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個會議廳,鴉雀無聲。
這個問題,像一顆投入平靜湖麵的石子,卻沒能激起半點漣漪,隻是詭異地懸停在了半空中。
所有人都懵了。
從白發蒼蒼的院士,到西裝革履的行業巨頭,再到神情嚴肅的部門領導。
每個人的臉上,都寫滿了同一個詞。
“啊?”
豬肉?
我們在這裡討論關乎國計民生的食品工業化未來,討論千億級彆的產業標準,你問我們誰沒吃過豬肉?
這是什麼腦回路?
錢飛和林晚在後排,感覺自己的心臟都停跳了半拍。
完了。
老板這是被逼瘋了,開始胡言亂語了。
那位之前被郭律師懟得啞口無言的張建國教授,此刻更是氣得差點笑出聲。
他看著陳品,像在看一個跳梁小醜。
嘩眾取寵!
不知所雲!
他已經準備好,等陳品出完這個醜,就立刻向主持人申請,把這個浪費所有人時間的網紅請出這個神聖的會議廳。
然而,陳品根本沒打算等任何人回答。
他隻是笑了笑,自顧自地說了下去,語氣輕鬆得像是在逛自家樓下的菜市場。
“看來大家都吃過。”
“那我們再把問題具體一點。”
他伸出一根手指。
“你去菜市場買豬肉,你會怎麼跟老板說?”
“你會直接說‘老板,給我來兩斤豬肉’嗎?”
陳品環顧四周,那眼神,純真得像個求知若渴的小學生。
“你不會。”
他自己給出了答案。
“你至少會問一句,‘老板,這豬肉怎麼賣?’”
“老板會告訴你,‘五花肉三十一斤,裡脊三十五,梅花肉四十二。’”
“你看,同樣是一頭豬身上長出來的肉,它的價格是不一樣的。因為部位不同,口感不同,用途也不同。這是常識。”
會議廳裡,開始有人下意識地點了點頭。
這話,沒毛病。
陳品伸出第二根手指。
“然後,你可能還會多問一句,‘老板,你這什麼豬啊?’”
“老板可能會告訴你,‘這是吃糧食長大的黑豬,香!’或者他會說,‘這是飼料喂的白豬,便宜!’”
“你看,同樣是豬,養殖方式不同,品種不同,它的風味和價格,又是天差地彆。這也是常識。”
陳品臉上的笑容不變。
“你甚至會看看這塊肉的顏色,聞聞它的氣味,用手按一按它的彈性,來判斷它新不新鮮。”
“最後,你綜合了部位、品種、新鮮度、價格等等所有信息之後,你才會做出決定,對老板說:‘老板,給我切二斤黑豬五花肉,要肥瘦相間的那一塊!’”
陳品攤了攤手。
“各位,買一塊豬肉,都包含了這麼複雜的信息確認和選擇過程。這是我們每個普通消費者,每天都在進行的、最基本的商業行為。”
“這個過程的核心是什麼?”
他頓了頓,目光緩緩掃過張建國教授,掃過劉東強老板,掃過所有餐飲企業的大佬。
“是知情,是選擇。”
“我清清楚楚地知道,我花三十塊錢,買到的是什麼。”
說完豬肉,他話鋒一轉,重新拉回了今天的主題。
“現在,我們再回頭看所謂的‘預製菜’。”
“張教授剛才說,食品工業化是‘美食的民主化’。這個詞,我非常喜歡,格局很大。”
他先是誇了對方一句,讓張建國教授的臉色稍稍緩和。