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的東瀛東京,城市功能完善,基礎設施先進,擁有發達的交通網絡和現代化的建築。
其繁華程度,已經不輸於後世的魔都。
現在的魔都和其相比,怕是連東京的鄉下都比不上。
林潮宗在大島一郎安排下,住進了千代田附近一家五星級酒店。
休息一晚之後。
次日一大早,大島一郎就充當起向導,遊覽起東京。
在林潮宗的提議下,一行人乘車前往秋葉原。
大島一郎是一個合格的導遊。
一路上,都在辛勤的為林潮宗介紹秋葉原的盛況。
“林先生,我們秋葉原以家用電器銷售為核心,被稱為“電器街”。
這裡聚集了大量銷售冰箱、洗衣機、電視機等“三神器”的店鋪。
全國約一成的家電銷售集中於此。
今年,我們秋葉原更是開通電器店免稅服務,成為國際遊客購物的核心目的地。
秋葉原依托成熟的供應鏈,覆蓋從家用電器,到高端電子產品的全品類銷售,年銷售額可以達40兆日元。”
大島一郎言魚之間,都充滿了對東瀛的自豪。
林潮宗嘴上時不時回應大島一郎話語,腦海中卻在想著前世關於東瀛這個時期報道。
這個時期東瀛家電產業處於巔峰期。
電器產品可以說是打遍全球無敵手。
連米國不少電器產業都被擊垮。
毫無招架之力。
不過,林潮宗記憶中,知道以後秋葉原這裡會成為東瀛二次元文化中心。
現在風光無限的電器街,會逐漸消亡。
80年代是東瀛電子行業的巔峰。
但也正因為如此,就被米國製裁。
到九十年代初,超越全球的經濟美夢泡沫破裂。
日元大幅度升。
電器產品出口遭到嚴重打擊。
同時,也導致秋葉原電器業務遭受重擊。
此時小眾產業的動漫,到九十年代中期後,才會逐漸發展成為東瀛重點產業。
林潮宗前世做動漫,專門研究過東瀛動漫發展史。
九十年代中期,《新世紀福音戰士》的熱播,引發了東瀛社會對動漫、手辦等二次元產品的狂熱。
該作品的周邊銷售額達300億日元,直接刺激了秋葉原手辦店、動漫專賣店的興起。
到九十年代末,手辦大廠“海洋堂”在秋葉原開設首店。
此後三年內手辦店鋪密集入駐,標誌著秋葉原開始向二次元產業傾斜。
2000年後,秋葉原標誌性建築“收音機會館”中,超半數店鋪被動畫、漫畫、遊戲、手辦商品占據。
傳統電器店比例顯著下降。
女仆咖啡廳、akb48劇場等二次元業態成熟,讓秋葉原正式成為全球禦宅族聖地。
不像現在,林潮宗轉了一圈下來,發現漫畫和遊戲商店,現在隻有零星幾家。
可以說,秋葉原的電器產業被漫畫和遊戲取代的起點是90中期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