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7月1日一早,王府井服裝店二樓會議室內擠得滿滿當當——四九城15家店的45個店員,再加上佟東、葉夏、陳蓉、小五,全坐得筆直,盯著主位的劉平寇。
劉平寇敲了敲桌子,聲音不高卻壓得住場“今天叫大家來,是說擴張的事——你們誰願意出去當店長,基礎工資加管理費,是現在的三倍,年底還有大紅包!”
底下瞬間炸了鍋,有店員小聲嘀咕三倍工資?真的假的?也有人犯愁:去外地離家遠,家裡老人孩子誰管?
劉平寇敲了敲桌子“先聽我說完。”
他拿出一張地圖,用紅筆圈了十個城市“天津、石家莊、濟南、南京、上海……這十個地方,每個地方去倆人,開兩家店。”
頓了頓又補“上海不用買房,我那兒有現成的。”
佟東在一旁補充“劉老板說了,出去的都是店長,店裡的事你們說了算,有困難發電報回來,這邊肯定支持。”
小五也點頭“家裡有事的可以發電報,我能幫就幫,讓你們出去放心。”
有個店員舉手“劉爺,開店有要求不?”
劉平寇答“第一門麵必須買下來,200平以上。政策不允許?找房東商量,要麼抵債,要麼簽長期贈送協議,總之得拿到手。”
底下又猶豫起來,有人說得回家跟媳婦商量,有人說怕乾不好。
劉平寇擺了擺手“給你們兩天時間考慮,願意去的明天來報名,不勉強。”
散會後,小五湊過來“爸,要是他們拿錢跑了咋辦?”
劉平寇笑“願意去的都是敢闖的,你想想他們為什麼出去闖,想明白了跟我說。”
果不其然,7月3日有20個店員報了
名,一下滿額了。
劉平寇讓他們自己選城市,有一個搶著說“俺去天津,離北京近,家裡有事能趕回來!”
還有一個店員選了上海“劉老板那天說在上海有現成的店麵,省事兒!”
選完組,劉平寇拿出合同“簽了這個,你們就是正式店長了。找好店麵發電報,這邊立馬彙款;裝修進度也發電報,廣州那邊好安排貨。房本必須寄回來,聽見沒?”
20人齊聲應“是”。
接下來兩天,店裡忙著補齊店員——都是從之前留下地址的知青,在裡麵挑的靠譜的,用老帶新的方式,幾天就上手了。
7月5日清晨,北京站台上擠滿了人。
劉平寇給每個店長塞了個信封“這裡麵是食宿費,不用省著花,不夠再發電報要。”
又給上海組的遞了串鑰匙“地址在信封裡,直接去就行。”
火車開動時,20個店長扒著窗戶揮手,劉平寇站在月台上,看著火車消失在遠處。
小五擔心的說“爸,他們能行嗎?”
劉平寇“選他們就是信他們,放手讓他們乾。”
10日上午,郵遞員蹬著二八大杠自行車,在四合院門口喊“劉平寇!電報!”
劉平寇跑出來接過,是小王發的“天津找到店麵,房東欠款抵205平,速彙款五萬。”
他立馬讓小五去銀行彙款,又給小強回了封電報“款已彙,裝修盯緊,有情況隨時報。”
15日,南京組的電報也到了“找到店麵,簽贈送協議,裝修已動工。”
劉平寇看著電報笑了,對林淼說“這些人還真行,沒讓人失望。”
接下來一個多月,電報天天來。
有時是“彙款已收到,開始買材料”,有時是“裝修到牆麵,下周鋪地板”,劉平寇每次都讓小五及時彙款,再回電報叮囑“注意安全”。
有個武漢組的店長發電報說“房主要漲抵債款”。
劉平寇回“多跟房主談,實在不行加一萬,但必須簽死協議。”
沒過幾天,武漢組就回電說“談成了”。
8月中旬,上海組的電報來了“店麵已打掃,廣州的貨收到,準備月底營業。”
劉平寇給他們回“營業彆慌,按以前流程來,有問題隨時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