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銘軍之殤_晚清三傑恩仇錄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148章 銘軍之殤(1 / 1)

同治七年1868年)的深秋,凜冽的西北風早早地刮過了渭水流域,卷起漫天黃沙,給剛剛經曆戰火的陝西大地更添幾分肅殺。就在左宗棠的主力於陝北高原艱難推進之際,一支裝備精良、旗幟鮮明的軍隊,浩浩蕩蕩地開入了關中。隊伍前方,一杆巨大的“劉”字帥旗和淮軍“銘”字營旗迎風獵獵作響。居中一員大將,身著禦賜黃馬褂,頭戴一品朝冠,麵色沉毅,眼神銳利中卻帶著一絲難以掩飾的疲憊。他,便是剛剛因平定東撚而封爵一等男、名震天下的淮軍第一驍將——劉銘傳。

他的到來,在西安的官場和左宗棠的平涼大營中都引起了不小的波瀾。朝廷的旨意很明確:命劉銘傳“督辦陝西軍務”,“會同左宗棠辦理剿匪事宜”。這背後,是深宮之中慈禧太後對左宗棠一家獨大的一絲隱憂,也是李鴻章精心布局的一步棋。臨行前,在保定的直隸總督行轅,李鴻章曾設宴為劉銘傳餞行。席間,李鴻章屏退左右,語重心長:

“省三啊,此去陝甘,非同小可。左季高此人,剛愎自用,湘楚勢力盤根錯節。你既是協辦,亦是朝廷的眼線,更是我淮係在西北的柱石。銘軍兩萬精銳,乃你我心血所鑄,務必牢牢掌握。遇事當以穩為主,既要助左公剿匪,亦需保全實力,勿為他人作嫁衣裳。若有機會……陝撫之位,老夫必在朝中為你力爭。”

劉銘傳拱手道:“中堂大人放心,銘傳謹記教誨。必不墮我淮軍威名,亦不負中堂栽培之恩。”

然而,陝甘的實際情況遠比劉銘傳想象的更為複雜和艱苦。黃土高原的溝壑縱橫,氣候的乾燥苦寒,與江淮水鄉迥異。更讓他不適的是左宗棠的指揮風格。在平涼大營的第一次正式會麵,氣氛就略顯微妙。

左宗棠端坐帥案之後,雖以禮相待,但語氣平淡:“劉軍門一路辛苦。銘軍勁旅到來,於陝局大有裨益。目前陝北漸次肅清,然回逆主力盤踞金積、河州,負隅頑抗。我軍當以穩紮穩打為主,步步為營,不可貪功冒進。糧餉轉運艱難,還望劉軍門體諒,約束部下,與地方秋毫無犯。”

劉銘傳聽著左宗棠這番“老成持重”之言,心中不免有些悻悻。他習慣於淮軍的快速機動和猛烈打擊,認為左宗棠用兵過於“迂緩”。但他初來乍到,不便反駁,隻得應道:“左帥深謀遠慮,銘傳自當遵從調遣。銘軍將士必當奮勇殺敵,克儘厥職。”

可是,身體的抗議卻比戰事的膠著來得更快。劉銘傳早年作戰,頭部曾受重傷,雖僥幸痊愈,卻落下了嚴重的病根。陝甘的惡劣氣候和軍旅勞頓,如同誘因,猛烈地引爆了舊疾。他開始頻繁發作劇烈的頭痛,仿佛有鋼針在顱內攪動,時常眩暈嘔吐,夜間難以安眠。隨軍醫官束手無策,隻說是“風邪入腦,舊傷複發”,需靜心調養,而絕非這塞外苦寒之地所能療愈。

雪上加霜的是,朝廷關於陝西巡撫人選的決定傳來了。儘管李鴻章極力保薦,但最終此職落入了左宗棠夾袋中的人物手中。消息傳來,劉銘傳躺在病榻上,隻覺得那頭痛愈發劇烈,心中更是湧起一股巨大的失落和憤懣。

“中堂……終究未能爭過啊……”他對心腹營官歎息道,“我等在此苦寒之地拚命,卻連個應有的名分都撈不到!如今這般模樣,留之何益?”

身體的痛苦與政治上的失意,最終讓他下定了決心。他強撐病體,給朝廷寫了一封言辭懇切又充滿無奈的奏折,詳細陳述頭傷複發、“腦痛欲裂,昏眩時作,實難支撐”的慘狀,懇請“開缺回籍調理”。

朝廷很快準假三個月。

離陝前夕,如何安置這兩萬銘軍精銳成了最大難題。劉銘傳絕不願將這支部隊直接交給左宗棠的人指揮。他思慮再三,想到了一個看似折中的人選——甘肅提督曹克忠。曹克忠並非淮係嫡係,但也非湘楚核心,資曆老,官聲尚可。劉銘傳或許認為,由曹克忠暫管,既能避免湘係直接吞並,又能維持軍隊穩定,待自己病愈歸來,仍可重掌兵權。

他召集麾下主要將領,麵色蒼白地吩咐:“本帥暫歸養屙,已保奏曹軍門暫代軍務。爾等務必聽從曹軍門號令,嚴守軍紀,不可懈怠!待本帥歸來,再與諸君並肩破賊!”諸將雖心中忐忑,但見主帥病體沉重,也隻能領命。

然而,劉銘傳低估了銘軍內部的派係觀念和驕兵悍將的難以駕馭。他一旦離開,曹克忠根本無力彈壓這些眼高於頂的淮軍老兵。尤其是“武毅右營”,本就是劉銘傳的起家部隊,驕橫異常。他們對曹克忠的指揮陽奉陰違,對其分派的艱苦任務和嚴格約束極為不滿。矛盾終於在一次糧餉發放後爆發,士兵們指責克扣,軍官則彈壓過激,最終釀成大規模嘩變。亂兵衝擊中軍帳,搶奪糧台,甚至與前來彈壓的其他銘軍部隊發生火並,死傷數十人,震動整個陝西前線。

消息以八百裡加急的速度飛送北京,也傳回了安徽合肥劉銘傳的故居。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朝廷震怒異常。西線正到了攻堅的關鍵時刻,竟發生如此惡劣的嘩變事件,必須嚴懲責任人。儘管劉銘傳遠在千裡之外,但“薦舉非人,馭下無方”的罪名是逃不掉的。一道嚴旨下達:劉銘傳著即革職,以示懲儆!

合肥西鄉的劉家大宅,春日的暖陽透過窗欞,卻照不散室內的陰冷。劉銘傳接到革職的上諭,手指微微顫抖。他沉默良久,臉上的肌肉因痛苦和羞辱而微微抽搐。一生戎馬,血戰無數,換來的爵位、頂戴,竟因舊部一場嘩變而頃刻化為烏有。朝中無人替他強力分辯,就連李中堂…此刻或許也認為他已成棄子了吧?

“嗬嗬……哈哈……”他突然發出一陣苦澀至極的笑聲,笑聲牽動了頭部的舊傷,又是一陣劇痛襲來,讓他幾乎暈厥。親隨慌忙上前攙扶。

他推開旁人,踉蹌走到窗前,望著窗外熟悉的田園景色,喃喃自語:“功名富貴,不過是鏡花水月……朝廷……官場……嘿!今日方知,飛鳥儘,良弓藏,非是古人之虛言!”

心灰意冷,萬念俱灰。所有的雄心壯誌,都在這一刻徹底熄滅。

“也罷!這官,不做也罷!這兵,不帶也罷!”他猛地轉身,語氣決絕,“從此以後,我劉銘傳,隻做這合肥城下一老農!閉門謝客,永不複出!”

自此,一代名將劉銘傳黯然歸隱家鄉,徹底遠離了波譎雲詭的政壇與沙場。而他留下的銘軍,在經過此番動蕩整頓後,最終被左宗棠逐步消化吸收,融入了平定西北的滾滾洪流之中,再也難覓獨立的淮係印記。這場由人事、疾病、派係糾葛共同釀成的“銘軍之殤”,成為了左宗棠西征路上的一段插曲,也深刻反映了晚清軍隊內部錯綜複雜的矛盾。

喜歡晚清三傑恩仇錄請大家收藏:()晚清三傑恩仇錄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三國:每天十個人,我慢慢無敵 皇後們,這真不是後宮聊天群 三國:開局種田,撿的白毛丫頭竟 烽火諸侯:春秋與戰國 趕山:帶寡嫂分家後,糧肉囤滿倉 最強兵種?百倍光環農民申請出戰 空境鏡空 DeepBlack深淵 碧藍之海:開局崩壞的現充生活 天獄神醫:歸來未婚妻正辦訂婚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