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組建淮軍_晚清三傑恩仇錄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52章 組建淮軍(1 / 1)

廳內一片死寂。連呼吸聲都清晰可聞。所有將領都被這突如其來的悲壯一幕驚呆了。曾國藩那古井無波的臉上,終於出現了劇烈的動容。他看著眼前這個額頭流血、泣血陳詞的書生,仿佛看到了江南大地在鐵蹄下的呻吟,看到了上海官紳百姓絕望的眼神,也看到了錢鼎銘那顆為家國不惜粉身碎骨的赤子之心!

良久,曾國藩緩緩站起身,繞過桌案,走到錢鼎銘麵前。他沒有立刻去扶,而是深深地凝視著這位伏地痛哭的義士。

終於,曾國藩長長地、仿佛卸下了千斤重擔般,吐出一口氣。他彎下腰,親手扶起錢鼎銘,聲音低沉卻無比堅定:

“鼎銘……請起!汝之忠義,感天動地!汝之策畫,深謀遠慮!上海之重,本督豈能不知?昔日躊躇,實因全局牽絆。今日聽君一席話,觀君一哭,更見上海非救不可!”

但是,派誰去上海呢?曾國藩目光在麾下諸將中掃過:九弟曾國荃,正秣馬厲兵,準備沿江東下,直搗天京,此乃平定洪楊之亂的根本,不可輕動;彭玉麟、楊載福統領水師,控扼長江,亦不可分兵;鮑超、多隆阿、陳士傑等驍將,或鎮守要地,或征戰於鄂皖前線,一時難以抽調。

最終,曾國藩的目光落在了肅立一旁的李鴻章身上。這位年近四十的安徽籍幕僚,進士出身,心思縝密,長於謀劃,更難得的是他有一股銳氣和變通之才,在湘軍幕府中曆練多年,深諳軍務,且對洋務、外交亦有關注。

“少荃李鴻章字)!”曾國藩沉聲喚道。

李鴻章精神一振,趨前一步:“學生在!”

“東援上海,關係東南大局,亦為開辟新局之機。”曾國藩目光炯炯,“本督思之再三,此重任,非你莫屬!”

李鴻章心中劇震,一股巨大的使命感與機遇感同時湧上心頭。他強抑激動,躬身道:“恩師信任,學生萬死不辭!然兵從何來?”

曾國藩捋須,眼中閃爍著老謀深算的光芒:“安慶之兵,牽一發而動全身,不可輕調。然汝之鄉梓安徽,民風勁悍,團練林立,尤以合肥、廬州今合肥)、巢湖一帶為甚。汝可速返桑梓,以湘軍營製為藍本,就地招募、整編皖勇,速成一軍!所需糧餉器械,本督自當儘力籌措。此軍,可名‘淮勇’或‘淮軍’,以為根基!”

“學生領命!”李鴻章毫不猶豫。他深知,這是脫離幕僚身份、獨當一麵的天賜良機!回安徽募兵,雖有千難萬險,但那裡是他的根基所在,人脈深厚。

軍情如火,刻不容緩。李鴻章領命後,幾乎未作停留,僅帶劉秉璋等數名親隨幕僚,星夜兼程,離開安慶,策馬揚鞭,奔向烽煙四起的安徽老家。

此時的安徽,尤其是淮河中下遊地區,早已淪為太平軍與清軍反複拉鋸的戰場。廬州合肥)雖被湘軍收複不久,但四境不寧,殘敵、土匪、潰兵充斥鄉野。李鴻章一路風塵仆仆,所見皆是斷壁殘垣,流離失所的百姓,空氣中彌漫著硝煙與絕望的氣息。這更堅定了他募兵援滬、拯救桑梓的決心。

抵達廬州後,李鴻章並未立即大張旗鼓。他首先秘密聯絡了張樹聲和劉銘傳兩位關鍵人物。張樹聲是合肥西鄉團練首領,其父張蔭穀在太平軍攻陷廬州時殉難,與太平軍有血海深仇。張樹聲本人有膽識,有組織能力,手下已聚集了一批強悍的鄉勇。劉銘傳是合肥西鄉大潛山下著名的“劉六麻子”,出身貧寒,但勇猛絕倫,好打抱不平,在當地綠林好漢和鄉勇中威望極高,是天生將才。

在廬州城一處隱秘的宅院內,李鴻章與張樹聲、劉銘傳徹夜長談。

“張兄、銘傳老弟!”李鴻章開門見山,“如今長毛肆虐,桑梓塗炭。上海危在旦夕,若失上海,賊勢更熾,我皖省永無寧日!曾大帥已決意東援,命我回鄉招募淮勇。此乃保家衛國、建功立業之機!二位豪傑,可願隨我共舉義旗?”

張樹聲拍案而起,眼含熱淚:“中堂大人!樹聲與長毛不共戴天!家父血仇未報,今有殺賊報國之機,焉敢不從?我西鄉團練千餘健兒,願為中堂前驅!”

劉銘傳更是豪氣乾雲,聲如洪鐘:“李大人!俺劉六麻子早就看那些長毛不順眼了!窩在山裡打小仗沒意思,要乾就乾大的!跟著大人去打上海,殺長毛,痛快!俺手下幾百號兄弟,都是敢拚命的漢子,任憑大人調遣!”

有了張樹聲和劉銘傳這兩位地頭蛇的鼎力支持,李鴻章的募兵工作立刻打開了局麵。他打出“奉旨募勇,東援上海,保衛桑梓”的旗號,以湘軍營製如每營500人左右,設營官、哨官、什長)為框架,廣泛招募。

除了張樹聲、劉銘傳部,還迅速收編整合了合肥周邊潘鼎新號琴軒)、吳長慶號筱軒)、周盛波、周盛傳兄弟等地方實力派團練武裝。這些團練本身就有一定戰鬥經驗和組織基礎,是淮軍初期骨乾。

在廬州、巢湖等地設立募兵點,招募年輕力壯、敢於拚殺的農家子弟。李鴻章深知淮北民風剽悍,吃苦耐勞,是上好的兵源。

李鴻章父親李文安、以及他本人在安徽督辦團練抵抗太平軍時,也積累了一些舊部和關係,此時紛紛來投。

一時間,廬州城內外,軍營相連,旌旗招展。操練的口號聲、兵器的撞擊聲此起彼伏。李鴻章親臨各營,查看招募和訓練情況。他雖為文官出身,但在湘軍多年,深諳治軍之道,強調紀律嚴明、賞罰分明。

然而,初創的淮軍,裝備極其簡陋。士兵們大多穿著雜色便服或破舊的號褂,武器五花八門,以長矛、大刀、土槍、鳥銃為主,少量抬槍和劈山炮已是重火力。與即將麵對的、可能裝備洋槍的太平軍以及上海洋人的火器相比,差距巨大。李鴻章看在眼裡,急在心頭,一麵加緊訓練,一麵向曾國藩和上海方麵催要餉械。

喜歡晚清三傑恩仇錄請大家收藏:()晚清三傑恩仇錄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明眼看破九重天 儒道至尊之兵家大帝 何老師:與你相隨半生 七零瘋媳:傻夫揣空間寵我上天 深阱:假麵圍城裡的光 大小姐歸來發現自己竟是團寵 吃瓜心聲外泄,我成了書海傳奇 盜筆男團:在無限副本裡追妻 水滸:從二龍山開始聚義 萬界隨機擺攤,無論種族好好吃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