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杆子抽著旱煙走在前頭,火星子一明一滅,像遠處人家的燈。
楊靖摸著係統麵板,“擴音喇叭”的圖標在積分商城裡閃著光——要200積分,夠換半袋白麵了。
可他盯著圖標看了半晌,還是咬咬牙點了兌換。
“得讓全屯人知道,咱們走的路是亮堂的。”他對著夜色嘟囔,“疤臉六暗戳戳使壞,咱們就把商路攤開了說——他要敢再鬨,就是跟全屯人過不去。”
三日後的曬穀場,像煮餃子的大鍋。
張大山站在搭起來的木台上,舉著件新棉襖晃了晃。
那襖子是藏青色的,領口滾著灰邊,在太陽底下泛著暖光。
“這布,是楊靖帶人拿命換回來的!”他嗓子喊得啞啞的,“這棉,是咱們自己彈的!從今往後,平安屯不靠天,不靠施舍,靠自己!”
人群裡爆發出叫好聲。
二丫舉著小棉襖蹦躂,李嬸子抹著眼淚拍大腿:“我家娃子終於能穿新襖過冬了!”王念慈擠到楊靖身邊,往他懷裡塞了個布包。
他低頭一瞧,是件小號的藍布襖,袖口繡著朵山茶花,針腳細得跟頭發絲似的。
“你總說跑山路漏風。”王念慈的耳尖紅得像蘸了胭脂,“我多絮了層兔毛,肩膀頭加了塊補丁……”
楊靖摸著那朵山茶花,指腹觸到針腳的凸起,突然想起前晚在廢窯裡的焦布角。
他把棉襖往懷裡攏了攏,溫度透過布料滲進來,像揣了塊熱乎的烤紅薯。
當晚,楊靖蹲在地窖裡搗鼓新換的擴音喇叭。
這玩意兒比手電筒大一圈,外殼是鋥亮的鐵皮,他按了按按鈕,“刺啦”一聲響,驚得窗外的麻雀撲棱棱飛走了。
旁邊還攤著本《副業隊運營章程》,是王念慈幫他寫的,墨跡還沒乾透,帶著股墨香。
係統提示音突然響起:“【商路印記】即將到期,是否標記永久路線?需消耗500積分)”楊靖盯著麵板上的積分數字——剛攢的1000積分,換了喇叭剩800,再扣500,就剩300了。
可他想起曬穀場裡飄著的棉絮,想起王念慈繡的山茶花,手指一按:“確認。”
“啪嗒”一聲,窗外傳來輕響。
楊靖抬頭,見一片燒焦的布角掛在院角的棗樹上,被夜風吹得晃來晃去,像麵破旗子。
他走過去摘下,布角上還留著點靛藍,跟王念慈縫的棉襖一個顏色。
“路燒不毀,人壓不垮。”他對著布角輕聲說,“這回,我要讓整條山道,都亮起來。”
棗樹上的布角晃了晃,落下來搭在他手背上。
遠處傳來雄雞打鳴的聲音,天快亮了。
喜歡六零年屯裡,我開係統商城當萬元請大家收藏:()六零年屯裡,我開係統商城當萬元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