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護者之盾”的求救信號,如同一聲來自深淵邊緣的呐喊,回蕩在“方舟一號”死寂的指揮中心內,更重重碾軋在每一個知情者的心頭。那枚暗金色邏輯符文懸浮在能量容器中,微弱卻執拗地閃爍,一遍遍重複著跨越不知多少光年的絕望信息。
一邊,是昏迷不醒、透支生命本源的淩薇,她腹中代表“起源”與希望的孩子光芒黯淡;是僅存不足三成、傷痕累累、能源幾近枯竭的艦隊殘部;是剛經曆慘烈犧牲、身心俱疲的幸存者們。
另一邊,是從未謀麵、卻顯然同屬秩序陣營、正孤軍奮戰、瀕臨陷落的陌生“搖籃”及其守護文明。
救,還是不救?
理智冰冷地嘶吼著現狀:他們自身難保,任何遠征都無異於自殺,是對身後最後火種的極端不負責任。那未知的“守護者之盾”或許在抵達前就已陷落,此行毫無意義。
情感與責任卻在熾熱地炙烤:若對同道求救置若罔聞,他們與冷漠的“歸零機製”、“外域”爪牙又有何異?今日的退縮,或許就是明日自身孤立無援的預演。更何況,“搖籃”本身,就是對抗終極黑暗的關鍵節點。
所有人的目光再度聚焦顧廷錚。他站在醫療艙與指揮中心的連接處,一邊是生命體征微弱、需絕對靜養的妻兒,一邊是全艦幸存者期盼又茫然的眼神,肩上還壓著符文傳來的、沉甸甸的求救信號。
顧廷錚緩緩走回醫療艙,在淩薇床前單膝跪下,輕輕握住她冰涼的手,貼在自己紮著胡茬、浸著疲憊的臉頰上。他閉上眼,仿佛能觸到她意識深處微弱卻頑強的波動,能感知黯淡光繭中,小生命對世界的懵懂感知。
“薇,”他低聲呢喃,聲音沙啞,“你說過,‘起源’代表生命與希望,是連接與守護的力量。若此刻我們轉身封閉內心,那守護的,不過是具等待消亡的軀殼罷了。”
他抬頭望向淩薇蒼白卻寧靜的睡顏,眼中凝著一絲決絕的溫柔:“我信,清醒的你,也會選同樣的路。我們不能讓這微光,隻照亮自己。”
他起身替淩薇掖好被角,深深看了眼那團微弱光繭,毅然轉身大步走向指揮中心。昏暗光線下,他的背影挺得異常挺拔,也異常孤獨。
“王副主任,技術組長,到我這裡來。”他的聲音恢複往日沉穩,卻多了份不容置疑的重量。
一個命名為“殘翼”的極端冒險計劃,在極度壓縮的時間裡敲定。
“方舟一號”及絕大部分幸存者,將留守這片相對隱蔽的“歸墟之海”區域,榨取ax11哨站殘骸中回收的少量能量與材料,以及“墟海”環境中稀薄卻可采集的特殊輻射,進行最低限度的修複與隱蔽。首要任務是守護淩薇、等她蘇醒,並嘗試破解邏輯符文中可能藏有的“巡天者”陣列、“外域”關鍵信息。
而顧廷錚,將親自率領一支由“星槎”號同級、狀態最好的“逐風”號突擊艦,及另外兩艘緊急搶修後勉強具備遠程航行能力的護衛艦,組成微型遠征艦隊,前往信號源坐標,對“守護者之盾”進行偵查與……可能的支援。
這支“殘翼”艦隊,攜著“方舟一號”刮搜出的最後百分之四十能源儲備,及幾乎所有尚能運轉的武器、探測設備。人員更是優中選優,全是自願報名的、最富經驗也最敢死的戰士與技術人員。他們清楚,這大概率是條有去無回的路。
“我們的任務,不是打贏戰爭,”顧廷錚出發前的簡短動員中,目光掃過每張堅毅卻視死如歸的臉,“是確認情況、傳遞信息,若有可能……帶回哪怕一絲希望火種,或至少讓那裡的同胞知道,他們不是孤軍。”
沒有盛大送行,隻有無聲凝望與沉重敬禮。“逐風”號與兩艘護衛艦,像三隻斷翼卻硬要搏擊風暴的孤鳥,緩緩駛離“方舟一號”龐大殘破的母體,再度義無反顧紮入流光溢彩卻殺機四伏的“歸墟之海”,沿求救信號指引的坐標,開啟前途未卜的遠征。
顧廷錚站在“逐風”號艦橋,最後看了眼後方逐漸縮小、承載所有牽掛的“方舟一號”,強迫自己將心神全投入航行與指揮。
與此同時,“方舟一號”醫療艙內,技術組按淩薇昏迷前的部分指引,及顧廷錚的最終命令,開始嘗試極其大膽的操作——他們戰戰兢兢地將蘊含“守護者之盾”求救信號的暗金色邏輯符文,接入淩薇病床旁的能量穩定場,摸索著用極其微弱、非侵入性的能量引導,讓符文與淩薇腹中“起源”光繭、她體內沉寂的“織構者”力量,產生最基礎的共鳴。
理論依據是淩薇曾提過的“起源之力是連接與溝通的鑰匙”。他們希望這連接能穩住淩薇的狀態,甚至……讓她在深度昏迷中被動接收、處理遠方“搖籃”的信息流,或許能找到加速恢複或理解局勢的契機。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這無疑是場賭博。任何能量波動都可能對脆弱的淩薇與胎兒造成不可預知的影響。
遠征開始後的數日,在枯燥緊張的航行中度過。“殘翼”艦隊小心規避“墟海”中明顯不穩定的能量亂流與未知空間褶皺,朝目標堅定前行。
而“方舟一號”這邊,淩薇的監測數據顯示,她的生命體征依舊虛弱,卻未因符文接入而惡化。相反,些微微妙的變化正在發生。
負責監測的醫療官發現,當符文閃爍傳遞求救信號時,淩薇腹部的“起源”光繭,會泛起極其細微的同步亮紋,仿佛在無聲回應。而她的腦波活動,雖仍處深度抑製狀態,卻在某些特定頻段浮起前所未有的、極規律的、仿佛在處理底層數據的微弱波動。
更令人驚訝的是,技術組分析邏輯符文時,發現其中一段原本標記“損壞”、關於“守護者之盾”“搖籃”具體空間坐標與內部結構圖的加密數據包,愣是在接觸“起源”光繭波動後,開始緩慢的……自我修複與解密!
就好像……沉睡的“起源”意識,在無意識間充當著修複、解讀這古老信息的“催化劑”!
這發現讓留守的王副主任與技術組長又驚又喜。這意味著,或許能在淩薇蘇醒前,就獲取目標“搖籃”的更多關鍵情報,為顧廷錚的遠征提供至關重要的信息支持。
然而,就在他們全力解密時,監控“墟海”大環境背景輻射波動的傳感器,突然撈到一次極其短暫、卻強度極高的異常空間震蕩!震蕩來源並非“殘翼”艦隊前往的坐標,而是……此前與“獵犬”投影遭遇的ax11哨站廢墟區域!
那震蕩的波形特征,與“獵犬”利爪撕裂空間降臨時的前兆,驚人相似!
一次或許是偶然,可這第二次……
一個令人毛骨悚然的念頭浮現在王副主任心頭:那隻“獵犬”,或是它的同類,是否並未完全離開?它們是否……正以那片廢墟為據點,或借某種無法理解的方式,持續窺探、甚至……追蹤他們?
“方舟一號”的隱蔽,真的安全嗎?已遠行的“殘翼”艦隊,行蹤是否早已暴露?
一股冰冷的寒意,悄無聲息地在這片希望避難所中滲開。
喜歡七零軍工首席夫人請大家收藏:()七零軍工首席夫人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