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東方日報的日發行量最高,但其廣告位的日營收,卻不如明報這類定位精英群體的報紙。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這一現象,證明了報紙定位對於廣告營收的重要影響。
大唐報業的《香江新報》,定位也是普羅大眾,廣告位營收和東方日報差不多。
不過東方日報有第一位置加成,還是比《香江新報》略高。
6月《香江新報》剛發行,市場沒有穩固,廣告費低的可憐。
這個月銷量穩中有升,坐穩了老二的位置。
平均每天廣告位收費能達到11萬港元左右。
7月廣告營收330萬港元。
大唐報業報紙+廣告,合計營收888萬港元,利潤222萬港元。
漫畫+報紙業務,在7月份為大唐文化帶來了總計4088萬港元的營收,774萬港元的利潤。
公司的營收不錯,支出同樣龐大。
其中收購《天天日報》耗費220萬港元。
收購三家印刷廠總計花費780萬港元。
此外,公司運營過程中的各種消耗也有一些。
這些支出費用加起來總計1124.5萬港元。
扣除支出,大唐文化目前的賬戶餘額為1922萬港元。
其中還有30屬於供應商應付款,還有1000萬港元是渠道商保證金。
將這些款項扣除後,公司實際可支配的自有資金僅有345.4萬港元。
當然,如果再算上林潮宗之前借走的1100萬港元,公司實際資金還是有不少。
大唐文化在短短兩個月時間裡。
從原本瀕臨破產的漫畫社,搖身一變成為一家擁有三家子公司,運營商突破4000萬港元的集團公司。
這讓林潮宗此時內心,多少還是湧起一絲成就感。
按照目前的月營收情況來計算,一年下來,大唐文化的營收至少能達到四億港元。
以此來估算公司的估值,破億簡直是輕而易舉。
香江大大小小的公司有4萬多家,可大部分都是小作坊。
能夠達到年營收四億港元的企業,絕對可以排入前50名之列。
林潮宗想到那些香江的地產巨頭時,他心中的自得瞬間煙消雲散。
這些巨頭們隻需拍下一塊地皮,炒作幾棟樓,交易金額動輒就是十億、幾十億!
相比之下,自己的成就似乎顯得微不足道。
不過,林潮宗並沒有因此而氣餒。
雖然沒有涉足地產行業,但並不妨礙他在這個領域賺錢。
他在佳寧股票上持續投資了數月,現在,時間已經悄然進入了8月。
離記憶中那一場天價大廈交易已經不遠。
一旦這筆交易完成,他將徹底擺脫資金不足的困境。
到時候不僅收購麗的電視台不會再缺資金,說不定還有多餘資金,收購一家上市公司玩玩。
如今的香江正處於牛市階段的中期,資本市場火熱。
距離牛市最巔峰時期還有一年的時間。
這段時間,都是資本市場最容易融資的時候。
如果能夠抓住這個機會,擁有一家上市公司,那麼就等於掌握了一把打開財富之門的金鑰匙。
在港元危機降臨之前,通過上市公司供股集資,可以輕而易舉地籌集到大量資金。
彆人的危機就是自己的機會。
佳寧集團不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嗎?
陳宋青靠著騙術,能在短短幾年時間內做到上百億市值,一躍成為香江十大財團之一。
陳宋青可以,那林潮宗覺得也行。
看到財報上,顯示公司賬戶上躺著的1000多萬資金。
這些資金要充分利用,創造更多的價值,而不是被閒置浪費。
佳寧集團尚未公布出售佳寧大廈的消息之前,一個絕佳的機會。
手上有錢,都不趁著機會為自己多撿一些便宜籌碼,那都對不起自己。
林潮宗想到這裡,心跳不由自主地加快,在辦公室裡再也坐不住。
他迅速將手中的財報合上。
站起身來,腳步匆匆地直奔財務室。
一進入財務室,林潮宗要求財務打一張1000萬港元的借條。
對於老板要跟公司借錢,公司財務哪敢說什麼?
立馬按照林潮宗要求開出一張1000萬港元支票。
林潮宗一拿到支票,便下樓坐車,朝著遠東交易所的方向疾馳而去。
喜歡重生香江:從上官小寶徒弟開始請大家收藏:()重生香江:從上官小寶徒弟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