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者”懸停的身影,如同懸在人類文明頭頂的巨型沙漏,三十個地球日的倒計時,正以冰冷的節奏流逝。全球像被無形的鞭子抽打著,進入了一場荒誕卻又不得不投入的“文明表演”——所有能被觀測到的角落,都在竭力展現著人類最好的一麵,仿佛要在高等文明的評分表上,搏一個“合格”的印記。
聯合科研項目如同雨後春筍般冒頭,卻多半帶著倉促上馬的浮誇。某國為了展示“能源突破”,將未完成的可控核聚變裝置強行啟動,雖隻維持了三分鐘穩定運行,卻在全球直播中大肆渲染;還有團隊連夜拚湊出“空間探測模型”,實則核心數據全靠模擬,隻為在“守望者”的探測器掃過時,留下“科技潛力”的虛假信號。學術期刊上,與外星文明、能量應用相關的論文數量激增,卻有近半數是東拚西湊的理論推演,連作者自己都清楚,這些文字在真正的星際文明麵前,不過是孩童的塗鴉。
國際合作的“溫情”同樣帶著表演的痕跡。聯合救災隊在媒體鏡頭前,默契地分享物資、協同救援,將“人類共同體”的口號喊得震天響;可鏡頭之外,某國救援隊悄悄扣下了最先進的生命探測儀,理由是“本國技術需優先保障自身人員安全”。應對氣候異常的行動中,各國承諾減排、共享監測數據,背地裡卻在暗中較勁——誰都想借著“合作”的名義,摸清他國應對極端環境的底牌。
這些光鮮表象下的裂痕,像冰麵下的暗流,從未停止湧動。曆史積怨在資源分配時悄然爆發:某國以“曾遭受喀爾拉克攻擊”為由,要求多分50的能量防護材料,遭到周邊國家集體反對;技術壁壘更是形同虛設——“破鏡”音波技術的基礎原理剛公開,就有情報機構試圖竊取核心參數,甚至策反參與研發的科研人員。小規模的軍事摩擦在邊境悄然上演,隻是被各方小心翼翼地掩蓋,生怕在“守望者”的評估中,落下“內部混亂”的惡評。
“守望者”對此似乎毫無波瀾。無數微型探測器如同透明的幽靈,穿梭在地球的每一個角落:它記錄下聯合國安理會會議上,各國代表拍桌爭吵的激烈畫麵,也捕捉到偏遠村莊裡,孩子追著蝴蝶奔跑的溫馨瞬間;它掃描著頂尖實驗室中,精密儀器運轉的數據流,也收錄了網絡空間裡,關於“外星文明是否會毀滅人類”的恐慌言論。這些海量信息如同潮水般湧入它的核心處理器,經過冰冷的邏輯運算,轉化為評估“文明價值”的冰冷數據。
人類文明在這場評估中,像個矛盾的集合體——既有麵對危機時,爆發出的驚人韌性:工廠連夜趕製防禦武器,機器轟鳴聲晝夜不停;實驗室的燈光徹夜不滅,科研人員趴在桌上打個盹,醒來繼續推導公式;士兵們在模擬戰場上反複演練,哪怕中暑倒地,爬起來依舊端著槍衝鋒。可同時,短視、自私與分裂也暴露無遺:為了爭奪“聯合防禦”的主導權,各國明爭暗鬥;為了保住自身利益,關鍵技術藏著掖著;甚至有人散布“投靠‘守望者’就能存活”的謠言,試圖動搖人心。這種矛盾,讓“守望者”的評估結果,籠罩在一層厚厚的不確定性迷霧中。
地下醫療中心的隔離艙內,柔和的能量燈光如同流動的月光,輕輕包裹著淩薇。短短數日,她的變化堪稱驚人——蒼白的臉頰重新染上健康的粉暈,原本虛弱的身軀變得挺拔有力,行走時步伐穩健,再也不見之前的蹣跚。唯有那雙紫色的眼眸,比以往深邃了許多,偶爾閃過的光芒,帶著與年齡不符的沉重,仿佛承載著一個文明的過往。
艾拉的傳承,不僅是修複身體的良藥,更是打開星輝力量大門的鑰匙。此刻的淩薇,已無需刻意集中精神,隻需意念微動,指尖便會綻放出一團乳白色的光暈。那光暈如同有生命般,輕輕跳動著,散發著溫暖的生命氣息——將它靠近受傷的實驗小鼠,小鼠腿上的傷口以肉眼可見的速度愈合;滴入被喀爾拉克能量汙染的水中,黑色的汙染物瞬間消散,水質變得清澈透明。
她開始深入鑽研腦海中那些深奧的星輝知識。能量矩陣的構建原理,曾像一團亂麻般讓她無從下手,如今卻能清晰地“看到”能量流動的軌跡;空間感知的技巧,以前隻能模糊地感應到周圍環境,現在甚至能捕捉到空氣中,因分子振動產生的細微能量波。儘管理解這些知識依舊艱難,比如“空間折疊模型”中的多維參數,常常讓她對著草稿紙皺眉沉思半天,但至少,她不再是毫無頭緒的門外漢。
淩薇的快速成長,讓她成為了基地乃至全球的“希望象征”。一支由頂尖科學家和忠誠戰士組成的特彆小組迅速組建,他們圍在淩薇身邊,協助她研究、測試星輝力量的應用:物理學家根據她描述的能量流動規律,設計出效率更高的能量轉換器——以往需要消耗100單位電能才能產生的防護力場,現在隻需50單位就能實現;生物學家結合星輝能量的生命特性,研發出能加速細胞修複的凝膠,大大縮短了傷員的康複時間;甚至基於“破鏡”計劃升級的聲波放大器,在融入星輝能量後,能更有效地乾擾“影子”寄生的黑色能量,讓被控製者短暫恢複神智。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這些成果雖然初級,卻意義非凡——這是人類第一次真正意義上,不再是被動承受外星文明的衝擊,而是主動理解、運用外星科技。實驗室裡,當第一台星輝能量驅動的小型護盾裝置成功啟動,發出穩定的淡白光暈時,在場的科研人員忍不住熱淚盈眶,有人甚至激動地擁抱在一起——這微弱的光芒,仿佛是人類在星際黑暗中,點亮的第一支火炬。
然而,這份成長在“守望者”眼中,卻成了需要警惕的“風險”。它對淩薇的掃描變得愈發頻繁,原本冰冷的探測光束,似乎多了幾分審視的意味。核心處理器中,一行行警告代碼不斷生成:
【警告:檢測到‘密鑰載體’淩薇與‘原初密鑰’星輝石)融合度提升至17.3。融合速度超出預設模型預測值127,遠超安全閾值。】
【風險評估:高。不可控變量產生概率大幅增加。該變量可能打破‘搖籃’協議平衡,乾擾文明評估最終結果,甚至引發‘搖籃’穩定性危機。】
【建議:根據深空接收的‘失控密鑰’處置指令補充條例草案,立即加強對‘密鑰載體’的監控力度,啟動‘可控抑製’預案準備工作,必要時實施‘安全隔離’——限製其能量活動範圍,抑製融合度進一步提升。】
冰冷的邏輯程序,將淩薇從“需要守護的密鑰載體”,悄然定義為“需要控製的風險源”。那道來自深空的處置指令,如同無形的手,正慢慢撥動著“守望者”的決策齒輪,一場針對淩薇的管控,已在暗中醞釀。
顧廷錚身上的變化,像溫水煮青蛙般,細微卻致命。那縷潛伏在他體內的黑色陰影,如同最狡猾的獵手,完美利用了他的所有情緒:淩薇恢複時的喜悅,被它悄悄轉化為“必須牢牢掌控這份力量”的執念;麵對全球局勢的焦慮,被放大成“隻有絕對權威才能穩定局麵”的偏執;甚至對“守望者”高高在上姿態的不滿,也被扭曲成“人類無需被外星文明評判,應掌握自己命運”的激進想法。
這些情緒的悄然變質,反映在顧廷錚的行動上。他以“保護核心資產”為由,將對淩薇的保護措施升級到近乎偏執的程度:所有接觸淩薇的人,不僅要經過最嚴格的政治審查,還要接受三次獨立的精神狀態評估,哪怕是給淩薇送營養餐的醫護人員,都要提前報備行程、接受全程監控;淩薇的研究成果被列為“超越最高級”的機密,除了特彆小組核心成員,任何人哪怕隻是想看一眼實驗數據,都必須經過他親自簽字批準;更令人擔憂的是,他開始秘密起草一份名為“星火”的計劃——文檔中隱晦地提到,要研究“在極端情況下,從‘密鑰載體’體內安全分離或控製‘原初密鑰’的技術”,理由寫得冠冕堂皇:“防止星輝技術泄露,避免落入喀爾拉克或其他勢力手中”。
這些舉動很快引起了王副主任和部分參謀的警惕。王副主任曾找顧廷錚談話,語氣委婉地提醒:“老顧,淩薇不是一件需要被鎖起來的武器,她是我們的戰友。過度管控,不僅會影響她的研究,還可能讓她產生抵觸情緒。”參謀們也私下議論,認為顧廷錚最近“太緊張了,有點獨斷專行”。但在“守望者”評估的巨大壓力下,顧廷錚過往的功績和如今的權威,讓這些異議如同投入大海的石子,很快被壓了下去。他隻是淡淡地回應:“現在是特殊時期,任何風險都不能冒。等度過這次危機,再調整不遲。”
淩薇敏銳地察覺到了顧廷錚的變化。他依舊會每天來看她,詢問她的恢複情況和研究進展,語氣裡滿是關切。但淩薇能感覺到,那份關心中多了一絲異樣——他看她的眼神,偶爾會閃過一絲審視,仿佛在評估一件“資產”的價值;討論研究成果時,他會下意識地追問“這項技術能否被軍方掌控”“有沒有可能用於武器研發”,語氣裡的計算感,讓淩薇心裡發寒。
她曾試圖用新掌握的精神感知去探查。當她的意識輕輕觸碰到顧廷錚時,感受到的卻是一團混亂的情緒:擔憂、焦慮、責任感,還有一絲若有若無的冰冷。那縷黑色陰影隱藏得極深,如同墨汁融入清水,與顧廷錚自身的情緒完美融合,根本無法分辨。直到一次實驗,淩薇成功激發了一種新的能量護盾——淡白色的護盾如同透明的蛋殼,將她穩穩包裹,表麵泛起細密的光紋,能輕鬆抵禦子彈的衝擊。顧廷錚站在一旁觀看,眼中先是閃過一絲讚賞,但緊接著,淩薇清晰地捕捉到了他心底一閃而逝的念頭,那念頭被黑色陰影放大,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警惕:“……這力量太強了……必須確保絕對掌握在我們手裡……必要時……哪怕用強製手段……”
淩薇的心猛地一沉。她立刻收回精神感知,假裝專注於調整護盾參數,指尖卻因用力而微微發白。顧叔叔……怎麼會有這樣的想法?是最近壓力太大,還是……那縷她曾隱約感知到的冰冷氣息,在作祟?她沒有聲張,隻是暗自決定,要加快精神力屏蔽和能量淨化的研究——不僅是為了抵禦外部威脅,更是為了守護自己的心境,同時,也想找到能淨化他人體內陰影的方法。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月球背麵,喀爾拉克主基地如同被遺棄的陵墓,死寂得連金屬的鏽蝕聲都聽不到。所有攻擊性武器早已收起,能量信號降至最低,甚至連基地外殼的溫度,都被調整到與月球地表一致的233c,完美融入這片荒蕪,躲避著“守望者”探測器和人類深空監測網的搜尋。
但在基地最深處,那座卵形結構正悄然發生著驚人的變化。卵形外殼並非堅硬的金屬,而是由能量與生物組織混合而成,表麵流淌著幽暗的紋路,像活物的血管般緩慢搏動,每一次收縮擴張,都帶著生命蘇醒的韻律。此前隻是一道細縫的裂口,此刻已擴大到足以容納一人進出,幽紫色的光芒從裂口中滲出,照亮了周圍冰冷的岩石,在地麵上投下扭曲的光影。
透過裂口,能清晰看到內部蜷縮的類人輪廓。它如同母體中的胎兒,被淡紫色的能量繭包裹著,身體表麵覆蓋著一層細密的鱗片,鱗片在幽光下泛著金屬般的光澤。能量繭的搏動越來越強,節奏緩慢卻有力,每一次起伏,都在吸收整個月球基地的殘留能量——那些隱藏在牆壁中的電纜、休眠的控製台、甚至是報廢戰艦的殘骸,都在被無形的力量抽取能量,化作滋養這具軀體的養分。
更詭異的是,它似乎能跨越38萬公裡的距離,汲取地球上的負麵情緒。戰爭留下的恐懼、對“守望者”評估的焦慮、各國明爭暗鬥的猜忌……這些彌漫在人類社會中的無形能量,如同涓涓細流,順著某種未知的空間通道,跨越星際,彙入卵形結構中。每當地球上爆發一次小規模的衝突,或是網絡上出現一波恐慌言論,卵形結構內的能量繭,搏動就會更強一分,幽紫色的光芒也會更亮一些。
與之前那個狂暴的黑色陰影不同,這個即將蘇醒的存在,散發著一種內斂而古老的氣息。它沒有嘶吼,沒有躁動,甚至連能量波動都刻意壓製到最低,仿佛一尊沉睡了億萬年的雕像,隻有那雙緊閉的眼睛,偶爾會閃過一絲幽光,暴露了它並非毫無意識。它像一個極有耐心的獵手,在等待最佳時機——或許是“守望者”被評估牽製,無暇他顧時;或許是人類內部因“管控淩薇”的指令,爆發裂痕時;又或許,是潛伏在顧廷錚體內的那縷陰影,徹底掌控其意識時。
此刻的寧靜,如同暴風雨前的沉寂。卵形結構內的存在,正處於“破繭”前的最後準備階段。它在積蓄力量,等待著一個能一舉突破所有防線,將地球納入掌控的時刻。而地球之上,幾乎沒人察覺到,這顆近在咫尺的星球背麵,正孕育著一場足以顛覆文明的危機。
評估期進行到第十天的清晨,當第一縷陽光剛剛越過羅布泊的地平線,懸停在高空的“守望者”飛船突然有了動作。沒有任何預兆,一道加密信息如同驚雷般,同時出現在全球主要領導人的私人終端上。信息內容簡短到極致,卻帶著令人窒息的壓迫感:
【補充指令已接收並確認。‘失控密鑰’預案正式激活。】
【基於當前評估數據文明內部協調性不足,潛在風險係數升高),對‘密鑰載體’淩薇實施第一階段管控:限製其能量活動水平,抑製‘原初密鑰’融合度提升速度。】
【執行倒計時:24標準時。倒計時結束後,將啟動強製管控措施。】
消息一出,全球嘩然!華夏高層的緊急會議室裡,氣氛瞬間凝固到冰點。“守望者”竟然要直接對淩薇出手?!理由竟然是人類沒能達到它的評估標準?!
“這是赤裸裸的乾涉文明內政!我們必須立刻提出抗議!”國防部長猛地一拍桌子,聲音因憤怒而沙啞,桌上的文件被震得跳起。
“抗議有什麼用?”總理揉了揉發脹的太陽穴,語氣沉重,“‘守望者’根本不跟我們講‘道理’,它隻認程序和評估數據。當務之急,是搞清楚它所謂的‘強製管控措施’是什麼——會傷害淩薇嗎?是剝奪她的力量,還是把她隔離起來?”
“必須想辦法和‘守望者’溝通!”外交部長急聲道,“哪怕隻有萬分之一的機會,也要讓它明白,淩薇是我們對抗喀爾拉克、守護地球的關鍵,不是‘風險’!”
會議室裡亂成一團,憤怒、焦慮、恐慌交織在一起。所有人都清楚,以人類目前的實力,根本無法對抗“守望者”的強製手段,一旦它對淩薇動手,人類將失去唯一的星輝力量持有者,對抗“收割者”的希望也會隨之破滅。
消息傳到地下醫療中心時,淩薇正在調試新研發的精神力屏蔽裝置。聽到顧廷錚帶來的消息,她手中的儀器猛地一頓,淡白色的能量護盾瞬間消散。但她沒有像其他人那樣驚慌失措,隻是沉默地站了幾秒,然後緩緩抬起手,撫摸著胸口的星輝石。寶石似乎感受到了她的情緒,微微發熱,散發出微弱的光芒,像是在給予她力量。
“限製能量活動……抑製融合度……”淩薇輕聲重複著“守望者”的指令,紫色的眼眸中沒有恐懼,反而燃起一絲冰冷的決意,“它把我當成了需要被控製的‘變量’,卻忘了,我不是任人擺布的棋子。”
她走到觀察窗前,抬頭望向高空那艘灰色的巨艦,眼中閃過一絲屬於星輝血脈的傲然。想控製她?想剝奪她的力量?沒那麼容易!這些天的研究,她不僅掌握了能量運用的技巧,更對精神力的掌控有了新的突破——她不信,“守望者”的強製管控,能輕易困住一個傳承了星輝文明意誌的繼承者。
而此刻,月球背麵的卵形結構內,那具類人軀體突然睜開了眼睛。幽紫色的瞳孔中沒有任何情緒,卻精準地捕捉到了“守望者”發布管控指令後,地球上傳來的緊張與對抗情緒。它嘴角微微上揚,勾起一個冰冷而詭異的弧度——等待的時機,似乎正在悄然降臨。]]>
喜歡七零軍工首席夫人請大家收藏:()七零軍工首席夫人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