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門如同被狂風撕扯的絲綢,原本流轉有序的星輝能量此刻化作狂暴的光濤,在通道內壁瘋狂撞擊,發出類似金屬摩擦的尖銳嗡鳴。通道邊緣的時空褶皺不斷擴大,如同破碎的玻璃般布滿裂紋,仿佛下一秒就會徹底崩解成虛無。後方,那股冰冷的“凝固”意念如同實質化的巨浪,每一次衝擊都讓方舟艦隊的能量護盾泛起劇烈的漣漪,艦體金屬框架發出不堪重負的“吱呀”呻吟,像是隨時會散架。指揮艙內,紅色警報燈瘋狂閃爍,屏幕上的係統故障提示如同潮水般刷屏,刺耳的蜂鳴聲幾乎要刺穿人的耳膜。
“通道穩定性跌破臨界值!能量湍流強度達到b級,預計完全崩潰時間——不足三分鐘!”導航員死死盯著屏幕上跳動的數據,手指因用力攥著操縱杆而泛白,聲音因恐懼而變調,帶著明顯的顫抖。他麵前的全息星圖不斷扭曲、閃爍,代表星門通道的綠色光帶正以肉眼可見的速度縮短、變淡。
“‘凝固’意念正在鎖定艦隊能量核心!護盾能量指數每分鐘下跌8,三號區域已出現局部過載!”防禦係統操作員的聲音緊隨其後,額頭上的汗珠順著臉頰滑落,滴在控製台上,瞬間被高溫蒸發。他飛快地在鍵盤上敲擊,試圖啟動備用護盾模塊,卻發現係統響應速度因“凝固”意念的乾擾而慢了大半,指令發出半分鐘後,備用模塊才勉強亮起微弱的光芒。
死亡的陰影如同實質般籠罩在每個人心頭,每拖延一秒,生存的機會就如同風中殘燭般黯淡一分。指揮艙內的空氣仿佛被凝固,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淩薇身上,帶著絕望中的最後一絲期盼。
“方舟一號,率先進入星門!最大推力,不計能耗!不要回頭!”淩薇的聲音通過通訊頻道傳遍整個艦隊,冰冷而決絕,如同淬了冰的刀鋒,瞬間壓下了所有的恐慌與混亂。她猛地按下控製台中央的紅色按鈕,啟動了引擎過載程序。她深知,此刻任何猶豫和遲疑,都將把整個艦隊拖入萬劫不複的深淵,唯有以最快的速度穿越星門,才有可能抓住那渺茫的生機。
作為旗艦的“方舟一號”尾部引擎瞬間爆發,噴射出長達數百米的熾熱火焰,在深邃的太空中劃出一道耀眼的光軌。龐大的艦體如同撲火的飛蛾,帶著破釜沉舟的決絕,一頭紮進了那扭曲不穩的星門之光中!艦身在與通道接觸的瞬間,劇烈震顫起來,艙內的物品紛紛晃動、墜落,不少船員因站立不穩而摔倒在地。狂暴的能量流不斷衝擊著艦體外殼,發出“咚咚”的悶響,仿佛要將這臨時拚湊的“鋼鐵巨艦”徹底撕碎,但在引擎的持續推力下,艦體終究還是艱難地、一寸一寸地沒入了星門通道。
“方舟二號、三號!立刻跟上,保持編隊!”王副主任的聲音緊隨其後,嘶啞得如同被砂紙打磨過,他死死盯著屏幕上“方舟一號”逐漸消失在星門中的尾焰,拳頭緊握,指節泛白。連續數日的高強度工作讓他本就疲憊的身體瀕臨極限,但此刻,他必須強撐著保持清醒——這是人類文明最後的希望,絕不能在此刻功虧一簣。
剩下的兩艘方舟不敢有絲毫遲疑,引擎全開,緊隨“方舟一號”之後,奮力衝向那越來越不穩定的光門。“方舟二號”的艦體微微傾斜,顯然在之前的衝擊中受到了損傷,但其引擎依舊頑強地輸出著動力,艦尾的火焰雖不如“方舟一號”耀眼,卻帶著同樣的堅定。
就在“方舟二號”的艦首即將觸及星門邊緣的瞬間,那股冰冷的“凝固”意念似乎終於找到了艦隊防禦的薄弱點。它驟然凝聚,化作一道無形卻極具穿透力的尖刺,如同毒蛇吐信般,狠狠刺向艦隊末尾、因艦體稍顯笨重而落在最後的“方舟三號”!
“警報!方舟三號護盾過載!引擎艙左側被擊中,能量導管斷裂!我們失去動力了!”淒厲的警報聲從“方舟三號”的指揮艙傳來,通訊頻道裡夾雜著金屬斷裂的刺耳聲響和船員們的驚呼聲。監測屏幕上,“方舟三號”的能量讀數瞬間暴跌,原本穩定的引擎輸出曲線變成了一條陡峭的下降直線。
“方舟三號”如同受傷的巨獸,速度驟然減緩,龐大的艦體在太空中劃出一道笨拙的弧線,最終被孤零零地留在了逐漸縮小的星門之外,暴露在那冰冷的“凝固”意念和不斷蔓延的灰色邊界麵前。艦體表麵的部分裝甲已經開始出現“凝固”的跡象,呈現出一種毫無生氣的灰色,如同被無形的手抹去了所有活力。
“不——!”無數人通過舷窗看到了這一幕,絕望的呼喊聲在“方舟一號”和“方舟二號”的船艙內此起彼伏。有人死死攥著拳頭,眼中布滿血絲;有人捂住嘴,淚水不受控製地滑落——那艘被拋棄的飛船上,承載著上萬名同胞的生命,此刻卻成了末日降臨前的犧牲品。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然而,就在這千鈞一發、所有人都以為“方舟三號”將就此湮滅的瞬間,“方舟三號”的指揮艙內,艦長——一位頭發花白、臉上刻滿歲月與風霜痕跡的老航天員,緩緩站直了身體。他透過舷窗,最後望了一眼那逐漸遠去的星門和前方戰友們的尾焰,渾濁的眼中閃過一抹決絕的光芒,那光芒中,有悲壯,有不舍,卻唯獨沒有恐懼。他曾參與過人類第一次載人登火任務,也曾在空間站駐守過三年,如今,在生命的最後時刻,他選擇用自己的方式,為人類文明的火種保駕護航。
“所有部門注意,執行‘斷後’預案。”他平靜地下令,聲音透過公共通訊頻道,清晰地傳入了“方舟三號”每一個人的耳中,也傳到了前方兩艘方舟的指揮艙內,“將所有剩餘能量,不計損耗地轉移至主引擎和信號放大器!‘方舟一號’、‘方舟二號’,不必回頭,不必救援。告訴後方的同胞們,‘方舟三號’會為他們爭取足夠的時間,人類的火種,絕不能在這裡熄滅!”
指令下達的瞬間,“方舟三號”的船艙內陷入了短暫的寂靜,隨後,傳來了整齊劃一的回應:“收到,艦長!”沒有抱怨,沒有退縮,每一個聲音都帶著視死如歸的堅定。他們知道,自己的犧牲,將是為人類文明延續鋪就的最後一塊基石。
下一刻,“方舟三號”那受損的引擎突然爆發出遠超平時的光芒,雖然隻是短暫的一瞬,卻足以照亮周圍的黑暗。這並非為了推進,而是將引擎過載爆炸產生的巨大能量,全部注入到一個臨時拚湊的信號放大器中。隨後,一道包含了人類所有曆史、文化、情感信息的龐大數據洪流,如同決堤的洪水般,對準了那股冰冷的“凝固”意念和灰色邊界,發出了人類文明在太陽係內最後的、嘶啞卻震耳欲聾的“呐喊”!
這道數據流中,有甲骨文上的古老卜辭,有金字塔建造時的智慧結晶,有文藝複興時期的經典畫作,有貝多芬《命運交響曲》的激昂旋律,也有普通人類在日常生活中的歡笑、淚水與對未來的期盼……它沒有任何攻擊性,卻充滿了人類文明千萬年來的“生機”與“秩序”,與那代表著死寂與虛無的“凝固”力量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或許正是這突如其來的、充滿“生命力”的“信息炸彈”,短暫地乾擾了那冰冷意念的鎖定——就像在一片沉寂的荒原上突然響起了嘹亮的歌聲,讓原本專注的獵手出現了瞬間的恍惚。這短短半秒的間隙,成了“方舟二號”最後的生機。
“方舟二號”抓住這轉瞬即逝的機會,艦體猛地加速,如同離弦之箭,險之又險地滑入了即將閉合的星門通道。在它進入的瞬間,星門通道的邊緣已經開始出現“凝固”的灰色斑點,仿佛下一秒就會徹底封死。
而“方舟三號”,連同其上未能撤離的上萬名船員和乘客,在那道“信息洪流”發出後,引擎徹底熄滅,艦體失去了所有動力。隨後,在爆炸殘留的火光中,它被無聲蔓延的灰色“凝固”徹底吞沒。艦體表麵的金屬逐漸失去光澤,變成了毫無生氣的灰色,隨後如同風化的岩石般,悄無聲息地崩解、消散,最終徹底融入了那片代表著永恒靜默的背景之中,仿佛從未存在過。
星門,在“方舟二號”完全進入後,閃爍了幾下,如同風中搖曳的燭火,隨後徹底湮滅在深邃的太空中,隻留下一片空蕩蕩的黑暗,仿佛從未出現過這道連接生與死的“橋梁”。
劇烈的顛簸和能量衝擊如同潮水般退去,“方舟一號”和“方舟二號”仿佛從一場漫長而恐怖的噩夢中掙脫出來。船艙內的警報聲逐漸停止,紅色警示燈熄滅,取而代之的是代表正常航行的綠色燈光。周遭恢複了宇宙航行應有的寂靜,隻有引擎運轉的微弱嗡鳴和船員們沉重的呼吸聲。
他們成功穿越了星門!
幸存的人們紛紛湧到舷窗前,好奇而忐忑地打量著窗外的景象。這裡不再是熟悉的太陽係星空——沒有木星那標誌性的大紅斑,沒有土星美麗的光環,也沒有月球那清冷的身影。展現在他們眼前的,是一片陌生而浩瀚的星域:無數顆恒星如同鑽石般鑲嵌在黑色的天鵝絨幕布上,排列成人類從未見過的星座圖案,陌生而疏離;遠處,一片瑰麗的星雲如同被打翻的調色盤,呈現出夢幻般的紫色、粉色與金色,緩緩流轉,散發著迷人的光芒;更遠處,一顆年輕的恒星正散發著熾熱而充滿活力的光芒,其星係內,通過高倍望遠鏡可以清晰地看到幾顆位於宜居帶的行星,它們如同藍色、綠色的寶石,靜靜地懸浮在太空中,充滿了生命的可能。
他們暫時安全了。
然而,劫後餘生的慶幸還未來得及在每個人心中蔓延,巨大的悲慟便如同海嘯般席卷了所有人心頭。“方舟三號”的犧牲,如同一塊沉重的巨石,壓得每個人喘不過氣。船艙內陷入了短暫的沉默,隻有偶爾傳來的壓抑啜泣聲。很快,零星的哭泣聲彙聚成一片悲傷的洪流,有人靠在艙壁上,肩膀劇烈顫抖;有人緊緊抱著身邊的同伴,淚水浸濕了對方的衣服;還有人默默注視著“方舟三號”消失的方向,眼中充滿了無儘的愧疚與悲痛——他們的生存,是用上萬名同胞的生命換來的。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淩薇癱坐在指揮席上,雙手無力地捂住臉,肩膀微微顫抖,壓抑的哭聲從指縫中溢出。她失去了太多:並肩作戰的戰友,血脈相連的同胞,還有那片承載了人類千萬年文明的熟悉家園……更讓她心痛的,是那個此刻仍在生死邊緣掙紮的人。
她猛地站起身,不顧身體的疲憊與內心的悲痛,踉蹌著衝向醫療艙。沿途,船員們紛紛為她讓開道路,眼中充滿了敬佩與擔憂——這位始終堅守在前線的女科學家,此刻臉上寫滿了憔悴,眼底的血絲如同蛛網般蔓延,卻依舊帶著一股不容動搖的力量。
醫療艙內,白色的燈光柔和卻帶著一絲冰冷。顧廷錚靜靜地躺在複雜的維生裝置中,身上插滿了細密的導管和傳感器探針,連接著旁邊的監測儀器。他的臉色蒼白得如同一張白紙,嘴唇沒有絲毫血色,胸膛的起伏微弱得幾乎難以察覺,生命體征如同風中殘燭,隨時可能熄滅。他胸口那枚曾經耀眼的星形胎記,此刻光芒黯淡到了極致,如同即將燃儘的油燈,隻剩下微弱的光點,幾乎難以察覺。
所有人都清楚,最後的爆發,尤其是那引動密鑰本源力量、直指“凝固”邊界的一指,幾乎耗儘了他所有的生機和星靈血脈的本源。維生係統通過導管,不斷向他體內輸送著高濃度的營養劑和神經保護藥物,勉強維持著他最低限度的生命活動,但他的意識,卻仿佛沉入了無底的深淵,腦波監測儀的屏幕上,隻有一條微弱而平坦的曲線,沒有絲毫波動,如同一片死寂的荒原。
淩薇輕輕走到維生裝置旁,伸出手,小心翼翼地握住顧廷錚冰冷的手。他的手指僵硬而冰涼,幾乎感受不到溫度,隻有那微弱到極致的脈搏,在她的指尖輕輕跳動,如同風中殘燭般脆弱。淩薇的心如同被刀絞一般疼痛,淚水再次不受控製地滑落,滴在顧廷錚的手背上,瞬間被冰冷的皮膚吸收。他不僅是她深愛的丈夫,更是人類文明得以逃出生天的最大功臣——是他的星靈血脈,為人類搭建了與密鑰溝通的橋梁;是他的犧牲,為艦隊爭取到了穿越星門的時間。如今,他卻可能永遠沉睡下去,再也無法醒來。
“密鑰碎片的狀態怎麼樣?”她深吸一口氣,強壓下心中的悲痛,聲音沙啞地問道,目光轉向旁邊的技術人員。
負責監測密鑰的技術人員連忙調出數據,臉上帶著一絲無奈與沮喪,低聲報告:“淩教授,密鑰碎片的能量水平已經降至最低點,處於一種深度的自我封閉休眠狀態。我們嘗試了所有已知的激活方式,包括能量注入、頻率共振和元代碼刺激,但都沒有任何反應。現在,我們無法從它內部讀取到任何信息,它就像一塊普通的金屬碎片,失去了所有特殊能力。”
導航儀瀕死,鑰匙沉睡。
這個殘酷的現實,如同另一記重錘,狠狠砸在淩薇心頭。他們雖然成功逃出了“凝固”的終極威脅,擺脫了死亡的陰影,卻似乎也迷失在了這片陌生的星河之中。星靈族記載中的“源初之地”究竟在何方?它是否真的如傳說中那般,是人類文明新的家園?沒有了顧廷錚的星靈血脈引導,沒有了密鑰碎片提供的信息,他們接下來該去往何處?又該如何在這片完全未知的宇宙中生存下去?
就在淩薇陷入沉思與迷茫之際,通訊器突然響起,打破了醫療艙內的沉寂。“方舟一號指揮艙呼叫淩教授,‘方舟二號’傳來緊急報告,他們的艦體受損嚴重,左側推進器完全失效,生命維持係統也出現故障,需要立即尋找附近的行星進行休整和補給,否則無法繼續航行。”
緊接著,另一份報告也傳了過來:“淩教授,‘方舟一號’的資源庫存統計已經完成。目前,食物儲備僅能維持艦隊全員正常消耗一個月,若實行配給製,最多可延長至兩個月;淡水儲備相對充足,但也僅夠三個月使用;能源方麵,聚變反應堆的燃料剩餘量不足三成,若不儘快補充,艦隊的動力係統和各項設備將無法正常運轉。”
現實的生存壓力如同烏雲般,瞬間籠罩在所有人頭頂。他們雖然逃脫了“凝固”帶來的滅頂之災,卻又陷入了新的困境——在這片完全未知的宇宙中,人類的文明火種依舊微弱而脆弱,前途未卜,充滿了未知與危險。
淩薇深吸一口氣,緩緩鬆開顧廷錚的手,用衣袖擦去臉上的淚水。她知道,現在不是沉浸在悲傷與迷茫中的時候,她必須扛起責任,帶領幸存的人們走出困境。她輕輕俯下身,在顧廷錚的額頭上印下一個輕柔的吻,低聲道:“廷錚,你好好休息,一定要醒來。接下來的路,交給我,我會帶著大家找到新的家園,等你醒來,我們一起守護人類的火種。”
她直起身,轉身走向醫療艙門口,腳步雖然有些沉重,卻帶著一種不容動搖的堅定。走到門口時,她停下腳步,回頭望了一眼躺在維生裝置中的顧廷錚,眼中閃過一絲溫柔,隨即被決絕取代。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指揮艙內,所有核心成員都已集結完畢,等待著她的指令。淩薇走到指揮台中央,目光掃過舷窗外那片陌生而浩瀚的星河,又依次看向在場的每一個人——他們的臉上都帶著疲憊、悲傷,卻也有著對生存的渴望和對未來的期盼。
“各位,”淩薇的聲音雖然依舊沙啞,卻帶著一種安定人心的力量,“我們失去了‘方舟三號’,失去了上萬名同胞,也暫時失去了方向,但我們還活著,人類的文明火種還在。接下來,我們將兵分兩路:第一,由‘方舟二號’派出探測小隊,對前方那顆年輕恒星係內的宜居行星進行詳細勘察,確認其是否具備休整和補給的條件;第二,技術團隊立即著手修複‘方舟一號’和‘方舟二號’的受損設備,尤其是‘方舟二號’的推進器和生命維持係統;第三,資源管理部門重新製定嚴格的資源配給方案,確保每一份物資都能得到最合理的利用。”
她頓了頓,目光再次投向窗外那片充滿未知的星域,眼神變得愈發堅定:“無論前路如何艱難,無論我們將麵臨怎樣的挑戰,人類文明的火種既然已經播撒到了這片陌生的宇宙,就必須頑強地生存下去,綻放出屬於我們的光芒。我們不僅要活下去,還要帶著‘方舟三號’同胞的希望,帶著地球文明的傳承,在這片新的星域,重建家園!”
她的話語如同點燃的火炬,瞬間點燃了所有人心中的鬥誌。悲傷與迷茫漸漸褪去,取而代之的是堅定的信念與不屈的意誌。指揮艙內,響起了整齊而有力的回應:“遵命,淩教授!”
在這片陌生的星河中,人類文明的火種,雖然微弱,卻依舊頑強地燃燒著,向著未知的未來,緩緩啟航。
喜歡七零軍工首席夫人請大家收藏:()七零軍工首席夫人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