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車回到四九城,先找了一個早點店,雖然有空間,這一路也沒吃好,主要是趕路了。
進了店裡坐下後,點了一碗豆漿,兩根油條,一個茶葉蛋三口兩口就吃完了,結了賬,開車就交貨去了。
交完貨結了運費,拿出來一數這一來一回3825元,油是空間裡的,等於淨賺。
回到家把錢交給林淼,她看著錢感慨道。
“當家的,這要是一個月跑一次,一年就是幾個萬元戶啊。”
劉平寇“這才哪到哪,等著吧,以後讓你看見錢都不想撿。”
林淼拿手指點了一下劉平寇的額頭。
“看把你能的,錢掉地下還不撿,除非你是印錢機器。”
這天過後,劉平寇的生活,又回到了以前的事模式,溜溜鳥,研究美食,伺候爺奶。
沒事的時候去琉璃廠那邊的院子裡,自己動手裝修房子。
劉平寇這趟從沈市回來,歇了兩天,就開始琢磨四合院的裝修——那600平的二進院在琉璃廠附近,地段好,可裡麵得好好拾掇,才能住得舒服。
時間來到6月,四九城已經熱起來了。
西磚胡同的櫻桃樹結了果,紅通通的掛在枝頭,小十放學回來就摘著吃,吃得嘴角都紅了。
他沒跟家裡人說這院子的事兒,想等裝好了給個驚喜。
所以每天天不亮就起床,跟林淼說。
“我去看看王府井那門麵的材料,最近建材市場緊俏,得早點去搶。”
林淼也沒多想。
“彆太累了,中午記得吃飯。”
劉平寇推著自行車出門,先繞到建材市場。
這時候的建材市場在城南,都是露天的,賣水泥、沙子、木材的攤位一溜排開。
攤主們扯著嗓子喊“好水泥嘞!蓋房結實!”“實木方子,便宜賣!”
他先走到賣水泥的攤位前,攤主是個河南老鄉,姓王,以前在他這拉過貨。
王攤主笑著迎上來“劉哥,又來了?這次要多少水泥?”
劉平寇“先來五十袋,得是好貨,彆給我摻假的。”
王攤主拍胸脯“您放心,我這兒都是正經大廠的水泥,蓋樓都用這個。一袋三塊五,五十袋175塊,我給您送到地方。”
劉平寇“行,地址我寫給你,琉璃廠那邊的一個四合院。”
接著又買沙子、石子,還有木材——得做門窗、地板,還得打家具。
木材攤的攤主是個老北京,姓趙,說話帶著京腔。
“劉爺,您要的這紅鬆木方子,現在不好找,我這兒就剩這麼多了,您要是都要,我給您算便宜點。”
劉平寇看了看木材,確實是好料,沒蟲眼,也沒開裂。
“行,都要了。你跟王攤主一塊兒送過去,地址一樣。”
買完材料,已經快中午了。
他沒回家,直接騎車去了琉璃廠的四合院。
院門是兩扇朱漆木門,以前的漆都掉了,露出裡麵的木頭。
他掏出鑰匙開門,進去忙活了一個多小時,才歇下來。
這時候,王攤主和趙攤主的車也到了,把水泥、木材卸在院子裡。
劉平寇付了錢,送走他們,才關上門,閃身進了空間。
這空間是他最大的秘密,除了自己,沒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