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份,小六,大名叫劉建設,從大學曆史係畢業了。
工作單位還沒著落,他也不著急,檔案先擱街道掛著了。
他天天窩在自己那間小屋裡,對著幾本發黃的舊書和一堆瓶瓶罐罐、舊書畫軸看得入迷,要不就往琉璃廠跑,一待就是一天。
屋裡床上、桌上、地上,堆了不少他淘換來的“寶貝”,什麼缺口的瓷碗、蒙塵的硯台、字跡模糊的字畫。
他媽林淼進來收拾屋子,看著就發愁。
“我說建設,你鼓搗這些破銅爛鐵有啥用?能當飯吃啊?眼看都大小夥子了,對象也不說搞一個,天天跟這些瓶瓶罐罐,破紙破畫打交道,那怎麼還有石頭。”
看小六也不回應,就在那拿個放大鏡看,林淼就出去了,小六房間的東西,除了灰塵剩下她都不能動。
上次扔了一個拳頭大的破石頭,這孩子又撿回來了,說那是寶貝,娘倆還吵了一架,在那以後小六的房間,林淼也不怎麼給收拾了。
林淼沒少跟劉平寇念叨“你看看建設,一天到晚神神叨叨的,對象也不搞一個。眼看都二十三了,真讓人著急。”
劉平寇找個機會,把小六叫到院裡石榴樹下,做樣子給林淼看。
“建設啊,研究老物件是愛好,爸不反對。老祖宗的東西,裡麵有大學問,你能看出門道,那是本事!爸支持你!但你也得考慮考慮個人問題啊。你看你大哥,這都快成家了。你也抓緊點,遇見合適的姑娘,處處看。”
小六嘴上“嗯嗯啊啊”地答應著,眼睛卻瞟著牆角剛淘換來的一隻舊梅瓶,心思早飛了。
劉平寇看他那樣,也知道白說,搖搖頭走了。
搞收藏這愛好,燒錢。
小六那點學生時代攢下的補助和零花錢,沒幾天就見底了。
但他這大半年沒白泡琉璃廠和圖書館,理論知識學了不少,也跟著老師看了許多真東西假東西,眼光練得毒辣了些。
期間他也試著出手撿過幾次小漏,轉手賣給信任他的熟人或者老爸,居然都沒失手,小賺了幾筆,但這錢來得快,去得也快,都換成他屋裡的“寶貝”了。
這天他又在琉璃廠的地攤間轉悠,在一個角落裡,看中了一塊灰撲撲的石頭,拳頭大小,表皮粗糙。
攤主說是從南邊弄來的翡翠原石,蒙頭料,便宜,200塊錢。
小六憑著這大半年惡補的知識和幾次成功撿漏練出的直覺,覺得這石頭裡頭可能有點東西。
他掏光兜裡最後那點毛票,把它買了下來,寶貝似的抱回家。
抱著石頭回家,他又發愁了。
吃飯的錢都快沒了,總不能老跟家裡要。
這天他又看上了琉璃廠一家玉石店裡的一塊稍大點的原石,那塊要價兩千五,他感覺更好,把握更大。
說來也巧,過了幾天,他又去那家玉石店,蹲在那看那塊心儀的石頭。
店裡正好也有人在看料子,討論著什麼“鬆花”、“蟒帶”、“賭石”。
他湊過去聽,旁邊還有個姑娘,也在看石頭,穿著洗得發白的藍布裙子,但乾乾淨淨,氣質很沉靜。
兩人對一塊料子的看法居然不謀而合,互相看了一眼,笑了笑,都沒說話。
那天是陽曆七月七號。
小六回家後,有點心神不寧,不光為錢,腦子裡偶爾還會閃過那個姑娘文靜的側臉。
劉平寇看他對著那塊破石頭發呆,以為他又缺錢了,進屋拿了十張大團結塞給他。
“省著點花,買點正經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