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這個統計差異:葉虛自己提供的信息中,在他過往經手的共五百餘件道具中,普通品質占比超過60%。然而,在天賦實際增幅產生的道具裡,普通品質的占比卻驟降至約30%,精良及以上品質占據了70%。這顯然不像真隨機。”
“更有力的佐證是時間序列上的關聯性:”
“求生首日,葉虛缺乏照明,天賦產出為‘燈油’。”
“早期發展階段,天賦產出側重於能快速提升實力或換取資源的‘技能書’。”
“第七天左右,當原始積累成為瓶頸時,天賦產出大量‘怪物肢體’,通過係統回收解決了資金問題。”
“試煉副本中,麵對城中裝備短缺的環境,天賦的產出了‘裝備’……”
“說明天賦的隨機大概率並非盲目,其產出概率的權重,受到葉虛當前所處環境、資源需求狀態等變量甚至主觀意識的顯著影響。”
蘇落落下最後一個字,看見韓鬆筆觸飛快地做著筆記。
韓鬆飛速記錄著這些要點,合上本子後忍不住抱怨:“我靠,這也太複雜了。係統的天賦說明就不能寫得更詳細點嗎?非得讓我們像猜謎一樣。”
“我頭一次看見這麼探究外掛的。”
“沒辦法,這是係統描述機製固有的局限,天賦,道具,寶物……都這樣。”
“係統描述通常隻給出核心效果的概要,而具體的限製條件、觸發閾值和判定規則則不會出現。”
“探究這些未明言的‘關鍵詞’的精確含義,本就是掌握天賦力量的過程。也是用力量的人和被力量用的人之間的差距。”
比如說宋失格的天賦效果二:攻防一體:當你受到攻擊,將會進行一次判定……
對於攻擊的定義,係統可沒有給出,但天賦是客觀存在的。
若按字麵意思無限演繹……
debUff算不算攻擊?時光的流逝算不算攻擊?其他人背後蛐蛐他算不算攻擊?
但這些都沒有,目前就發現是物理精神的雙判定。
還有蘇落的天賦效果一:學習過程中必定獲得最低收益保障。
這天賦可以大幅提高蘇落的學習速度,並且在麵對難到離譜的知識時,依舊可以靠磨時間學會。
那什麼叫“學習過程”呢?
假如讓蘇落自己來定義。
為什麼不學習無限呢?
無限的一部分也是無限啊。
蘇落不就瞬間全知全能了嘛。
目前來看,天賦的“學習過程”是在知識方麵從初始狀態到獲得新的經驗、發生相對持久變化的整個動態過程。
然後就又要定義知識的含義了是嗎?
天賦是客觀存在的,它遵循著一套精密自洽的內部邏輯。而人類使用的自然語言,天生就充滿模糊性和歧義,根本無法精確描述天賦的全貌。
所以鑽漏子是不行的,需要自己去探究天賦真正的效果,琢磨每個詞的含義與其語句的定義,擴展天賦描述的信息量。
“去思考,去驗證,去理解——”
“去探尋力量的本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