳如剛調入總參謀部的幾位核心校官),也有被“顧問團”政策刺激後、對進一步改革充滿警惕甚至敵意的保守派將領。亞曆山德羅和羅西將軍坐在主位,麵前攤開的是厚厚一疊《新兵役法草案》。
“諸位,”羅西將軍的聲音如同戰鼓,敲開了會議序幕,“過去的征兵製,是王國身上的膿瘡。地方長官隨意攤派,富人可以花錢買替身,窮人被強拉入伍服役漫長且無望。貴族子弟在近衛軍鍍金,平民在泥濘的戰壕裡掙紮。這樣的軍隊,如何能凝聚人心?如何能有戰鬥力?如何能保衛我們剛剛統一的意大利?”
他毫不留情地抨擊著舊製度的弊端,讓一些保守將領臉色鐵青。一位來自南方、代表傳統地主利益的少將忍不住反駁:“羅西將軍,您這是在否定傳統。貴族軍官的榮譽感和領導力,是軍隊的靈魂。漫長的服役期才能磨煉出真正的士兵。”
“榮譽感?”羅西將軍冷笑一聲,目光銳利如刀,“加裡波第的紅衫軍靠的是貴族榮譽感嗎?他們靠的是為意大利而戰的信念和相對公平。至於磨煉?”他拿起草案,“新的製度,會讓士兵的訓練更科學、更高效,而不是在無意義的勞役和長官的皮鞭下虛耗光陰。”
亞曆山德羅適時地抬手,壓下了爭論,他的聲音平靜卻蘊含著更大的力量:“爭論無益。王國需要一支高效、公平、忠誠、且能應對未來挑戰的國家軍隊。新兵役法的核心原則隻有兩條:職業化骨乾,義務性基礎。草案就在這裡,今天不是討論是否執行,而是討論如何執行細節。”
他示意羅西將軍公布草案核心內容。羅西將軍站起身,走到一塊巨大的黑板前,拿起粉筆,開始勾勒新製度的骨架:“一、陸軍職業常備軍:王國之劍鋒,人數:5.5萬人,這是王國武力的核心支柱。由誌願長期服役至少510年)、經過嚴格選拔和係統訓練的精英組成。優厚的薪餉、明確的晉升通道、專業的軍事技能培養士官學校、軍官學院)。
駐地與任務:主力約4萬)部署在北部倫巴第威尼斯邊境及都靈、米蘭等戰略要地,直麵奧匈帝國。其餘約1.5萬)作為快速反應部隊和戰略預備隊,部署在教皇國周邊羅馬附近)及重要交通樞紐。他們是隨時準備出鞘的利劍,應對最緊迫的威脅和關鍵戰役。
二、義務兵役製:國家之基石
對象:所有適齡1825歲)、身體合格的意大利王國男性公民。
原則:公平。廢除一切豁免權和買替製,實行公平抽簽。無論你是貴族之子還是農夫後代,抽中即服役,服役期大幅縮短至2年。
人數與構成:每年征召約4萬人按人口比例)。兩年內,陸軍常備義務兵維持在約4萬人規模。
駐地與任務:主要部署在中南部、撒丁島、西西裡島等相對後方區域。負責地方駐防、治安維護、國土防禦、工程支援配合公共工程部修路、築壘),並接受基礎軍事訓練,作為常備軍的重要補充和後備兵源。他們的存在,將極大減輕地方治安壓力如南方剿匪),並將國家意識和軍事義務普及到王國每一個角落。
三、海軍:深藍的征途
海軍同樣實行職業常備軍與義務兵役製結合。職業海軍:1.5萬人,技術兵種核心輪機、炮術、航海、艦長等)+海軍陸戰隊精銳,長期服役,待遇優厚,專業要求極高。海軍義務兵:1萬人,服役期3年因技術學習周期更長),來源同樣是全國公平抽簽。
特殊組成:從義務兵中選拔精銳,與部分職業精銳組建海軍陸戰隊,編製為2個師。他們將接受兩棲作戰、港口攻堅等特殊訓練,是未來海外行動殖民地)的尖刀。
駐地:職業海軍及主要艦艇、海軍陸戰隊主力,駐守熱那亞、那不勒斯、塔蘭托建設中)等核心軍港及基地,義務兵分散駐守其他次級港口和海岸防禦工事。”
羅西將軍的粉筆重重落下,勾勒出清晰的輪廓。這份草案,徹底顛覆了舊有的軍事秩序。公平抽簽打破了貴族的特權;縮短服役期減輕了平民負擔,提高了效率;明確的駐地劃分體現了清晰的戰略意圖北防奧,南穩內,海軍圖外);職業軍與義務兵的結合,兼顧了戰鬥力和動員潛力;而海軍陸戰隊的設立,更是赤裸裸地昭示了亞曆山德羅對海外殖民的野心。
會議室內一片死寂。保守派將領們臉色煞白,他們看到了自身特權的徹底喪失子弟必須抽簽),看到了貴族色彩濃厚的舊式軍隊被徹底改造為國家機器的冰冷前景。支持改革的年輕軍官則眼中放光,這正是一支現代化軍隊應有的樣子。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激烈的爭論不可避免地爆發了。保守派攻擊縮短服役期是“兒戲”、公平抽簽“破壞軍隊榮譽結構”、將大量義務兵部署南方是“浪費兵力”……支持者則據理力爭,強調效率、公平與國家意識。
亞曆山德羅冷眼旁觀,直到爭論達到白熱化,他才緩緩起身。一股無形的威壓瞬間籠罩了整個會議室。“夠了。”他的聲音不高,卻讓所有人噤聲,“王國需要的不是一群守著特權的老爺兵,而是一支能打仗、敢打仗、打得贏的現代化軍隊。這份草案,是基於總參謀部戰略規劃、王國財政承受能力和未來發展需求的最優解。它將在下一次內閣會議審議,並提交議會通過。”
他的目光掃過那些麵如死灰的保守派將領:“改革的浪潮不會停止。是順應它,為王國的新軍隊貢獻力量,還是被它拋下,在顧問團的會議室裡回憶往昔榮光,諸位可以自行選擇。”
沒有選擇。在亞曆山德羅的鐵腕意誌和羅西將軍的強力推動下,在內閣尤其是兼任海軍大臣的首相本人)的支持下,新《兵役法》草案幾乎未作重大修改,便在內閣獲得通過,並提交議會。
議會的辯論同樣激烈,保守派貴族議員和南方地主代表激烈反對,抨擊其“破壞傳統”、“加重地方負擔”指義務兵駐地)。但亞曆山德羅早有準備。統一黨在路易吉·貝洛蒂的運作下團結一致;他授意宣傳部門在報紙上渲染舊兵役製的不公和低效,描繪新製度下“保衛家園的公民戰士”形象;同時,財政大臣裡卡爾迪也拿出數據,證明縮短服役期和明確職業化反而能提高效率,長遠節省軍費。
最終,憑借執政黨的多數席位和亞曆山德羅日益高漲的威望,新《兵役法》在議會獲得通過,並由國王維托裡奧·埃馬努埃萊二世簽署生效。
法令頒布的告示迅速貼滿了王國的城鎮鄉村。在都靈、米蘭的征兵站,在南方偏僻的村莊,適齡青年們懷著忐忑、好奇或興奮的心情,聚集在抽簽桶旁。當簽筒嘩啦作響,決定命運的小球滾落時,無論貧富貴賤,他們的臉上都寫滿了對未知命運的敬畏。公平,第一次如此清晰地烙印在意大利的兵役製度上。
在塔蘭托擴建中的海軍基地,第一批被選拔加入海軍陸戰隊的義務兵,穿著嶄新的深藍色作訓服,開始了嚴酷的兩棲作戰訓練。海浪拍打著礁石,年輕士兵們的呐喊聲,預示著意大利王國不再滿足於亞平寧半島的一隅,它的目光,已經投向了更廣闊的地中海。新的兵役製度,如同給這架國家戰爭機器注入了標準化的燃料和部件,開始為亞曆山德羅心中那幅爭霸的藍圖,鍛造著鋼鐵的筋骨。
喜歡青銅賬簿與鐵王座請大家收藏:()青銅賬簿與鐵王座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