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初,深圳大型貨運倉儲中心正式啟用,配備新增的20輛貨運卡車,全力承接中轉任務。
卡車好買,但是司機不好招,這時他想起小舅子林梁了,在林梁的幫助下,招了20個退伍的汽車兵。
陳阿明協調深圳碼頭管理方,劃定專屬臨時周轉區,優先辦理劉氏物資的通關手續。
四個備用倉庫全麵投入使用,實行14小時輪班製,物資分揀、配送效率大幅提升。
陳阿明代表集團與深圳國土局簽訂協議,購入兩塊共計100畝地皮,用於建設物流中轉站。
物流樞紐奠基儀式簡樸舉行,施工單位承諾加班加點,確保年底前完成主體工程。
劉平寇每晚工人下班後,前往倉儲中心巡視,檢查物資情況,實則尋找機會暗中補充物資。
趁深夜無人時,動用空間能力從空間裡拿出米麵油,生鮮等,倉儲中心的庫存每夜都會小幅增加。
倉庫管理員發現米麵油庫存莫名充足,雖有疑惑,但仍按指令登記入庫,正常調配。
生鮮區角落突然出現大批,肉類,海鮮類,水果、乾果,標注為“內地加急供應”,這些物資及時填補了香港缺口。
隨著深圳中轉的物資不斷運抵,香港各門店貨源逐漸恢複,斷貨情況得到緩解。
貨源穩定後,周明的壓力明顯減輕,開始集中精力應對對手的價格戰。
經過深入調查,周明鎖定對手核心為新成立的“鑫源投資集團”,背後是外資與本地財團的聯合體。
查明外資聯合體由日本一家和東南亞三家投資公司組成,提供主要資金支持,主導競爭策略。
香港本地的“利豐財團”和“恒昌商行”等參與其中,負責對應本地供應商和渠道。
對手采取全麵圍剿策略,不僅針對劉氏的零售業務,還在其他領域發起攻擊。
聯合塑料和紙業巨頭,提高劉氏包裝用品的供應價格,增加其運營成本。
鼓動合作的日化品牌推出低價競品,在香港超市與劉氏的自有日化產品爭奪市場。
推出平價化妝品,模仿劉氏即將上市的新品包裝,混淆消費者認知。
旗下酒店推出“住店送糧油禮包”活動,試圖搶奪劉氏旅店的客戶。
在劉氏計劃拿地的區域提前布局,抬高地價,乾擾劉氏的地產項目推進。
周明彙報:1984年底,鑫源集團曾提出高價收購“沁心飲品”飲料廠,當時被他當場拒絕了。
之後鑫源又提出購買飲料廠的核心配方專利,同樣遭到拒絕,因此懷恨在心。
周明回憶當時拒絕的場景,強調劉氏不缺錢,給多少錢都不會賣。
他心想你們都看到價值了,難道我就瞎嗎,彆看我是高級打工人,但是年薪比上你們任何一個小家族一年盈利了。
明確此次對手的全麵圍剿,正是對之前收購、購買專利被拒的報複行為。
劉平寇決定主動反擊,不僅要穩住現有業務,還要趁機籌建超市體係,拓展新賽道,你們的行業也缺對手,玩不死你們。
規劃在香港開設大型綜合超市,豐富零售業態,提升市場競爭力,為海外擴張鋪墊。
強調超市體係將整合現有供應鏈資源,成為連接內地生產與香港銷售的重要平台。
進一步加強內地原料采購,與內地糧倉、果蔬基地簽訂長期合作協議,穩定供應。
“沁心飲品”飲料廠產能逐步回升至滿負荷,每日向香港輸送大量奶茶原料和成品,至於香港的工廠正常運轉就行。
研發團隊加速推出檸檬、蜂蜜等新口味飲料,豐富產品線,應對市場競爭。
對手推出的仿冒飲品因口感差、質量無保障,銷量持續下滑,最終被迫下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