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鈴聲登報,王念慈不走!_六零年屯裡,我開係統商城當萬元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六零年屯裡,我開係統商城當萬元 > 第84章 鈴聲登報,王念慈不走!

第84章 鈴聲登報,王念慈不走!(1 / 2)

陳記者的藍布衫被北風卷起一角,他蹲在曬穀場邊的草垛上,手裡的鋼筆在本子上沙沙劃拉。

楊靖的自行車鈴剛響過《大海航行靠舵手》,他又掏出塊懷表對時間——從早上七點到現在,整整三個鐘頭,車鈴每半小時準響一次,比周衛國敲的銅鐘還守時。

陳同誌,喝口熱乎的?老喇叭端著搪瓷缸湊過來,茶梗在褐色茶湯裡浮浮沉沉,這是靖娃子從係統...咳,供銷社換的茉莉花茶,香得很!

陳記者沒接茶,反而把本子轉向老喇叭:大爺,您說這鈴聲比廣播還中聽?

咋不中聽?老喇叭把茶缸往草垛上一墩,唾沫星子濺到陳記者眼鏡片上,上回我家二孫子發燒,靖娃子騎車鈴響著《南泥灣》繞村三圈,那小子聽著歌出了身汗,燒就退了!

您說邪乎不邪乎?他壓低嗓門,不過我瞅著啊,靖娃子不是邪乎,是貼心——他知道咱莊稼人聽不得文縐縐的大道理,拿歌當糖衣炮彈,把政策都裹甜了!

遠處傳來脆生生的童聲:陳叔叔!

陳叔叔!小文紮著兩個羊角辮跑過來,花棉襖兜裡鼓鼓囊囊塞著糖紙,您要聽我講鈴聲嗎?

我會背作文的!

陳記者剛蹲下,小文就踮著腳把糖紙掏出來——是楊靖上次賣麥芽糖時給的橘子糖包裝,疊成小鈴鐺模樣。第一回響鈴是八月十五,靖哥的車鈴啞了三年,突然叮鈴叮鈴唱《東方紅》。

王奶奶說那是鐵牛神顯靈,可我知道...她湊近陳記者耳朵,靖哥偷偷用棉花團塞住了鈴鐺縫,說這樣聲音軟和,像雲朵裹著太陽!

楊靖蹲在不遠處修犁耙,聽著小文的話,後槽牙咬得發酸。

係統麵板在他視網膜上跳個不停:【民俗影響力+5,當前1021000】。

他想起昨天半夜係統提示解鎖的群眾傳唱功能,說是能把村民愛聽的調子自動編進車鈴曲庫——可這功能剛用,周衛國就跳出來說他搞封建迷信,要不是王嬸子舉著鍋鏟攔著,差點掀了他的車筐。

楊同誌。陳記者的聲音突然在頭頂炸響,驚得楊靖手一滑,錘子砸在拇指上。

他疼得直甩手,抬頭正撞進陳記者亮得像燈泡的眼睛裡,你說這鈴聲能換歌,能不能再響一次《東方紅》?

楊靖搓了搓發紅的拇指,跨上自行車。

車鈴在掌心摩挲出一層薄汗——這銅鈴是他用200積分從係統換的,說是仿造民國時期的老物件,沒想到倒成了全村的精神糧票。

他深吸一口氣,三按車鈴:第一下輕,第二下重,第三下拖長,《東方紅》的旋律便像解凍的溪水,順著北風淌進每扇開著的窗戶。

王嬸子端著的麵盆掉在地上,李大叔修了半截的鞋匠擔子也歪了。

陳記者摸出個鐵皮盒子——後來楊靖才知道那叫錄音機——對著車鈴按下按鈕。

等最後一個音符消散,陳記者的眼鏡片上蒙了層霧氣,也不知是哈氣還是感動:這不是迷信,是群眾自己創造的新民俗。

比喊一萬句口號都管用。

當晚,張大山家的土炕被擠得滿滿當當。

陳記者的綠帆布包攤開在炕頭,裡麵塞著車鈴、紅綢、小文的作文稿,還有他白天拍的照片——曬穀場的孩子們舉著鈴鐺跑,王念慈吹口琴時睫毛在陽光下打顫,楊靖騎車經過鐵牛廟,車鈴上係的紅布被風吹成小旗子。

平安屯鈴聲文化展咋樣?陳記者捏著張照片,照片裡楊靖的車鈴剛好被陽光照亮,把這些物件擺到縣文化館,讓城裡人看看,咱莊稼人的精神頭也能當寶貝供著!

王念慈正低頭整理照片,指尖突然頓住。

她麵前攤著兩張照片:一張是她歪頭吹口琴,口琴泛著黃銅的光;另一張是楊靖騎車,車鈴在晨霧裡閃著金。

兩張照片之間,陽光剛好漏下一道,把兩張照片的邊緣融成暖黃的一片。

小文。她輕聲喚,你覺得...靖哥是嗎?

正趴在炕沿啃玉米餅的小文抬起頭,嘴角沾著餅渣:不是仙。她把餅渣抹在花棉襖上,仙人才不管咱們會不會唱新歌詞,靖哥會教我認譜子,會在我摔破膝蓋時給糖,會在周主任說不許瞎唱時搖著車鈴說毛主席說要文藝為工農服務她歪著腦袋想了想,他是...讓我們敢唱歌的人。

王念慈的鼻尖突然發酸。


最新小说: 第九回響 戰神狂醫 漢末職場,小兵迎娶何太後 紈絝博士的王朝爭霸路 年代:重生1950,養仨娃! 我真沒想被女神們環繞啊 遠征軍之我在緬甸打遊擊 羅布泊終焉 尋仙逍遙傳 越空統世之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