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4月1日,周五,愚人節!
天光未亮,銅鑼灣碧麗宮戲院外已經排起一條長龍。
排在最前麵的是幾個中學生,他們帶著折疊凳和《蜀山》宣傳單,興奮地交流著對電影的期待。
“聽說今天的票根可以換限量版海報,我一定要拿到!”一個戴眼鏡的男生緊張地捏著零錢。
“我阿媽昨天特意去黃大仙求了支好簽,說這片子一定能讓我們香江電影威給全世界看!”另一個接口道,臉上滿是自豪。
“我可是在上次電影節上看過一次,我跟你們說…”
一些在電影節上有幸搶到《蜀山》電影票的幸運市民,一時間成為人群焦點。
不少市民圍著他們,聽他們吹噓電影的情節。
不遠處,一位西裝革履的影院經理正對著步話機嘶吼,額頭冒汗:
“什麼?加開的四個廳也預售滿了?
想辦法!把員工休息室的椅子搬出去!
我要在過道裡再加五十個位子!”
大唐影業總部內,氣氛熱烈。
大唐影業總經理師蘭笙,激動的向林潮宗彙報:
“林生,全香江四十八家戲院,首日排片超過六百場,所有場次均告售罄!
根據終端反饋,碧麗宮、普慶、利舞台等大戲院,迫於民眾需求,已決定加開通宵午夜場!”
林潮宗微笑著點了點頭,《蜀山》經過電影節首映,加上這段時間大力宣傳。
這部香江第一部投資5000萬港元的特效大電影,早就成為香江市民最期待電影。
首日票房被搶光也很正常。
不僅如此,林潮宗還借助掌控的聯美公司龐大發行網絡,在全球同時發行。
《蜀山》在北美首日開畫影院數便達到1200家,這規模已堪比去年《e.t.外星人》的聲勢。
而在亞洲,東瀛東寶院線拿出了450塊銀幕,加上自己掌控的日活院線,總計超過520塊銀幕。
東南亞地區也超過了600家影院同步上映。
林潮宗看著鄧玉蘭吩咐道:“聯係漫威聯美斯坦李總裁,北美市場,我要在首周末看到影院數擴展到1500家以上。
歐洲方麵,英、法、德、意四大市場,首周銀幕數不能低於800塊。”
“好的!”鄧玉蘭接到命令,迅速轉身去執行。
隨著命令的下達,聯美的渠道機器全力開動。
這讓《蜀山》的放映規模,在1983年完全達到了好萊塢a級大製作的水平。
也是首部華語電影享受這種待遇。
………
下午兩點,首場放映結束。
戲院大門打開,湧出的觀眾臉上還殘留著震撼與興奮。
“哇!這才是我心目中的仙俠電影,以前看的那些武俠電影,簡直o爆了。”一個年輕白領手舞足蹈地對同伴比劃。
“李英奇太好看了!她那把紫郢劍發光的時候,我心跳都快停了!”
幾位原本對華語電影興趣不大的洋人觀眾,也邊走邊用英語激烈討論:
“不可思議的東方哲學!他們的力量體係完全不同於我們的魔法!
他們的魔法師居然不用坐在掃帚飛起來,踩在劍上就可以飛。”
“我覺得踩在劍上飛,比掃帚酷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