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陰得像塊洗不乾淨的灰布,楊靖蹲在代購點門口搓手時,遠遠就看見三輛二八杠自行車碾著泥路衝過來。
車把上晃著的紅袖章在陰雲下格外紮眼——是馬主任帶著人來了。
靖子,那架勢跟要抄家似的。王嬸子端著篩子的手直抖,篩裡的黃豆嘩啦啦往下掉。
楊靖沒接話,盯著最前頭那輛自行車上的身影。
馬主任裹著墨綠燈芯絨外套,後頸的卷發被風吹得亂翹,車筐裡還塞著個鐵皮文件箱,箱角磕得哐哐響。
都圍這兒乾什麼?馬主任甩下自行車,鞋跟在青石板上敲出脆響,楊靖呢?
把你們那見不得光的貢獻券賬本拿來!
公社財務核查組今天要查查,一個屯子私自搞兌換,到底藏了多少貓膩!
她身後跟著倆戴眼鏡的年輕人,一個抱著算盤,一個舉著筆記本,活像兩棵被風刮歪的向日葵。
楊靖慢悠悠從門裡踱出來,手裡轉著根鉛筆:馬主任大駕光臨,咋不提前捎個話?
我們連糖茶都沒備。
少耍滑頭!馬主任瞪圓眼睛,把賬本交出來。
王念慈從裡屋出來時,懷裡抱著三本藍布麵賬冊。
她指尖抵了抵眼鏡,動作從容得像在文工團排戲:工分類、兌換類、物資類,都按公社要求記的。
每筆賬都有兌換人簽字,您看。她翻開第一本,紙頁發出沙沙的響,墨跡工整得能當字帖——這是她熬了三個通宵,用楊靖從係統換的hb鉛筆重謄的。
馬主任的指甲蓋在賬頁上劃過,突然頓住:十月初五,李二柱用二十工分換兩包鹽。
工分是隊裡的,你們憑什麼私自兌換?
馬主任這話說的。張大山扛著鋤頭擠進來,鋤頭尖在地上劃出條深溝,咱隊裡上個月超額完成秋糧,公社獎勵的文化副業工分,能換學習資料能換日用品,文件上寫得明明白白。
楊靖這是帶著大夥兒學文化搞副業,咋就成私自兌換了?
馬主任的臉漲成豬肝色。
她啪地合上賬本,又翻開第二本:兌換類?
肥皂、火柴、牙刷......這些可都是供銷社的緊俏貨!
你們從哪兒弄的?
楊靖衝老栓頭使了個眼色。
老栓頭正蹲在牆角抽煙,聽見動靜,慢悠悠從褲腰裡摸出一疊單據。
他抖了抖,單據上的紅章像小太陽似的亮:縣社配送的。
每月初五,走文化副業支援渠道,有簽收單有批文。
馬主任要是不信,咱現在就去縣社對底聯?
馬主任的手指捏得發白。
她餘光瞥見圍觀的村民越聚越多,王嬸子抱著孫子,劉會計叼著煙袋,連平時不愛出門的周大爺都柱著拐棍來了。
人群裡突然冒出句:馬主任查得這麼細,莫不是怕咱代購點比供銷社還方便?
放屁!馬主任拔高嗓門,卻見楊靖慢悠悠從櫃台裡掏出包牙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