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老頭抱著撿來的小嬰兒,哼著不成調的曲子,美滋滋地往回走。
剛走到自家那有些年頭的籬笆小院外,就被隔壁聞聲出來的鄭娘子瞧了個正著。
“哎呦,施老。”鄭娘子眼睛尖,一眼就瞧見了那繈褓,聲音頓時揚了起來。
“您這懷裡抱的是?天爺,您養著少伯一個半大孩子還不夠,這又是從哪裡弄來的娃娃?還是個女娃娃。”
她湊近一看,隻見繈褓裡的孩子玉雪可愛,一雙眼睛尤其清亮,正安靜地瞅著她,心一下子就軟了半邊,語氣卻帶著善意的調侃。
“您和少伯兩個男子漢,粗手粗腳的,哪裡懂得照顧這麼嬌嫩的女娃娃喲。”
施老頭一聽,胡子都快翹起來了,故意板起臉。
“鄭家娘子,你這話說的,我怎麼就養不好孩子了?你看看少伯,被我養得多好,知書達理,聰慧過人,是我們苧蘿村頭一份的神童。”
鄭娘子連連擺手,笑道。
“是是是,少伯自然是頂好的。可這女娃娃不一樣嘛,你看這小模樣,多招人疼。”
她話音未落,跟在她腳邊,剛滿周歲走路還跌跌撞撞的女兒,竟搖搖晃晃地朝著施老頭撲了過去,小胖手努力想去夠那繈褓。
鄭娘子嚇了一跳,趕緊跟過去扶住女兒,生怕她摔了。
這一靠近,更看清了嬰兒的模樣,頓時眼睛亮晶晶的,喜愛之情溢於言表。
“哎呀呀,你看我家旦旦,多喜歡這個小妹妹!”
三人低頭看去,隻見鄭家的小女娃,正踮著腳,伸出肉乎乎的手指,小心翼翼地碰了碰嬰兒的臉頰,而更讓人驚奇的是,一直沒什麼大表情的瀧川,在看到這個小女娃的瞬間,竟咧開小嘴,露出了一個極其燦爛的笑容,眼睛彎成了月牙,比之前施老頭和範少伯怎麼逗弄時的反應都要熱烈得多。
施老頭和站在門口默默看著的範少伯,心裡頓時都有些不是滋味。
合著他們爺倆忙活半天,還比不上隔壁家一個路都走不穩的小丫頭?
鄭娘子看著兩個娃娃之間的互動,心都要化了,當即拍板。
“施老,我看這樣吧!這孩子你們爺倆照顧終究不便,以後就讓我多幫著照看些,就當我家又多養了個女兒,你看她們倆,多投緣。”
施老頭看著夷光那難得一見的開心笑容,又看看鄭娘子真心實意的模樣,捋著胡子沉吟片刻,終於點了點頭。
“那就有勞鄭家娘子了。”他到底不是不識好歹的人。
於是,小小的夷光,便在施家與鄭家之間,有了兩個“家”。
施老頭依舊會抱著她,對著她念些《詩經》裡的句子,也不管她聽不聽得懂。
範少伯則依舊沉默,察覺到這個小師妹似乎不太待見自己,便也更少往前湊,大多時候隻是默默承擔起做飯、打掃的雜務,目光偶爾掠過那個被師傅和鄰家婦人捧在手心的小小身影,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複雜。
日子就在這苧蘿村的青山綠水中,平靜地流淌了三年。
夷光長到了三歲,粉雕玉琢,越發可愛,隻是性子依舊比尋常孩子沉靜許多。
這一日,施老頭和範少伯接到了越國君王傳來的詔令,請他們出山相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