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明顯風向變了。
邵一夫聽到這些董事,以前一個個都反對大投資。
即便是前段時間,受林潮宗刺激,他想要重振邵氏,加大投資成本拍電影,這些董事依然心有顧慮。
現在一部《蜀山》就改變了他們的態度。
讓他這位華人電影教父,也不得不暗自感歎林潮宗的厲害。
邵氏董事的改變,也正是邵一夫想要看到的。
當即拍板從西遊記中,截取其中一段故事,拍攝神話特效大電影。
邵氏反應如此,死對頭嘉禾電影公司反映,同樣如此。
董事會議上,周文懷麵對董事大聲說道:
“林潮宗為我們闖出了一條新路。
之前他隻能給我們提供全球電影排片。
現在更是創出了獨屬於我們東方文化的電影,還能打開世界電影大門。
以往我們隻能往西方電影裡湊。
現在我們也要變,可以想辦法把我們最擅長的港式喜劇,也包裝上不輸好萊塢的特效和大場麵!
另外,我們應該收集華夏5000年神話故事,打造屬於我們嘉禾的神話電影。”
新藝城乃至香江其他有點實力電影公司,也同樣在積極開會討論。
一時間,香江的編劇們成了最吃香的一群人。
各電影公司的要求下,編劇們紛紛鑽進了圖書館,埋頭於《山海經》、《淮南子》等古籍之中。
試圖尋找下一個能夠媲美“蜀山”的東方超級ip。
以往那些靠著“屎尿屁”笑話和簡單打鬥,就能撈錢的小型電影公司,頓時感到了刺骨的寒意。
在大唐影業、金公主、嘉禾、邵氏影響下,市場和人才迅速向“大片”靠攏。
香江電影市場開始產業升級。
向著好萊塢電影市場格局轉變。
好萊塢電影市場中,a級製作大電影基本屬於八大巨頭專屬。
其它中小電影公司就算有好劇本,也根本沒那個資本和實力去拍攝。
凡是a級製作電影,必有好萊塢巨頭參與,才能保障全球發行。
香江電影市場,以後也會如此。
前世,香江電影市場被外資搞得一團糟糕,香江太小,手裡有點錢就能搞一條院線,給自己電影排片上映。
90年代,香江電影巔峰時期,香江院線數量最多時達到7條院線。
關鍵還各自為政,拍電影不再以質量為主,而是以速度為主。
現在大唐影業牽頭,往大投資電影方向發展,這種電影需要全球市場才能回本。
不再是一個小資本,隨便投點錢就能拉起一條院線的時代。
九十年代那種混亂現象,已經不可能再出現。
以後影迷習慣看大片後,那些外資想來香江投資拍電影撈錢,也得搞大片才行。
粗製濫造的糊弄人的所謂大片電影,彆想登上全球發行渠道。
因為東方有全球發行渠道的電影公司,掌握在林潮宗手裡。
不可能給他們這個機會,毀滅東方電影。
至於好萊塢其它巨頭,更不可能隨隨便便給一部爛片全球發行。
……
《蜀山:劍俠傳奇》在進入第二周之後,票房開始進入井噴期。
不過,此時林潮宗的精力,不在一部電影票房上。
之前應寶島省邀約,他已經答應在4月5日,前往寶島省洽談投資。
喜歡重生香江:從上官小寶徒弟開始請大家收藏:()重生香江:從上官小寶徒弟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