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瀛半導體的崛起,價格戰讓米國半導體行業受到巨大衝擊。
後世大名鼎鼎的英特爾,此時最核心業務還不是微處理器,而是存儲芯片。
這一塊業務現在可以說是搖搖欲墜。
其它半導體工廠也好不到哪裡去。
米國高昂的人工,價格上根本競爭不過東瀛。
市場最龐大的中低端市場,已經被東瀛控製。
現在隻在高端市場,維持優勢。
大量的中低端半島體工廠要麼關閉,要麼搬到國外生產。
或者乾脆找東瀛半導體工廠代工。
西部電氣工廠的生產線就已經停了一半。
林潮宗進入工廠後,就看到工人們三三兩兩地站在車間裡,臉上滿是焦慮。
廠長彼得見到林潮宗,就像是見到救命稻草。
at&t電信因為壟斷問題,正麵臨拆分。
已經暫時停了原材料供應,上周又裁了50人。
他們半導體工廠之前全靠at&t電信內部消化。
at&t電信有著米國90的龐大通信市場,對通信級彆需求極大,足以養活他們半導體工廠。
要是被拆分,壟斷機製被打破。
那些拆分之後的公司,為了成本考慮,可未必願意采購他們高價芯片。
東瀛那些便宜芯片,才是他們最好選擇。
前段時間,林潮宗派來的人,想要收購他們生產線,承諾保留工人,讓他們看到新的出路。
彼得帶著林潮宗在工廠車間裡參觀,不斷推崇他們工廠的輝煌曆史,期望林潮宗能注資收購。
彼得見林潮宗目光在那些老舊設備上皺眉,以為林潮宗不滿意設備陳舊。
急忙解釋:“林先生,我們晶圓製造設備雖然老舊一些,但是我們保養的很好。
工廠工程師們對這些設備非常熟悉。
我們工廠現在月產能達到400萬顆合格通信芯片。
如果將全部生產線開工,月產能更是可以達到600萬顆合格芯片。”
“靠著這些老舊設備,良品率能達到70嗎?”林潮宗淡淡道:
“據我所知,東瀛半導體芯片良品率可是超過80,東瀛電氣、日立這些龍頭,良品率甚至能達到90以上。”
彼得聽到這話,內心冰涼。
一時間不知道該怎麼回答。
80年代初東西半導體晶圓廠的良品率,普遍超過80。
米國同類工廠,良品率大多在60至70。之間。
加上人工更高,同類產品成本比東瀛要高10以上。
許多需要芯片的公司,一年淨利潤都未必有10。
這讓采購商,毫不猶豫選擇拋棄米國芯片。
靠著價格優勢,東瀛現在已經是全球最大的半導體芯片生產國。
其產量大、成品率高、質量好,使得他們米國半導體企業望塵莫及。
“林先生,我們工廠良品率雖然比不上東瀛半導體工廠,可我們也有自己優勢。
我們西部電氣成立多年,這家工廠最大的價值不在設備,而在人。
我們有500多名優秀工程師,其中有100名都是高級技術工人。
有20名頂級工程師,還參與過at&t5ess交換機芯片的研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