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誰能夠保證自己的電影一定獲獎。
邵氏老片展位,也獲得了一筆意外大收益。
邵一夫彆出心裁地將一百部邵氏經典電影打包成東方經典係列,吸引了眾多歐美錄像帶發行商的關注。
這個建議也是林潮宗給出的主意。
在有餘力的情況下,他也不介意幫助香江本土電影。
隻靠他單打獨鬥,香江電影行業很難碰撞出火花。
“這些老電影在歐美市場很有潛力。”一位米國錄像帶公司的代表說道:
“我們願意出1200萬港元購買這個套餐。”
“太低了,最少5000萬港元。”
“太高了,1300萬港元!”
“4500萬港元!”
一番討價還價後,最終以2500萬港元達成合作。
這可把邵一夫高興壞了。
這些老電影,隻能放在片庫裡吃灰。
沒想到現在發揮餘熱大賺一筆。
交易市場內,各種語言的交談聲、計算器的按鍵聲、打印機的運作聲交織在一起。
電影版權交易,一時間好不熱鬨。
來自不同國家的片商們時而激烈爭論,時而舉杯慶祝,每一個簽約儀式都伴隨著香檳開啟的聲響。
中午時分,交易市場旁的餐飲區座無虛席。來自世界各地的電影人一邊用餐,一邊繼續著商業談判。
在這裡,一盤炒飯可能價值百萬,一杯奶茶可能成就一樁跨國交易。
“這才是電影節的精髓所在。”一位來自意大利的製片人感慨道:
“在這裡,電影不僅是藝術,更是連接世界的橋梁。
去年傑克林在電影節上說的這句話,我現在更加認同。”
下午,各個展位開始統計成交額。
不斷有工作人員將最新的交易數據,送到組委會辦公室。
馬維聰看著手中的報表,臉上露出欣喜笑容:“林生,僅僅第一天,交易額就已經突破4億港元!
比我們預想中還要多。”
“這點交易隻是開胃菜。”林潮宗笑道:
“等到電影頒獎結束,那些獲獎電影,版權費才是大頭。”
采訪結束後,林潮宗站在交易市場的二樓,俯視著下方熙熙攘攘的人群。
他看到來自東西方的電影人在這裡交流、交易、合作,這正是他想要看到的景象。
現在已經是第二屆,盛況更勝去年。
一個國際電影節底蘊很重要。
這個東西很多時候要靠時間積累。
現在香江國際電影節,每兩屆都生意紅火。
隻要再持續幾年積累口碑,全球的電影參展商,都會自發的前來參加。
到那時,香江國際電影節的地位才會穩固。
傍晚,當第一天的活動接近尾聲時,會展中心外的電視牆上,開始滾動播放當日的交易成果。
每當有破紀錄的交易額出現,圍觀看熱鬨電影人、遊客、香江市民都會發出陣陣歡呼。
3月9日,電影版權交易取得開門紅之後,後續幾天交易額雖然不如第一天。
可每天交易額,基本都能保持在5000萬港元以上。
喜歡重生香江:從上官小寶徒弟開始請大家收藏:()重生香江:從上官小寶徒弟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