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窗台上種的花剛冒出嫩芽,劉平寇拿著裝有深圳來的電報信封,臉笑出了褶子。
八家旅店入住率都破八成,月營業額穩超一萬。
他掏出電報,把電報紙往八仙桌上一拍“老婆子,咱深圳的生意火了!”
還沒等林淼回話,院門外就傳來自行車鈴響,李延拎著個藍布包走進來,掀開包露出一遝用工合同。
“大哥,雇工試點批下來了,你的每家店能雇三人,這二十份合同您先拿著。”
劉平寇接過合同翻了兩頁,油墨香混著紙張的糙感,這讓他下定了決心。
李延湊過來囑咐道“大哥,記得先去街道辦事處備案,剩下的合同留著當模版,以後用得上。”
劉平寇拍了拍李延的肩膀“放心,你這常務副局長還沒正式上任,大哥先支持你的工作,每家店都按規矩雇,絕不拖後腿。”
林淼端著剛沏好的茉莉花茶過來,把合同攤在桌上仔細看,嘀咕道是招胡同裡的,還是去外麵招人,鄰居熟是熟,可真要是偷懶不好說重話。
小五從裡屋出來,聽到這話立馬接茬“媽,肯定找社會上的!往店門口貼張紙,不少返城知青踏實肯乾,還沒工作肯定會招到人的。”
第二天一早,小五就騎著自行車把合同分到各店。
佟東看著合同樂“可算能雇人了,以前天天忙的腳不沾地,這下能喘口氣了。”
西單店門口剛貼上招工告示,就圍了一圈人。
一個穿舊棉襖的小夥子擠在前頭“工資真比國營廠高?還管午飯?彆是哄人的吧!”
東單店裡,葉夏對著個紮麻花辮的姑娘問“算盤打得熟嗎?阿拉伯數字認全了沒?我們這兒對賬可不能出錯。”
姑娘趕緊點頭“我下鄉在生產隊當過記工員,錯不了!”
大柵欄店的陳蓉挑了三個返城女知青,其中一個戴眼鏡的姑娘說“我們有力氣也細心,您放心,肯定把活兒乾好。”
陳蓉笑著遞過搪瓷缸“先喝口水,明天早上就來上工。”
前門店的驢子蹲在門檻上抽煙,看著乾活麻利小夥子“會算賬不?會就來,工資比旁邊國營商店多五塊!”
王府井店裡,小五坐在店裡,問得格外細“以前都乾過什麼?遇到顧客挑三揀四怎麼辦?要是少了貨怎麼處理?”
不過一天,五家店就都招滿了人。
新店員們第二天穿的都很整齊來上工,掃地、理貨、招呼顧客,店裡立馬熱鬨起來。
每個店都是街道辦的主任親自登的記,手裡的鋼筆在本子上劃得沙沙響“你們可是咱西磚胡同的榜樣!記住,工資要按時發,合同要收好,彆出岔子。”
(這時候要先備案,後登記)
等街道全部登記了,劉平寇也就不操心了,沒了生意的牽掛,劉平寇的日子更清閒了。
每天早上拎著鳥籠去天壇遛彎,畫眉鳥的叫聲悠揚悅耳還動聽,傍晚回來就蹲在魚缸前喂魚。
他還迷上了琢磨新菜,今天用山楂燉肉解膩,明天用鬆蘑炒雞,反正就是又要有營養,又要好吃。
做好了先讓爺奶爹娘嘗嘗鮮兒“爺,您嘗嘗這燉肉,軟和不塞牙。”
這邊小九的裁縫鋪門口,掛著的小木牌又換了“每月限接三單,概不預訂。”
就算有人出雙倍價錢,她也搖頭“做衣服得用心,多了就粗糙了。”
小六騎著那輛“嘉陵”摩托車,每周去周邊縣城跑一次,和蘇靜婉結婚後,夫妻倆就合計著靠淘古玩、賭石攢家底。
上次花二十塊收了個缺口瓷碗,轉手賣給古玩店賺了五百,回來就把錢交給蘇靜婉存著。
這邊北師大校門口,薑麗堵著剛放學的小十,臉上帶著委屈“建軍,我就想跟你好,你就不能給我一次機會嗎?”
小十皺著眉往後退“我有陳雪了,你彆再來找我!再說你是陳雪的閨蜜,這麼做像話嗎?”
薑麗上前一步拉住他的胳膊“你忘了去年7月在琉璃廠二進院,你明明就有感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