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住臨時行轅後,李鴻章屏退左右,隻留下最信任的幕僚周馥、劉秉璋等人。窗外,隱約還能聽到遠處傳來的、針對淮軍的譏笑聲。
“叫花子軍?哼!”李鴻章猛地一拍桌案,震得茶盞叮當作響,素來沉穩的臉上罕見地浮現出怒色,“此等奇恥大辱!”
周馥連忙勸道:“大人息怒!滬上之人,久處繁華,不識兵戈,更不知我淮勇將士之驍勇。以貌取人,乃其淺薄!”
劉秉璋也道:“中堂,當務之急,非爭一時口舌之快。需速定方略,一則以戰立威,二則以新易舊!”
李鴻章深吸幾口氣,強迫自己冷靜下來。他走到窗前,望著窗外細雨朦朧中這座光怪陸離的城市,眼神逐漸變得銳利而堅定。
“爾等所言極是!”他轉過身,聲音低沉卻充滿力量,“曾師送我離安慶時,贈我十二字真言:‘以練兵學戰為性命根本,吏治洋務皆置後圖!’今日之辱,正鞭策我輩!”
他迅速下達了一係列命令,目標清晰:洗刷汙名,立足上海,練成強軍!立即撥出部分剛到手的餉銀,優先為士兵購置統一的藍布或灰布)新號褂、布鞋,替換破舊不堪的草鞋和雜色衣裳。不求華麗,但求整齊劃一。
頒布極其嚴厲的《淮軍營規》,嚴禁騷擾百姓,尤其嚴禁滋擾租界!違令者,無論官兵,立斬不赦!李鴻章深知,在這華洋雜處之地,軍紀敗壞是自毀長城。
同時,加強隊列操練,每日於營地內或指定空地演練,務求令行禁止,步伐整齊,先從“形”上擺脫烏合之眾的印象。
李鴻章不顧部分幕僚“有失體統”的勸阻,放下身段,主動拜訪英國駐滬領事麥華陀aterhenryedhurst)、法國駐滬領事愛棠beno?tedan)以及美國商人、洋槍隊實際讚助人如旗昌洋行)。他態度謙和而不卑不亢,表達剿匪護商的共同意願。
他利用上海官紳尤其是楊坊)籌集的巨額餉銀和海關稅收擔保,不惜血本,通過洋行緊急購買當時最先進的武器:英國恩菲爾德enfied)前裝線膛步槍、法國米尼式inie)步槍,以及能發射開花彈爆破彈)的輕型野戰炮如12磅山地榴彈炮)。同時大量采購彈藥。
他還一反常態,高薪聘請少數洋人主要是退伍軍官或軍械技師)擔任教習,負責教授新式槍炮的操作、保養以及基本的西式隊列和戰術。
李鴻章深知,說得天花亂墜,不如一場實實在在的勝仗有說服力。他將目光投向了上海周邊太平軍占據的據點。機會很快到來:太平軍正在猛攻上海西南的重要屏障——虹橋。此地若失,上海西部門戶洞開。
1862年5月,太平軍慕王譚紹光部對虹橋清軍陣地發動猛攻,守軍岌岌可危。李鴻章聞訊,眼中精光一閃:戰機已至!
他力排眾議包括一些洋人顧問的“善意”勸阻,認為淮軍未經訓練不宜出戰),毅然決定:以新裝備的淮軍主力出戰!
他派出了麾下最能打、也最渴望證明自己的將領和部隊,以程學啟原太平軍悍將,降清後以悍勇著稱)率親兵營及部分湘軍老底子為先鋒,以劉銘傳銘字營營官,天生猛將)率部為左翼,以潘鼎新鼎字營營官)率部為右翼,自己親臨前線,坐鎮中軍指揮,並將剛剛運抵、尚不熟練操作的幾門新式火炮也拉了上去。
虹橋戰場,硝煙彌漫。太平軍攻勢如潮,經驗豐富。初臨戰陣的淮軍新兵們,麵對震耳欲聾的喊殺聲和呼嘯而過的彈雨,不少人臉色發白,手腳發顫。他們身上嶄新的藍布號褂,在戰場上顯得格外刺眼。
“穩住!不許退!”程學啟赤膊上陣,手持大刀,厲聲咆哮,親自砍翻了兩名試圖後退的士兵,“給老子瞄準了打!手裡的洋槍不是燒火棍!”劉銘傳更是身先士卒,率隊發起反衝鋒,銘字營的亡命之氣被激發出來。
淮軍士兵咬著牙,在軍官和老兵的帶領下,笨拙但頑強地操作著剛剛到手的洋槍洋炮。“砰砰砰!”新式步槍的射擊聲明顯比太平軍的鳥槍、抬槍更清脆、更密集,射程和精度也更高。雖然準頭欠佳,但火力密度大大提升。特彆是那幾門新式火炮,發射的開花彈落入太平軍衝鋒隊形中爆炸,造成了可怕的殺傷和心理震撼。
戰鬥異常激烈殘酷。淮軍付出了不小的傷亡,陣線幾度動搖。但李鴻章在後方督戰,嚴令不退。程學啟、劉銘傳等悍將的拚死搏殺穩住了陣腳。最終,在優勢火力和拚死血戰下,淮軍頂住了太平軍的猛攻,並成功發起反擊,將譚紹光部擊退,守住了虹橋!
虹橋之戰,規模不大,但意義非凡。
當淮軍士兵押著俘虜、抬著繳獲的旗幟刀槍,雖然身上沾滿硝煙血汙,許多人的新號褂也破了,但隊列整齊地返回上海時,整個城市轟動了!
租界的洋人,特彆是那些曾經嘲笑過“叫花子軍”的商人和軍官,紛紛湧上街頭或跑到租界邊緣觀望。他們看著淮軍士兵手中嶄新的洋槍,看著他們雖然疲憊卻挺直的腰杆,聽著戰場上幸存者包括一些被俘的洋槍隊成員)描述淮軍如何頂著炮火死戰不退,眼神中的輕蔑迅速被驚訝和凝重取代。英國《北華捷報》nortd)等報紙的口風開始轉變,稱淮軍“表現出了出人意料的勇氣和紀律”,“其指揮官李鴻章)的決斷力值得注意”。
上海道台吳煦、買辦楊坊等人喜出望外,紛紛前來道賀。之前籌餉的疑慮一掃而空,變成了對未來更大的投資信心。本地士紳也一掃陰霾,覺得這支軍隊似乎真的能保護他們。
對淮軍自身而言,這場血戰的勝利是無可替代的強心劑!他們用鮮血和勝利洗刷了“叫花子”的恥辱!士兵們挺起了胸膛,眼神中充滿了自信和殺氣。他們知道了手中的洋槍有多厲害,知道了自己也能打敗凶悍的長毛!新裝備的威力、嚴格的訓練和殘酷實戰的洗禮,開始讓這支來自江淮的農民軍隊發生脫胎換骨的變化。
喜歡晚清三傑恩仇錄請大家收藏:()晚清三傑恩仇錄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