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東早按捺不住了:“爺,暖棚在哪兒?我去看看。”
“彆急,讓你奶燒點水,喝口熱的再去。”爺爺敲了敲煙袋鍋“裡麵菜剛發芽,有啥好看的。”
正說著,平清和平韻吵了起來。原來平清想戴奶奶做的絨線帽,平韻說那是給她留的,倆人扯著帽子不放。
“行了!”劉平寇拍了下炕桌“多大了還搶東西?回來給你們扯新線,自個兒織去上。”
倆丫頭立馬鬆了手,平清哼了一聲,轉身去看窗台上的臘梅。
喝了碗熱水,劉平寇帶著弟弟妹妹往村東頭走。遠遠就看見個半人高的土坯棚子,上麵蓋著草簾子。
“這就是暖棚?”平洋扒著簾子往裡瞅“比我想象的小點兒。”
“彆瞎摸,弄壞了草簾子可就麻煩了。”劉平寇掀開簾子,一股熱氣混著泥土味兒湧出來。
裡麵用木竿搭著架子,一排排整齊的畦裡,綠油油的小芽剛冒頭。靠牆根兒的韭菜長得特彆好,綠油油的你看。
“這韭菜可真不賴!”劉平寇蹲下身,用手扒拉著“比城裡供銷社賣的強多了。”
爹正拿著小鏟子鬆土,見他進來直起腰:“回來了?這韭菜是頭茬,割了就能包餃子。”
二伯手裡拎著個水桶“平寇來得正好,你今天帶回來的,這菌種咋種,你給說道說道。”
劉平寇把菌種往地上一放:“這玩意兒得保持溫度,不能凍著也不能太熱,還得用樹沫子。”
劉平寇做了個菌包樣品“一個包裡撒一小把菌種,我也沒種過慢慢試吧。”
娘湊過來看:“這就能長出蘑菇?聽著跟變戲法似的。”
“試試就知道了,成了能當菜賣,反正不占土地。”劉平寇說道。
“過半個月,看能出菇不。”劉平寇又說“讓它保持潮濕,最多一個月。”
中午回家,奶奶已經把麵和好了。娘把剛割的韭菜擇好,切成碎末,和肉餡拌在一塊兒。
“這韭菜味兒真香。”平東湊到盆邊聞了聞,被娘拍了下。
“去去去,洗手去,洗完手再來幫忙。”娘往他手裡塞了雙筷子“把餡兒攪攪勻。”
一家人圍著炕桌包餃子,平清包的餃子歪歪扭扭,但有進步沒露餡兒。
平韻包得小巧,就是速度慢,浪費餃子皮。
“你看你包的,跟打了敗仗似的。”平清笑話平韻,自己手裡的餃子皮卻破了。
“比你那露餡兒的強。”平韻不服氣地回嘴,手上卻加快了速度。
劉平寇擀著皮,時不時抬頭看看倆丫頭,嘴角帶著笑。
林淼不在身邊,家裡有這倆活寶,倒也熱鬨,雙胞胎弟弟這會兒都老實的幫忙呢。
餃子下鍋的時候,熱氣騰騰的,香味兒飄得滿院子都是。
平東守在鍋邊一直在幫忙燒火,眼睛瞪得溜圓,就等著第一鍋出鍋。
“彆急,先給爺爺奶奶端過去。”娘用笊籬把餃子撈出來,盛在大碗裡“小心燙著。”
第一口咬下去,韭菜的清香混著肉香,鮮得直咂嘴。
忙完後平東一口氣吃了十幾個,燙得直吐舌頭還停不下來。
“慢點吃,鍋裡還有呢,沒人跟你搶。”奶奶給他夾了個餃子“看這孩子,跟餓狼似的。”
吃完午飯,一家人都挪到暖棚裡。
爺爺把一捆白粗布放在地上:“平寇說這布能做菌包袋,咋弄啊?”
劉平寇拿起剪刀:“裁成二尺長的條,然後縫成布袋,留個小口裝菌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