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打獨鬥的時代過去了!”林潮宗鄭重道:“香江人口也就500多萬,市場太小。
我們需要整合資源,向外擴張。
我提議成立香江電影全球聯盟。
由我們四家組建新的發行公司,和漫威聯美影業合作。
在本土,由新的發行公司,統一發行電影。
也就是說,以後香江所有電影,都可以在彼此院線上映。
將票房潛能徹底釋放出來。
打破以往各自畫圈的不利局麵。
國際發行上聯合起來,通過聯美的網絡將香江電影推向世界。
同時,聯美也會投資香江電影製作,為本地注入資金。”
邵一夫、周文懷、雷覺昆三人聽到林潮宗提議,卻是大皺眉頭。
他們感覺林潮宗是想要通過聯美的發行渠道,吞並他們的發行渠道。
他們想要的隻是將自己旗下電影,發行渠道不能達到的歐美市場,在聯美渠道上映。
按照林潮宗的提議,香江以後發行電影,都被一家公司控製死。
這種把渠道命脈掌握在彆人手上的事情可不是他們想要的合作方式。
第一個不樂意的就是邵一夫。
邵氏電影模式,現在還是早期電影製作公司、發行、院線一條龍壟斷模式。
他的院線也很少發行彆人的電影。
就是一個自產自銷的獨立大片場電影王國。
早期好萊塢就是采用這種模式。
這種模式有利有弊,好處是可以做到有自己基本盤。
弊端就是過於封閉,消費者沒得選。
會導致為了追求利潤,電影製作上大幅度壓低製作成本,缺乏創新,電影質量越來越差。
好萊塢現在早就拋棄這種落後模式。
周文懷就受不了這種模式壓榨,和邵一夫鬨翻,選擇出來成立嘉禾。
嘉禾在邵氏模式上,進行創新,不再追求全產業鏈控製,又不願意向好萊塢那樣完全將製作、發行、院線獨立。
而是采用折中辦法,發明衛星公司模式。
通過控製發行渠道和院線下遊,掌控衛星公司上映渠道。
衛星公司要上映,還得交保底費。
嘉禾可以說是穩賺不賠。
讓這些衛星公司為嘉禾打工。
關鍵是,周文懷不知道是不是給邵一夫打工太久,表麵上看給衛星公司分紅。
還給他們高片酬,還投資發行。
可事實上,在票房分成上,扣的一逼,衛星公司投資拍了一部電影,很久都拿不到片酬。
特彆是海外發行電影,不知道多少電影公司被坑死。
白白便宜了嘉禾。
本質上嘉禾和邵氏一樣黑。
隻不過邵氏是明確告訴你,我這裡工資低,想分紅沒有。
嘉禾是來陰的,看起來好處多,實際隻是賬麵分紅多,拿不到錢。
所以周文懷也很不樂意林潮宗的提議。
這會讓嘉禾衛星公司模式失控。
都可以直接找發行公司談發行,那我為什麼還要讓你嘉禾參股我的公司。
金公主能夠快速崛起,就是因為雷覺昆看透嘉禾這一點。
直接把院線取消保底製度,讓獨立電影人都可以來上映。
還扶持優質公司,所以一炮而紅。
搶走了不少獨立電影公司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