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的19號和20號兩天裡。
獲獎電影的版權,被各大片商搶購。
3月20日下午4點,會展中心的新聞發布廳裡,工作人員正在向媒體分發獲獎名單和交易額統計。
在香江會展中心的新聞發布廳內,馬維聰正在主持本屆電影節的最終成果發布會。
台下座無虛席,來自世界各地的記者們舉著錄音筆,認真記錄著每一個數字。
“本屆電影節總交易額達到14.5億港元,較去年增長百分之45。”
馬維聰的話音剛落,台下立即響起一陣快門聲。
“其中,《蜀山:劍俠傳奇》海外版權預售達八百五十萬美元,創下華語電影新紀錄。
影片的全球發行也已經確定,將在4月1日愚人節,同步在二十多個國家和地區上映。"
當記者們看到最終“14.5億港元”交易額時,現場響起了一片驚呼。
“14.5億港元,比去年還多了四億多港元。”一位東瀛記者忍不住驚歎:
“我們東瀛電影節都沒有做到這個交易額。”
“何止東瀛電影節做不到,全球各大電影節版權交易額,達到這個程度的,隻有戛納電影節。
戛納電影節用幾十年的沉澱才做到。
香江國際電影節隻用了兩年,不得不讓人佩服林潮宗手腕。”
更令人驚喜的是電影節帶來的連鎖效應。
香江旅遊發展局同時發布數據。
顯示在電影節期間,香江酒店平均入住率達到98。
餐飲業收入同比增長40,零售業銷售額同比去年增長15。
“這不僅僅是一個電影節的勝利,更是整個香江的勝利。”旅遊發展局主席何明田在發布會上如是說。
林潮宗也趁此機會,宣布了一個震撼的消息:
“大唐文化將和嘉禾、邵氏、金公主共同投資5億港元,成立亞洲電影基金。
專門用於扶持亞洲地區的電影新人新作。
消息公布當天,大唐文化、嘉禾、邵氏、金公主的辦公室,就被來自全亞洲的青年導演們包圍。
來自寶島省的侯笑賢、來自內地的張一謀、來自東瀛的相米慎二。
這些後來享譽世界的導演們,此時都還是初出茅廬的新人。
他們帶著自己的劇本和創意,希望能夠獲得基金的支持。
“這是改變亞洲電影格局的重要一步。”著名影評人石琪在專欄中寫道。
與此同時,林潮宗還做了一件影響深遠的事,他借著這次蜀山鍛煉出一批香江電影特效人才。
在香江注冊特效工作室——數字王國。
引進好萊塢最先進的特效設備,為香江培養本土的特效人才。
之所以升起這個念頭,是這次邀請工業光魔給《蜀山》做特效,他發現一個很大的弊端。
西方人在對東方文化理解上不夠,做出來的特效,總是會有很大的差異。
所以他還是決定耗費巨資,成立專屬於東方的特效工作室,
這次電影節後續效應中,最令林潮宗驚喜的是香江電影整體地位的提升。
香江金像獎已經被公認為世界五大電影節之一。
與戛納、威尼斯、柏林和蒙特利爾齊名。
多個國際製片公司,主動尋求與香江電影人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