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老板接過錢,想了想,那張斯文的臉上露出一絲懷念。
“有啊,那可太多了。”
“就說這附近,往前走三百米,拐個彎,有家店叫‘李記牛血’,我從小吃到大的。”
“老板是個跟我爸差不多年紀的大叔,人很實在,湯熬得一絕。”
陳品眼睛驀地一亮。
牛血?
這個詞,對於一個美食博主來說,充滿了致命的吸引力。
它不像豬血、鴨血那樣爛大街,自帶一種“冷門”、“獵奇”的神秘光環。
“好嘞!謝了老板!”
陳品衝著年輕老板揮了揮手,帶著團隊心滿意足地離開。
身後,那“哢嚓”的酥脆聲和炭火的焦香,依舊在小巷裡回蕩。
團隊眾人一邊走,一邊還在回味剛才那個燒餅帶來的衝擊。
“品哥,我到現在腦子還是懵的,”
錢飛一臉恍惚,
“一個985高材生,放棄年薪幾十萬的工作,回來賣四塊錢一個的燒餅……這事兒,太魔幻了。”
蘇小可難得地開了金口,扶了扶眼鏡,冷靜地分析道:
“這不叫魔幻,這叫‘反向內卷’。當所有人都擠破頭往上爬的時候,他選擇下山。從某種意義上說,他比那些還在寫字樓裡畫ppt的人,活得明白多了。”
周斌則是一臉老父親般的欣慰:
“靠手藝吃飯,不丟人。這年輕人,有骨氣,踏實。”
陳品嘿嘿一笑,沒接話。
他心裡清楚,那位老板的選擇,看似瀟灑,背後卻是無數個加班到深夜的疲憊,和對僵化生活的無聲反抗。
這燒餅吃的不僅是味道,更是當代年輕人對“自由”二字最樸素的向往。
三百米的距離不長,七拐八拐之後,一家掛著“李記正宗縉雲牛血湯”招牌的店麵出現在眼前。
店麵不大,但窗明幾淨,灶台是不鏽鋼的,擦得鋥亮反光,完全不是想象中那種油膩昏暗的蒼蠅館子。
一個五十歲上下的中年男人正係著圍裙在灶台後忙活,他身形微胖,臉上是那種生意人長年累月練就的和氣,看到陳品一行人舉著設備進來,也隻是好奇地看了一眼,手裡的活計絲毫沒停。
“老板,來五碗牛血湯!”
陳品找了個位置坐下,熟練地喊道。
“好嘞!馬上就來!”老板嗓門洪亮,應得乾脆。
直播間的觀眾看到這新目標,又來了精神。
【牛血湯?這是個啥玩意兒?聽起來有點重口味啊!】
【我隻吃過毛血旺裡的鴨血和豬血,牛血是真沒見過,能好吃嗎?】
【主播又開始挑戰人類味覺極限了?我先去趟廁所,怕待會兒有畫麵感。】
【前麵的彆尬黑,說不定是絕世美味呢!我永遠相信品一口的嘴!】
看著彈幕的疑問,陳品知道,自己的“品氏小課堂”又到了開課的時間。
他清了清嗓子,對著鏡頭說道:
“家人們,我知道很多人好奇,為什麼咱們平時吃的都是豬血、鴨血,很少能見到牛血?難不成是牛天生貧血嗎?”
直播間一片“哈哈哈”飄過。
“這當然是開玩笑,”
他話鋒一轉,表情變得正經起來,
“牛血不常見,第一個原因,非常現實——采集難度大。”
“家人們你想啊,現在殺豬宰鴨,基本都是規模化的流水線作業,放血的工藝非常成熟。但牛不一樣,牛的個頭大,而且現在很多現代化屠宰場為了追求效率和所謂的‘人道’,采用電擊法,直接把牛電暈。”
他頓了頓,拋出一個炸裂的結論。
“根本就不放血,或者放血不充分。血都凝在肉裡了,你上哪兒去收集新鮮乾淨的血液?”
【臥槽!知識增加了!原來殺牛還有這講究?】
【好家夥,我第一次從美食直播裡聽到了屠宰場的kpi……】
【笑死,牛:我謝謝你啊,讓我死得體麵了點,但我的血你彆想要了。】
“第二,是口感和加工難度。”
陳品看著彈幕的反應,繼續科普,
“跟滑嫩的鴨血和q彈的豬血比,牛血的纖維感更強,天生自帶的腥味也更重。如果處理不好,做出來口感就會發澀、發柴,所以這玩意兒極其考驗手藝。”
“第三,也是最關鍵的,沒有形成產業鏈。”
“因為前麵兩個原因,導致牛血市場需求小,自然沒資本願意投入去建立一套從采集、加工到銷售的完整產業鏈。沒有統一標準,安全和衛生就難保障,這就導致它更難被大眾接受,形成了惡性循環。”
一番話說得深入淺出,直播間的觀眾聽得一愣一愣的。
【聽品一口一席話,勝讀十年書!我以後出去跟人吹牛逼又有新素材了!】
【總結:不是牛血不好吃,是想吃到一份安全又好吃的牛血,太難了!】
【所以今天這家店,是勇士還是烈士,就看這一口了!】
就在這時,老板端著一個大托盤走了過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來,五碗牛血湯,小心燙啊!”
五隻青花大碗被擺在桌上。
湯色是那種純粹的奶白,表麵飄著幾點翠綠的蔥花和香菜,幾塊暗紅色的牛血靜靜地躺在碗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