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二十三小年,四九城的雪下得不大,跟篩麵粉似的,落在西磚胡同有雪的灰瓦上,根本看不見。
劉平寇一大早就起來掃雪,外院的葡萄樹、櫻桃樹下,都掃出了一條小道。
剛掃完,就聽見胡同口傳來汽車的聲音,劉平寇沒想到,是平東回來了!
“哥!嫂子!”
平東穿著軍裝乾部服,(這個時期沒有軍銜,隻有職務),身後跟著老婆鄭巧和兒子劉弘光。
劉弘光十五歲,也穿著件軍裝,手裡提著個布包,裡麵裝著給爺奶的禮物。
劉平寇趕緊迎上去,認真的看了一下,這個十幾年沒見的弟弟。
“平東,可算回來了!路上冷不冷?”
“不冷,坐部隊的車回來的,暖和。”
平東“哥,我這回來就不走了,轉業的事定了,年後就去報到。”
鄭巧也笑著打招呼。
“哥,嫂子呢?我們帶了點福建的紅菇,給爺奶補補身子。”
林淼聽見聲音,趕緊從屋裡出來,手裡還拿著塊剛納好的鞋底。
“平東,鄭巧,快進來!外麵雪大。”
爺奶爹娘也從屋裡出來了,看見平東,爺爺高興得直搓手。
“平東啊,你可算回來了,快讓爺爺看看,瘦沒瘦?”
平東趕緊走到爺爺跟前,扶著他。
“爺,我沒瘦,部隊夥食好。您身子骨咋樣?”
“好,好,有你哥伺候,好著呢。”
奶奶拉著鄭巧的手。
“這就是鄭巧啊,長的可真俊,弘光都長這麼高了,這還是第一次見呢。”
這邊劉平寇也在問平東。
“平東,你轉業去哪啊?”
平東歎了口氣。
“去海市下麵的一個縣當縣長,說是副師級待遇,最後才給了一個處級,還離家那麼遠。”
劉平寇愣了一下,以為平東說不走了,是在家附近呢,沒想到是不回部隊。
“海市?那可夠遠的,年後啥時候走?”
平東“過完正月十五就走,那邊催得緊,就這還是我爭取的呢,要不初五就得走。”
林淼“那正好,過年你就在這兒住,平清和平韻那個小院有空的房間,今天就讓她們收拾好了,你們一家三口住那兒正好,想在家裡住就得擠一擠了。”
平東“還是嫂子想的周到,那我們一家就住平清和平韻那個院,反正也不遠。”
接下來之後幾天,家裡就熱鬨起來了。
咱們先說今天,下午,平清和平韻聽說平東回來了,也帶著孩子過來了。
平清的兒子趙建平、平韻的兒子趙國平,都是十一歲,跟弘光差不多大,三個少年湊在一起能玩到一起。
平清還帶來了自己做的餃子餡。
“哥,嫂子,今兒小年,咱們包餃子吃,我跟平韻調的白菜豬肉餡,爺奶愛吃。”
林淼趕緊和麵“正好,今天準備的餡不夠呢。當家的,你把酒拿上來,晚上跟平東喝兩杯。”
劉平寇應了一聲,就去地下室拿酒去了,上來後開著他的卡車,把平夷一家和平洋一家也都接來了。
這一天劉平寇這一房人聚齊了,最高興的是娘李香梅,兩個小兒子都回來了。
爺奶也很高興,爺爺還多喝了一杯(溫補的藥酒),兄弟三個都喝多了,平東被抬回去的。
一連幾天,白天平東一家都在這邊,小十領著幾個孩子,天天纏著二叔講打阿三的事跡。
轉眼就到除夕這天,家裡更忙了。
劉平寇一大早就出去買食材——肉、魚、雞、菜,裝了滿滿一解放牌卡車。
回來的時候,胡同裡的人都很羨慕他。
“劉科長,買這麼多菜,過年啊?”
劉平寇“可不是嘛,一大家子人,得多準備點。”
廚房裡,林淼、鄭巧、平清、平韻四個女人忙著洗菜、切菜、燉肉,香味飄得滿院子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