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味齋”的後廚,與陳品見過的任何現代廚房都截然不同。
這裡沒有冰冷的不鏽鋼整體櫥櫃,沒有轟鳴的強力抽風機。
地麵是沉穩的青磚,牆上掛著一排被摩挲得鋥亮的銅勺鐵鏟。
一口巨大的傳統磚砌土灶,占據了廚房的半壁江山。
整個空間乾淨得近乎苛刻,空氣裡聞不到一絲油煙的嗆人氣味,反而彌漫著一股類似藥材的淡淡清香。
“劉師傅,您這廚房……”
林晚扛著相機,發自內心地讚歎。
“比很多人的客廳都乾淨。”
劉師傅憨厚地笑了,臉上的皺紋舒展開來。
“做吃食的,要對得起良心,就得先對得起這灶台。”
“尤其是做大腸這玩意兒,自己站的地方都不乾淨,怎麼能指望手裡的東西乾淨?”
他一邊說著,一邊從一個浸在清水裡的陶盆中,撈出了一條已經處理完畢的豬大腸。
那大腸呈現出一種乾淨的乳白色,在燈光下微微反光,沒有尋常下水那股令人不悅的氣味。
“家人們,看仔細了。”
鏡頭對準了劉師傅那雙布滿老繭卻穩定有力的手。
“上次在綿州,咱們吃的肥腸講究‘物理攻擊’,麵粉白醋搓洗,刮掉脂肪淋巴,目的是‘去味存香’。”
“但魯菜裡的九轉大腸,這功夫,要複雜不止一個量級。”
話音未落,隻見劉師傅將那段大腸的一頭對準水流衝洗,手指輕巧地一翻。
腸子的另一端便從內部翻了出來。
緊接著,他做出了一個讓直播間數千萬人瞠目結舌的動作。
他將那翻出的腸頭,小心翼翼地,重新塞回了腸內!
“看到了嗎?這叫套腸。”
陳品壓低了聲音,語氣裡滿是敬畏。
“就是把洗乾淨的大腸,一節一節地,一層一層地套進去,形成一個厚實、緊致的腸身。”
“一般要套上四到五層,這手上的功夫,沒個十年八年練不出來!”
直播間的彈幕,被這個神乎其技的操作秀得徹底停擺。
【???我靠,什麼操作?肥腸版俄羅斯套娃?】
【這他媽是人能想出來的做法?我一直以為九轉大腸就是把大腸轉九個圈……我懺悔,我太無知了!】
【我以前吃的那些肥腸頂多算個“肥腸ite”,這才是“肥腸proaxutra典藏版”啊!】
【這手藝……我奶奶給我織毛衣都沒這麼細致!給劉師傅跪了!】
劉師傅手上的動作沒有絲毫停頓,行雲流水。
很快,原本細長的一段大腸,在他手裡變成了一根粗細均勻、質感厚實的“肉卷”。
他將套好的大腸放入滾水焯燙,讓其緊致定型,再撈出衝涼。
“這步焯水,一是為了最後祛一遍腥,二是為了定型,方便下一步油炸。”陳品立刻跟上解說。
接下來,才是真正的重頭戲。
劉師傅將一口大鐵鍋架在灶上,鍋身燒得滾燙,倒入足足半鍋清亮的花生油。
他不用溫度計。
一雙眼睛,就是最精準的傳感器。
他盯著油麵的波紋,偶爾用筷子探入油中,感受那氣泡升騰的細微變化。
“油溫,六成熱。”
劉師傅沉聲一句,手腕一沉,穩穩地將處理好的大腸滑入鍋中。
“滋啦——”
一聲劇烈的爆響,如同平地驚雷!
大腸在油鍋裡瞬間翻滾,表麵急速收縮,顏色由乳白轉為淺黃,再由淺黃炸向誘人的金紅。
【來了來了!這是世界上最動聽的聲音!】
【這油炸的聲音,比我老板畫的餅都真實!】
【又是萬惡的油炸!我手裡的水煮西蘭花它不香了!它在哭!它問我為什麼背叛它!】
“家人們,這一步炸製,是九轉大腸塑形的第二步。”
陳品解釋道:
“目的是讓大腸的外皮變得緊實,形成一層薄脆的殼。這樣在後麵的燒製中,它才不會散架,並且能更好地吸收湯汁,形成外韌內軟的絕妙口感。”
約莫三四分鐘,劉師傅看準時機,用一個巨大的漏勺,一把將大腸撈出,瀝乾油分。
炸好的大腸,通體金紅,表皮微微皺起,儼然一件剛出窯的瓷器。
真正的“煉丹”,現在才開始。
劉師傅倒出鍋裡的熱油,隻留少許底油,然後取出一個裝著十幾種香料的木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