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6年《除夕》,心情是真不一樣。
鬼子被打跑了,今兒個又是除夕,再冷的天,也擋不住人們,高興的心情。
劉平寇天不亮就爬起來了,他今年15歲了。
“平寇,起來啦!去把院兒裡的雪掃一掃,把那捆柏樹枝也抱進來,上午綁燈籠用呢。”他娘李香梅的聲音從堂屋傳來。
“哎,來了娘!”劉平寇應了一聲,抄起牆角的掃帚就往外走。
院子裡,昨兒夜裡新落的雪還沒掃。
一大早劉平寇的爹已經在磨菜刀了。
“爹,今兒個殺哪隻雞?”劉平寇一邊掃雪,一邊問。
“就那隻大公雞吧,肥實。”老爹頭也沒抬“打跑鬼子的第一個年,過年就得像點樣。”
提到鬼子,劉平寇心裡頭還是有點堵。打了那麼多年仗,死人、毀房、缺吃少穿,禍害完了,鬼子一句投降,就td完事了。
好在,仗打贏了,鬼子滾蛋了,改革開放後在找鬼子算賬。
這是勝利後的頭個春節,村裡的氣氛明顯不一樣了。
往年這時候,提心吊膽躲鬼子,物資還緊巴。
可今年不一樣了,聽說共產黨在解放區,像平西那邊,帶著老百姓搞減租減息,還分了些鬼子留下的物資。
正愣神的時候,劉平寇就聽見告狀的聲音。
“哥…哥!你看平清又搶我糖!”尖銳的聲音劃破了清晨的寧靜,是雙胞胎妹妹裡的平韻。
她才三歲,長得粉雕玉琢,性格卻跟名字一樣甜美安靜,說話細聲細氣的,就是愛哭鼻子。
“我沒搶!她自己掉地上了還賴我!”另一個小身影,叉著腰,小臉漲得通紅,正是平清。
她跟平韻長得一模一樣,但性子卻火辣得很,像個小炮仗,一點就著,但脾氣來的快,也去得快,跟名字不符。
劉平寇走過去,倆小搗蛋正對著一個有點臟的硬糖較勁呢。
“好了好了”劉平寇蹲下身,一手一個抱起來,“多大點事兒啊。平清,你是姐姐,讓著妹妹點。平韻,糖掉地上了就彆吃了,哥待會兒給你們拿好吃的,比糖好吃。”
“不嗎,我就想吃糖”平韻撒嬌的說道。
平清哼了一聲,扭過頭去,但也沒再嚷嚷。
平韻小手抓住劉平寇的衣襟,小聲說:“哥,什麼好吃的我要多吃點。”
“知道啦,小饞貓。”劉平寇笑著親了親她的臉蛋兒。
這倆妹妹,一天不吵個幾回就渾身難受,但轉眼又能湊在一起玩。
家裡頭也熱鬨起來了,他娘李香梅在灶房裡忙活,切菜的“咚咚”,還有鍋裡飄出來的香味,混在一起,就是最地道的年味兒。
大妹平夷今年11歲,正幫著奶奶疊元寶,準備祭祖用。
雙胞胎弟弟平東和平洋7歲了,在奶奶身邊幫忙,時不時問這問那。
“平寇,去把你林淼叫來,讓她過來包餃子。”母親在廚房裡喊。
林淼是劉平寇救回來的,比劉平寇大三歲。
林淼長得是真漂亮,大眼睛,皮膚白裡透紅,笑起來的時候,嘴角有兩個淺淺的酒渦。
“哎,好嘞!”劉平寇心裡頭一動,應了一聲,放下手裡的活兒,就往林淼屋走去。
林淼還住在客房,弟弟林梁在說話:“…姐啊,早點火去幫忙。”
“知道了”林淼的聲音細細柔柔的,從門縫裡傳出來。
林淼今天身上穿著一件新紅布褂子,剛出來就看見劉平寇了,臉頰微微泛紅,小聲叫了句:“平寇。”
“林淼,我娘叫你去包餃子,走吧。”劉平寇看著她,心裡頭。
“哎!”林淼點點頭,就跟著劉平寇往廚房走。
“淼,以後的日子會越來越好”劉平寇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