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步,時間流速的穩定。
這是“夢境編程”的關鍵與最大挑戰,蘇落費了大力氣,將其變得可調控。
夢境的時間流速原本極不穩定,時而凝滯如膠,時而飛逝如電。
蘇落要的不是簡單的加速,而是穩定且可控的流速差。
夢境的時序如同脆弱的蛛網,任何強力的乾涉都可能導致整個結構的崩潰。
最難的也不是控製流速,而是穩定時間流速。
最後,蘇落將其錨定在兩倍左右。
這個流速不會對蘇落造成負擔。
也可以通過持續消耗額外的魔力與精神力,將這個比例線性提升,最高能達到五倍,但代價也高昂,想維持五倍速運轉,其消耗堪稱海量。
時間流速差越大,消耗便呈指數增長。
第三步,模擬現實。
蘇落目光所及,一顆死寂的星球自虛空中誕生。
一顆遵循著他所理解的物理法則的星球輪廓開始緩緩凝聚,這是他所有科學知識的具象化。
這顆星球的物理法則、微觀構型、運行規律……客觀的一切都因蘇落的主觀存在。
然而,構建一個哪怕最簡化的物質世界,其需要處理的信息量也遠超預估。
最後,蘇落幾乎耗儘了魔力與精神力,才在這顆星球表麵構建出了不到十平米的實驗場。
仿真度還不是很高。
這有什麼用呢?
可以近乎無消耗的施放高消耗高危險的法術,驗證法術模型,發現大多數比較智障的錯誤,從而在現實中規避。
實驗推演,蘇落在這裡想乾什麼就乾什麼,想搞大爆炸就搞大爆炸。
模擬對戰,根據已有數據,模擬出對手進行對戰訓練,分析其戰鬥模式與弱點。
當然,最大的問題便是精度,模擬的精度取決於蘇落對該事物的理解深度,無法模擬未知的東西,且目前僅僅模擬到大分子層麵,消耗還極大。
這個模擬現實的靈感取自法術刻錄水晶。
【法術刻錄水晶(優秀)】
【可記錄三個已掌握法術的完整魔力構建模型、能量流動軌跡和釋放細節,記錄成功後,水晶將恒定顯示對應法術輝光】
蘇落之前改造身體的時候把它縫進來當結石了,又改造一下,在夢裡麵都可以用了。
第四步,安全機製。
蘇落搞了三重。
認知異常監測,蘇落把做題機製與自我認知評估體係連接進來了。
魔力過載保護,消耗超過閾值自動退出,這一步是防止時間流速異常的,魔力消耗過多就直接醒來。
認知混淆防護,蘇落設置了不少心理暗示與錨點,且在夢境中設置了絕對違背常理的標識,用來區分現實與夢境。
看著星空中屹立的圖書館與死寂行星,蘇落抹了抹不存在的汗,感覺好有成就感。
因為這些改動並非表象,而是涉及到了夢境本身,蘇落被“踢”出去了好多次。
一切結束,蘇落開始從潛意識中提取信息,創建一個純粹的、理性的輔助意識體,用於管理夢境的日常維護。
剛剛開放潛意識信息,蘇落意識再次空白一片。
“又被踢了。”
蘇落有些頭疼。
“不就是改了一下夢境嗎?怎麼老是被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